永济四塔悠悠虔诚守望千年时光众里寻

众里寻“塔”千百度

  佛塔是古代用以存藏舍利或经卷的建筑物,源自古印度,改造于中国。我的诗作《离历史最近的地方》提到“四塔悠悠虔诚守望千年的时光”,有读者对此不解,我认为有必要将永济地面上的佛塔进行梳理。这里所说的“四塔”指的是普救寺莺莺塔、万固寺多宝佛塔、栖岩寺宋塔和白塔寺塔,位置均集中在永济西部,山外一座,山上两座,山脚一座,是散落在蒲坂大地上的四颗明珠。

普救寺舍利塔

  四塔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普救寺塔。该塔共13层,坐北朝南,为密檐式方形砖塔,高36.76米,位于古蒲州城遗址以东2.5公里处峨嵋塬头的普救寺内。由于王实甫《西厢记》中所载,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寺内舍利塔下,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其为莺莺塔。此塔造型玲珑秀气,“瘦而高,轻而巧”,冥冥中与莺莺小姐清瘦俊俏的身姿相般配。该塔始建于北朝晚期,唐宋均有扩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底(年初),蒲州发生强烈地震,普救寺殿宇倾圮,浮屠(即塔)随之倒塌,摧折无遗。震后八年(年),蒲州知州张佳胤(四川铜梁进士)到任,捐奉倡导重建莺莺塔。工程进行到大半时,张佳胤被调往河南。临行前,负责施工的王太石在普救寺内为其饯行。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赋诗立碑,此碑称作《再建普救寺浮屠诗》。现在的砖塔即为张佳胤所修,距今有多年的历史。莺莺塔第一、二层外壁上,镶嵌着记载重修过程的十多块碑碣,其中一块上书“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虞坂杨博重修”,说明乡贤杨博(号虞坂)参与了此塔的重建。

  此塔并非以高而驰名,而是因奇特的回声效应,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普救蟾声”也成为清代“永济八景”之一。前些年,央视科教频道曾以《谁在塔中哭泣》为题做了相关报道,揭开了回音谜团。回声效应一是因为此塔特殊的地形地貌。该塔塔基高峻,高于周边建筑物顶部,塔的四周没有任何高层建筑物,卓然屹立的塔体很容易接收广大范围的声波。二是因为此塔特殊的建筑构造。每层塔檐青砖逐渐伸出形成的凹槽,对声波反射有良好的汇聚作用。三是因为此塔优良的建筑材料。该塔塔身塔檐由高质量的青砖叠涩而成,表面光滑,犹如被涂了一层釉料,使传至塔身的声波几乎全被反射。塔院回廊则将宝塔围护起来,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整体布局十分精巧。笔者发现,只要站在院子四角的任意一处仰拍塔尖,回廊的直角就恰好能成为照片的边框,由此拍出的照片让人眼前一亮。

  由于位置显赫、体形优美、声学效应和塔下发生的爱情故事,加之蒲州故城的厚重底色,莺莺塔名声大噪,声震海内外。它不仅是建筑景观,而且是文学景观。它的魅力更多来自文学,来自永恒的爱情,是文学与爱情成就了莺莺塔的盛名。普救寺每天游人如织,使我想到另一种景象:汉唐时巍峨壮观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今天看来不过是风蚀雨剥之后并不起眼的一堆黄土,但是人们仍然不远千里万里地去朝拜它们,原因就在于来自大唐蒲州的两位诗人——王维与王之涣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等文学名句,激发了人们丰富的历史与地理的联想。如果没有名句的吸引,没有一份文学情怀,谁会顶着烈日骄阳、舟车劳顿地去那荒凉的一隅?

万固寺多宝佛塔

  万固寺位于蒲州故城西南5公里,始建于北魏正光三年(年),唐大中八年(年)重建,宋为河东名刹,明洪武年间将附近白石、竹溪、度门等五个寺院并入,合称丛林,时称“中条第一禅林”。寺中多宝佛塔,正面朝西,塔身八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米,塔檐叠涩伸缩,檐下斗拱细密,极顶塔刹完备。塔身用青砖磨沿对缝,以黄泥白灰加糯米汁砌筑而成,塔体中空。塔身底层南面开门,内砌螺旋式阶梯,可登至第九级。人头伸出券门,可谨慎绕行塔身一周,近距离拍摄垂挂于檐角的铃铎。远眺黄河南泻,犹如金带蜿蜒;近览蒲州故地,田园山水,历历在目。

  在嘉靖大地震中,万固寺殿宇尽毁,唯此塔独存,但出现斜倾。万历十一年(年),吏部尚书张四维回蒲州丁忧服丧,安葬父亲,常与致仕回乡的舅父王崇古来万固寺游览,他们看到佛塔裂斜着,非常痛心,决心筹办宝塔重修事宜。万历十三年,他们组织工匠拆塔取宝,第二年(年)开始重建。当建到第十一层时,王张二人相继去世。王崇古的儿子王谦、王益,都是朝廷官员,此兄弟二人子承父业,继续修建,终于万历二十二年(年)全面告竣。

  现在塔的第一层,向西开有拱券洞门,门洞上有长方形石碑,阴刻“多宝佛塔”四个大字,上款书“大明万历十四年岁在丙戌三月吉日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郡人鉴川王崇古题”,下款是“光禄大夫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郡人凤磐张四维书”,鉴川、凤磐分别是王、张的号。“多宝佛塔”为王崇古所命名,由张四维书写。之所以称之为多宝佛塔,是因为其地宫内藏有玉佛、宝瓶、舍利子、金版佛经四件珍宝,谓之“多宝”。

  比起莺莺塔,万固寺塔要高出18米,体型魁梧,也是四塔中最高的一座,仅次于安邑的太平兴国寺塔(71米),足可见万固寺在佛界的崇高地位。但由于地处中条山麓,与背负的巍峨雷首山相比,此塔并不显得十分高大,加之交通不便,所以知名度略逊于莺莺塔。其实站在塔下仰望,柏树丛林中的塔体给人以伟岸的感觉,同时寺内文物要比普救寺多得多。最有诗意的是,万固寺塔塔尖长有一棵石榴树和一棵柏树,应该是鸟衔树籽跌落自然长成的矮树,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年年果飘香,未见果坠地,传说果实是被王母娘娘派仙女摘走了。不过内行人士认为,长在建筑物上的植物,对建筑物本身并不是什么好事,随着植物根系膨胀,砖体之间易出现裂缝,损坏塔体。

  站在万固寺的半山腰上,可以清晰看到普救寺的塔尖。两塔南北遥遥相对,成为姊妹塔。传说两塔是由师徒二人分别建造的,师傅的莺莺塔建得早,呈方形,塔身较低却显高,且技高一筹,在塔中放置金蛤蟆;徒弟的塔晚建30年,八面玲珑,宝物充盈,却没有回声效果(不过近年发现在万固寺门前击掌有回声,这都是物理现象),令徒弟甘拜下风。其实这都是传说而已,不足为信。万固寺塔绝对是体现“工匠精神”的精品工程。虽然万固寺有点寂寥,但却不负“禅林”称谓,茂林修竹,万柏留云,是一块地道的佛门净土,一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世外桃源。

栖岩寺宋塔

  如果说前两个寺院位于山下,那么分上寺、中寺和下寺的栖岩寺,最雄伟的上寺在山巅。塔下簸箕地里的一片瓦砾场是大殿旧址,断壁残垣依稀可见。中寺、下寺均破坏殆尽,仅余下寺成为村名。现在永济博物馆内有栖岩寺全貌复原模型,足让人对栖岩寺一目了然。上寺也仅留宋塔一座和一片塔林,大小共26座。此处北周建寺,名曰灵居,隋时改为现名,隋唐极为繁盛。该寺景象壮观,规模宏大,隋文帝数次驻跸,唐高宗在此避暑。这里还出了个隋代高僧“昙延祖师”,留下《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寺道场舍利塔之碑》,就是通常所说的“鱼籽碑”,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

  兀然伫立的宋代舍利砖塔,为密檐式平面六角形,5层,通高17米,第一层很高,正南辟有券拱门,檐下仿宋木结构建筑,飞檐斗拱,巧夺天工。二层以上叠涩出檐,简洁庄重。如果站在山下远眺,也可看到该塔,不过显得渺小低矮。但若站在塔下端详,在只有蓝天和低山的背景下,塔又显得格外粗壮雄浑。笔者发现这里特别适宜于拍摄晚霞,落日余晖中的佛塔剪影效果,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神秘。在这里西望秦川,北瞰龙门,极目远眺,一览无遗。特别是宋塔以东有塔林,含唐、五代各1座,元2座,明清21座,都是禅师塔,即寺院主持圆寂后的长眠地,由此可见该寺院历史之悠久与厚重。严格来说,永济现在不只有四塔,而是有大小30座左右。

白塔寺塔

  在永济去往风陵渡的路上,韩阳镇祁家村东中条山上一座山峰的顶端,兀立着一座古塔。塔高21米,呈四方形,与莺莺塔一样属唐塔风格,实心五层,结构紧凑,密檐斗拱,下粗上细,每层设有假门假窗,是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永济县志》记载,宝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年),就是清官海瑞所在的年代。白塔的重修则是清乾隆十四年(年)的事了。清朝是满族统治,大封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崇尚儒学,鼓励佛教、道教等意识形态建设。无数善男信女为了表示对神灵的信奉,沿着崎岖山路,怀着无比的虔诚,艰难而满怀希望地抵达佛寺的殿堂。白塔寺塔是四塔中地处偏僻造访人数最少的一座,因而也是探险者最为向往的地方。

  佛塔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古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开发文化产业的重要景观资源。号称有多年文明史的永济,如果没有这四塔遗存,便会黯然失色。高耸入云的佛塔成为圣地的象征,是心灵的栖息地,是锦上添花的景观。同时,塔属于公众领域的建筑,可以留名于后世,所以一些达官富贾总是愿意捐款捐物,以期万众瞩目、名垂千古。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强调的是生命珍贵,同时也能看出造塔是功德无量的好事,而且也确实可以流芳百世。君不见,寺中有塔,塔下有寺,然而随着岁月流逝,经过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往往是寺毁塔留,孤塔孑然傲立。可能有人会问,古代没有脚手架,几十米高的塔是如何建造的?办法就是堆土法,人在塔基周围逐渐堆土垫高,最后成为大土丘,中为塔体,便于将砖料沿坡拖运至高处,待塔造好后再将土悉数转运走。

  如果分别用一个字对四塔来概括的话,我想应该是“秀”“雄”“朴”“秘”。从整体位置来看,四塔呈弧形环绕蒲州城,使蒲州故城更为钟灵毓秀。繁华落幕,铅华洗尽,四塔的实际功能逐渐淡化,现在已成为记录历史轨迹的载体、研究建筑艺术的标本,是凝固的历史华章,又是灿烂的文化地标。

作者:傅晋宏

来源:运城新闻网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70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