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松潘八风云际会古边城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松潘县志》载:约公元前世纪,大禹从岷江江源起步,开始治水。

在中华文明的传说时代,有两位酋长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所熟知,他们就是尧帝和舜帝。尧帝有着“五帝”之第四帝的称号;舜帝有着“五帝”之第五帝的称号。尧帝名叫伊祁放勋,舜帝名叫姚重华。尧帝是一位好心肠的君主,但没有什么才干。他在位的一百年间发生了可怕的大洪水。

纪元前97年,山洪爆发,河流泛滥,大地成了一片汪洋。于是,尧帝命令当时住在今河南禹州的夏部落酋长鲧(音滚)治理水患。鲧姓姒(音似),姒鲧是晚于共工的第二代水利专家。共工治水是采用挖高填低的堆土方法,由于土堆老是垮塌,堵水的作用不大,共工治水成为了失败的英雄。而姒鲧治水时,他也采用了共工的方法。不过他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凡是有人踩踏过的土堆就不容易被水冲垮,于是,他总结了共工的经验教训,发明了夯筑技术,采用筑堤的方法来“堵”洪水。然而,姒鲧不明白,光靠堵是堵不住洪水的。姒鲧治水九年,洪水如故,治水也失败了。但是他发明的筑堤的技术,则得到了后人在治水中广泛的应用。古人筑城也来自筑堤技术的应用。在一次堤防垮塌的事故中,姒鲧不幸遇难,被洪水卷走。姒鲧因公殉职的事迹,受到了族人的赞誉,并把他与舜、冥、稷并列为“以死勤事而配受祀典的大神”。姒鲧治水九年成绩是非常明显的。他不但发明了筑堤技术,而且在他的领导下修筑了许多堤防,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发明。今河北省西南部黄河故道之地还能看到的鲧堤遗迹。

(河北邢台威县鲧堤遗迹图据网络)

纪元前85年,尧帝伊祁放勋放弃政权,姚重华正式摄政。7年后(前58年)尧帝逝世,寿命岁,姚重华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儒家所乐道的所谓第一次“禅让”。

舜帝姚重华,自称是姬(史记称公孙)轩辕的九世子孙。他的虞部落就在今山西永济,跟伊祁放勋的唐部落(山西临汾)相距只有00公里,两个部落一向通婚,伊祁放勋的两个女儿:伊娥皇和伊女英,同时嫁给了姚重华。

舜帝的领土非常辽阔,他把全国分为十二个“方”每个方设立一个“方伯”作为最高行政首长,解决部落的行政纠纷,征收税赋,制定了统一的法令。姚重华在位48年。公元前世纪。8年,姚重华岁时,他深入蛮荒南巡,到达千里之外的九嶷山(湖南宁远苍梧山),并死在了那里,也埋在了那里。至此,传说中的黄帝王朝灭亡。接替他的就是“禹帝”。这也是儒家学派津津乐道的第二次“禅让”。

“禹”,名叫姒文命,约距今年,他继承了姚重华的大位,于公元前世纪,建立了夏王朝,成为禹帝,亦称“夏禹”、“大禹”。都城设在今山西夏县。姒文命把中国分为九个州:

冀州——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

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青州——山东半岛

徐州——淮河平原

豫州——中原

雍州——关中与陇西

梁州——秦岭以南与四川盆地

扬州——长江下游

荆州——长江中游

这是中国把行政区域正式成为“州”的开始,九个州的州名,以后一直沿用,部分到二十世纪仍在用,只是辖区越来越小。

姒文命在位只有八年,纪元前年,他岁时,出行到会稽(今浙江绍兴),死在那里。儿子姒启继承了他的位置。夏代自启至桀(履癸)凡十三代、十六传,历47年。

由于夏王朝是中国史前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有了较为集中的权力和较为发达的文明,可以调动较多的劳动力参与治水等大工程,因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至今日。其时正处在年前的洪水期。

大禹治水之地就在中原以河洛为中心的古莘虢一带,“莘”指今三门峡峡石镇以西的莘原;“虢”指今荥阳,同属周代四虢之地。即为三门峡至荥阳的广大地带。

姒禹继承姒鲧的事业治水非常认真。他不但继承了鲧的治水方法,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屈子《楚辞·天问》说:“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大禹治水的方法,一是筑堤雍防,二是改道,三是疏通河道,这三项技术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在筑堤技术上,他引进了积石之法。现在看来,积石之法很简单,就是在泥土和木材所筑的堤防前,用鹅卵石垒积成堆,挡住洪水先头最强的冲击,迫使洪水改道。由于鹅卵石堆积很厚很高,像一座石山,所以人称“积石山”。《山海经》记有四处这样的积石山。第一处,在今风陵渡及老潼关之间的最窄处。它迫使河水东流,使渭水通畅。这一带,古代称为“河曲”;第二处,在河南荥阳县东北的古敖山。敖山地处黄河与古济水的分流处。因黄河与济水交叉流向这里,酿成水灾,禹在此堆垒了一座积石山迫使黄河流向东北入海,保护了附近的堤岸;第三处,在青海循化。这里是九曲黄河之一曲,河水仅十米之宽,两岸峭壁如同石门,故称小积石山;第四处,在今川西北高原上的若尔盖泥炭沼泽地。这里是九曲黄河第一湾处。这四处用于治水堆积的积石山,不一定都是大禹亲历所为,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建立在黄河大转弯处。这与都江堰“遇弯截角”如出一辙,都是用以撇开水头的直接冲击,减缓水势,保护堤岸,迫使水按人的意志改道。

(风陵渡图据网络)

(风陵渡三江汇流碑图据网络)

甘肃临夏境内的积石山,极有可能就是《山海经》中所记的积石山。因为经文中明确记有“河水所入”,即黄河从此山流过,而临夏境内的积石山恰恰就在黄河上游的岸边。这一地区自古为“西羌”祖地,此山及山名当在史前就存在,并被东迁的羌人随传说携带至黄河下游。

(甘肃临夏境内的积石山雄关图据网络)

其次,积石之俗,并不起至大禹治水,而是华夏民族从上古时期一直传于后世的祭祀活动,表示对太阳神的敬祀。《山海经·大荒北经》云:“有恒石山……。”“恒石”就是太阳石,“恒”即恒星,也就是太阳。由于石头相碰撞能冒出火花,导致古人将石头误为与太阳同类,内藏如日之烈火,故将石头视作如日月星辰之神石,并将石头送至特定坛场,充作祭祀礼物。其俗虽起至远古,今天还可以在许多民族中见到。羌族人崇拜白石的习俗,实际上就承自祖传的祭俗。早期用杂石以祭,后来发现白石的颜色与日月星辰更接近,在碰撞时最易碰出火花,逐渐改用白石敬祭;西藏高原上大大小小用石块积叠的玛尼堆,更是最正宗的传俗,藏语称太阳为“尼玛”,玛尼是尼玛的倒语,“玛尼堆”就是“太阳石堆”,是敬祭太阳的祭品;蒙古民族也有与藏俗同样的积石传俗,不过名字叫做“敖包”,其实就是“高包”。其意包含了对天神祖神的敬祀。它的近源可追溯到“红山文化”中的“积石冢”。“积石文化”是影响世界的人类早期文化。

因此,甘肃临夏市境内的“积石山”,远古时期当有“天山”或“昆仑山”这样的圣名,可能是前仰韶文化区或者是从青海高原东迁的古人,当年共同拜认的太阳圣山,也即昆仑圣山的迁名。古人们常带上象征日月星辰的石头,到此山敬祭,久而久之,圣名丢失,留下俗名“积石山”。大禹治水时采取的“垒石防洪”工程(建石墙可以阻水是最简单的常识。)由于大禹后来被传为半神,古人便将他所有的功劳都视为神迹,故先将“垒石防洪”的经验与积石敬日的行为混为一谈,继而又将“积石山”传成大禹积石防洪之地,所以留下了一些远古的秘密。

大禹治水足迹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大禹治水有功,受到舜帝的嘉奖和重用,并把大位也传给了他。

大禹难道是一个神人,天生就懂得治水之法?当然不是。那么,大禹出自何方,又是从何处学到这种治水的技术呢?

岷江的源头就在松潘的,大禹治水就是从岷江源头开始的,也就是现在四川省阿坝州的松潘地区。

(岷江源图据网络)

中国史前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为了生存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古蜀文明史也不例外。古蜀人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鳖令等部族英雄,长时期内都是在与水患作斗争。

岷江上源与今若尔盖沼泽地相接,此沼泽为一断陷盆地,因堵水而形成的构造湖。此湖《尚书·禹贡》称之为南海,《海内西经》则称为“渤海”。地理资料表明,此湖在多年前就已演化形成今天的泥炭沼泽。那么,若尔盖沼泽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距今约3万年前,黄河中下游尚未形成。今陕北、宁夏、内蒙西南部分地区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内陆湖,一个是河套古湖,另一个是吉兰太古湖。黄河从它的源头巴颜喀拉山东北的分支果洛山下的5条小河出发,向北汇集成黄河,然后沿着果洛山北麓的峡谷向东流行,经青海、甘肃交界的齐哈玛和甘肃的采尔玛,由西南向东北流至若尔盖沼泽区西侧的索克寺,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又向西北流至甘肃玛曲时便完全流出了沼泽区。从此黄河便沿着阿尼玛卿山的东北麓向西北流到兰州盆地后,其干流经过中卫、中宁盆地流入河套古湖,其另一支流流入了吉兰太古湖。河水越积越多,导致古湖溢出,形成漫流河道,最后这些漫流河道也被淹没,若尔盖盆地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原湖。大约距今3万年到1万年之间,黄河中游发生了一系列的古地震,使得洪水泛滥。洪水的常年冲击造就了黄河中下游的河床的形成,这使得黄河可以流入大海,由于河水有了长远的出路,黄河因此而形成。这种由冰川移动造成的洪水泛滥,其能量巨大,造成的灾害规模就是现代人也是无可奈何,这绝不是大禹“治水”力所能及的事情。大禹所治之水,只是这期大洪水的余患,以及黄河改道带来的灾害。古湖因临近黄河第一湾,常年接受黄河上源的积水而泛滥,加之岷江流域集水面积大,其平均年径流量比黄河还要大出几倍,以致使岷江上游水量猛增,酿成岷江河谷水患不断,使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水域。

成都平原的地理情况表明,几乎整个成都平原地下几米深处均有非常密集的“乌木”,这些“乌木”实际上是生长于~年间的树木,在大约年前的一次特大洪水中全部被冲倒在地,之后,由大量尘土汇成复土,堆积在乌木上面,形成了今天的“天府沃土”。经地理学专家对成都平原多处同层位的乌木碳测,其生存年代均在~年间,还有更晚的。正因为这场巨大的洪水,导致了年前的蜀中平原多处地方处于水泽相间的沼泽地。四川考古学也能证明,成都平原迄今发现的几十处史前遗址遗存,均未超过距今年,包括三星堆一期文化,以及新津宝墩遗址(蜀地考古界认为是四川最早的遗址)。前者最早时期为年前,后者最早时期为距今年前。因为年前的蜀地平原尚为水泽而人无法居住,这一时期正好覆盖了大禹治水的时期。上述遗址中的郫县三道堰古城就是大量采用鹅卵石加固木桩做基台的。事实说明,川西平原的先民早已熟悉利用鹅卵石作为建筑材料,其时代早于禹所积石。历史上的夏代一般定为公元前1~16世纪,那时要在河水中垒石堆,不但无法开采石条,就是将石块搬上岸都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就地取材。大禹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这种垒鹅卵石的做法。现存于岷江河谷的古羌碉以及现代的民居基本上都是用岷江中的鹅卵石垒成的。

(今郫县三道堰图据网络)

大禹的出生地就在这岷山之中,岷江之畔。孟子说:“禹生石纽,西夷人也。”扬雄《蜀王本纪》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坪(刳儿坪)。”今北川县还有许多纪念大禹的寺庙。大禹取名姒文命。“文”即“汶江”。《战国策·燕策》“蜀地之甲,浮船于汶,乘夏水而下江”。“文”与“汶”,同音字。“命”指岷江。“命”“岷”可通,广柔县的石纽村,正在岷江与汶江之旁。故大禹得名文命,实在是以地而名人也。太史公在任郎中时,曾到过蜀地,对大禹的出生地有所了解,故他同意《帝系篇》“鲧产文命是为禹”的说法。司马迁《六国年表》说:“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太史公认为:“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揭示了亳、丰、镐、雍州、蜀汉都是上述诸人成就帝王事业的地方。对于大禹来说,他的根据地就是西羌。他出于西羌,学于西羌,将西羌治水的经验传到中原,进而取得了成功,并与中原的共工和鲧的治水经验相结合,保证了治水的成功。

(汶川大禹雕像图据网络)

我们已经知道,从盘古开天地到夏禹,都是神话时代和传说时代,说夏禹治遍天下江河,当然不曾有过。可是,夏禹划定的九州却被历史学家当着第一批文献保存下来,那就是《尚书》中的《禹贡》篇,《禹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著作,它描写的“梁州”这个地方,有岷江、沱江、金沙江,并记录这个地方产铁、产金、产羊皮。而有学者说,这是匪夷所思的,这是因为,我国西南地区在夏、商、周时代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直到公元前年才被秦兼并。要说夏禹到过四川,那是决不可能的。更有甚者,有人怀疑,《禹贡》是外星人留下来的一张卫星地图。

天下涂山,禹庙众多,人们出自对禹的崇敬,凡禹足迹所至,皆附会出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既是附会,当然无史料考。这既可说明禹治水地域之广,也表明后世子孙已把他当着“神”来崇敬和膜拜。但是,禹是人不是神,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他。

元朝贾元,对各种史书记载和有关传说进行了考辩,说明禹生于四川汶川县西北石纽村九龙山第五峰的刳儿坪。重庆涂山是禹娶妻生子的地方,曾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安徽怀远涂山则是禹会诸侯的地方,而会稽则是禹崩葬之所。

贾元之说,将禹的出生和一生中的几件重大史实说得清清楚楚。将史载和传说交相互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附:元·贾元《涂山碑记》

《华阳国志》云:“渝郡涂山,禹后家也。”古庙废圯,元至正壬辰,郡守费著乃建庙。

尝考娶于涂山之说,一谓在此,一谓在九江当涂。《东汉郡志》云:“涂山在巴郡江洲。”杜预考曰:“巴国也,有涂山禹庙。”又古《巴郡志》云:“山在县东五千二百步,岷江东圻,高七里,周三十里。”郦道元《水经注》云:“江洲余山有夏禹庙、涂后祠,九江当涂亦有之”。杜预所谓巴国江州乃今重庆巴县江州,非九江之江州也。《汉史》《蜀志》有稽,至今洞曰涂洞,村曰涂村,滩曰遮夫,石曰启母。复合《帝王世纪》、《蜀本纪》、《华阳国志》、《元和志》等书参考之,禹乃汶山郡广柔人,其母有莘氏感星之异,生禹于广柔石纽,隋改广柔为汶川,石纽在茂州,域隶石泉军。所生之地方百里,夷人共营之,不敢居牧,灵异可畏。禹为蜀人,生于蜀,娶于蜀。古今人情,不大相远。导江之役,往来必经,过门不顾,为可凭信。先是禹曾大父曰昌意,为黄帝次子。娶蜀山氏,生帝颛顼,颛顼生稣,鲧生禹。禹之娶于蜀,又有自来。又谓蜀涂山肇自人皇,为蜀君,掌涂山之国,亦一徵也。

至会诸侯于涂山,当以九江郡为是。《东汉郡志》云:“山在当涂”。杜预云:“在寿春东北,今有禹会村”,柳子厚有铭,苏子有诗。且于天下稍向中,会同于此宜矣。《通鉴外纪》亦云:禹娶涂山之女,生子启,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如是,则娶而生子,生子而后南巡,南巡而后会诸侯,娶则在此,会则在彼,次第昭然。会稽乃致群臣之地,或崩葬之所,故有禹穴。所谓涂山,一曰栋山、一曰防山,纷纷不一。太平乃晋成帝世,当涂之民徙居于此,故亦名其县曰当涂。好事者援此以为说,而实非涂山。世次绵远,地名改易烦乱,傅会不足徵。况会稽、当涂,在禹时未入中国,禹安得娶于彼哉?今特辨而正之。庶祠庙之建,得其本真,而禹后受享于诞生之地,尤不可阙耳。

撰文:周颖川编辑:老台(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xw/7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