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分岔的地方四美女救驾,皇帝承诺回来就

卫运河是由漳、卫河于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的一段河道,是冀、鲁两省的界河,左岸途径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和故城县;右岸途径山东省冠县、临清市、夏津县和武城县,到四女寺枢纽分流入漳卫新河和南运河。隋朝统一中国后,开凿了纵贯南北沟通中国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永济渠是其中最长的一部分,而现在的卫运河则是永济渠的一部分,宋代称御河,民国后开始叫卫运河。枢纽上游卫运河是典型的半地上河,历史上曾经造成多次大洪水,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害,建国后进行过三次大治理,至年按照防御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扩建了四女寺枢纽工程,此项工程保证了沿河广大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城市和航运用水的需要,并为京沪铁路、德州市和天津市的防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枢纽下游四女寺位于山东德州西南,地处卫运河分流入漳卫新河和南运河的分岔口南岸,是当时卫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是其历史上的繁盛写照。四女寺在我国西汉年间曾名安乐镇,后因四女孝亲的传说而改名为四女寺,后人建有孝女祠以纪念。但我从爷爷奶奶的故事中所听到则更为靠谱些,说乾隆下江南乘船到达此地后,在卫运河分岔口搁浅,岸边熟悉水性的四位美女下水帮助龙船脱离险境,据说当时乾隆急于脱困没有下船,在船头承诺,从杭州回来便会封赏,但返京经过此地时四女已无处可寻,乾隆感慨此事,拨银两修建了四女寺,四女寺因而得名。重修孝女祠当时的四女寺水陆交通发达,既是运河漕运的大码头,又是进京驿道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经济繁荣,历朝官府设漕运、盐铁、税收、商业等多个管理机构于此,成为海内外闻名遐迩的运河沿岸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德化之乡"和"北方都江堰"之誉。四女寺原建有石佛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专程前往敬香礼佛,并赞道:“好一个佛光祥和之地!”石佛寺便更名为佛光寺。孝女祠、佛光寺两座古代建筑后因拓宽运河被拆毁,但祠前遗留的四棵槐树却依然亭亭玉立,后人纷纷效仿植槐,侍亲尽孝,蔚然成风,“槐荫清风”也就成为当地一大景观。古镇新姿年经规划调整,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借南水北调通水和运河通航之机,复建了孝女祠、佛光寺等人文景观,形成以运河文化、礼孝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主题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15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