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树蒲剧团

蒲剧,因起源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而得名,当地人通称“乱弹”,也叫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它与北路梆子、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蒲州梆子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于山西南部各县,自古有“蒲剧不过韩信岭”之说(韩信岭以北就是晋中)。

洪洞人爱看戏,更爱办戏,在二十年代初,赵城人黑厮就挂起了“庆乐园”戏班。解放后的年元月1日,洪洞县成立了蒲剧团,初名为“洪洞县民声剧团”,时任山西省省长的洪洞杜戍人王世英知道家乡成立了剧团,很高兴,但觉得名字太俗,便改名为“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

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成立后,在洪洞县委、县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阵容可观,人才云集,艺术精湛,著名演员有孙伯友、李宝兰、邢全珏、阎友发、樊铁成、乔祥辉、王元凯、娄来阳等,他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演出了《忠义侠》、《王佐断臂》、《十五贯》、《走雪山》、《玉堂春》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

“文革”前,大槐树蒲剧团在孙伯友、李宝兰等前辈的精心培养下,造就了一代后起之秀,他们是:冯文良、王希英、李胜保、申桂花、常日友、王芝香、张安香等,他们演技超群,做戏认真,不但保留了原有的优秀剧目,还演出了《雏凤凌空》、《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麟骨床》、《沙家浜》等时代剧目,把大槐树蒲剧团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革”十年,蒲剧被打入冷宫。

年,文艺界迎来了春天,大槐树蒲剧又开始焕发精神。

-▼-

洪洞故事

原创精品

精彩不断

合作事宜

请联系工作人员

编辑:一默

资料来源:洪洞文史资料









































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xw/36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