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永济卿头小学曾经轰动全国娴
毕星星作家
如果是正面的记忆,辉煌的记忆,人们喜欢承认;而如果是灾难记忆、负面的记忆,人们喜欢把它遮蔽掉,逐渐的淡化,不断地遮蔽,不断的淡化,那么大家就逐渐的就不记得这个事情了,就像年尚马朝创造西红柿和马铃薯嫁接的事情。记忆和集体记忆
毕星星
我今天讲的内容是“记忆和集体记忆”。我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事情,听了这个事情,大家就会知道这个记忆、集体记忆怎么严重的影响我们国民的记忆走向。
山西运城出现过这么个事情,山西运城的永济县,它这个县里面有一个镇叫卿头镇,卿就是卿卿我我那个“卿”,头是脑袋这个“头”。这个小学它出了一个学生叫尚马朝,尚是高尚的“尚”,马是牛马的“马”,朝就是朝代的“朝”。
他当时是一个名人,他这个名人知名到什么程度了,就是说他当时有一项创造发明,就是把马铃薯和西红柿嫁接,马铃薯在下面,西红柿在上面,用马铃薯的根和西红柿的枝叶长成一种植物。
嫁接了以后的植物,嫁接成活以后,地下长马铃薯,地上接西红柿。这个发明创造,当时我们当地都给它叫“两层楼”。
这个发明创造当时什么?当时影响非常大,人民日报和各大报都报道,当年尚马朝被评为全国学习,就是青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分子代表大会,进了北京,参加了当年的国庆观礼,而且进了主席团。
所以尚马朝这个人和他的事迹传遍全国,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典型。在运城就更不用说,在运城大家都知道有个尚马朝,这个人威风的很,各地小学都在学习尚马朝。
他这个事情不是假的,当年的10月,就是这颗西红柿和马铃薯嫁接的这棵植物,当年挖出来以后,送到北京参加,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里面展览了很长时间。
到年,59年60年全国各地不停的有人来参观,其实大家现在回头可以看可以知道,因为50年代社会的整体认知水平很低,大家一看什么,一看这个马铃薯嫁接西红柿,觉得很神奇,就评价很高,全国轰动。
实际上现在看来他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嫁接,因为马铃薯和西红柿它都是茄科植物。
尚马朝嫁接成功以后,然后有卿头小学在尚马朝嫁接的基础上,就是根是马铃薯,然后上面地上长西红柿,西红柿上面还可以嫁接茄子,它叫“三层楼”,就是说茄子、西红柿、马铃薯这三种植物可以在同一个枝体上出现。
这不是什么很奇异的事情,现在大家都有了常识了嘛,这不是什么很奇异的事情。所以当时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整个社会认知水平很低。
大家一股劲儿的知道,这是个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中国人一个小学生都能创造出这个奇迹来,中国人民有志气,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了。
大家是从这种角度出发来理解这个事情,这就是年我所看到的,我们运城当地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非常值得回忆,非常值得记忆的事情。
到60年以后怎么样,全国现在几乎没有人记得尚马朝这个名字,没有人知道,山西省永济县卿头小学,在年曾经出过这么轰轰烈烈震动全国,甚至震动、轰动世界的事情。
在50年以后,全国各地又一次出现了马铃薯和西红柿嫁接,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报道,都声称自己是创了奇迹。
你看我这里有记载:年的5月,首先是内蒙有个达拉特旗中学宣称他嫁接马铃薯西红柿成功。
到年,辽宁葫芦岛有个农民叫杨红军,他在自己的地里,嫁接了一百棵马铃薯和西红柿,成活了74棵,然后内蒙报和全国的报纸到处报道。
年的5月,宁夏方面报道宁夏原种场的研究成果,有一棵藤地下长着马铃薯,地上接着西红柿,这个植株又一次在现代农业展览馆展示;年6月,云南报道丘北县嫁接马铃薯西红柿成功。
年的12月,南京宣布南京江宁区农业实验基地宣布他嫁接成功;年的1月,青海省的青海的乐都县农业示范区,宣布他嫁接西红柿马铃薯成功。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50年以后,到今年60年,50多年以后,各地纷纷又把尚马朝,就是这个小学生尚马朝当年的科学成果,嫁接西红柿和马铃薯成功的成果,拿出来又重新演示一遍,这当时的各地的报纸都报道过,纷纷宣布自己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科学创造。
那么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就是说这个现状就非常值得思索,我想原因是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的农业科普工作做的不够,再一个就是什么,因为我们国家强大的人文传统,我们对于农业科技,科技史这块的记忆不受重视。
所以过了几十年以后,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变化,我们忘记了,我们记不到了。而50年后60年,到50年以后,觉得那几年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指标是夸大了的,国民经济的成果是夸大了的。
其实它的建设的质量也是很低的,比方大炼钢铁,农业高产,这些事情其实现在回头看都是非常不靠谱的。大家的记忆发生了这么个变化,所以对年的事情,评价那就是另外一种评价。
我们人类研究里面把这种记忆叫做“灾难记忆”,就是一个民族,他要背负自己的灾难记忆前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是正面的记忆,辉煌的记忆,他喜欢承认;而如果是灾难记忆、负面的记忆,他喜欢把它遮蔽掉,逐渐的淡化,不断地遮蔽,不断的淡化,那么大家就逐渐的就不记得这个事情了,那就是关于年尚马朝创造西红柿和马铃薯嫁接的事情。
现在在国民的记忆里面基本上就出现了一个断层,像我这样的60多岁70岁还记得这个事情,到50年代以后,50岁以下的基本上就不太知道这个事情了。
我去找尚马朝家人采访的时候,他的老婆就不愿意让我见他,他身体不好是一个原因,我觉得更重要的实际上就是,他觉得这个事情现在说起来没什么意思,这个也不值得再大书特书。
我没有见到过他,所有的我关于尚马朝的这个事情的采访完成,都是通过他的老师,他有一个老师,就是在他小学的时候,带着他培养他参与西红柿和马铃薯嫁接的这个老师现在还在,我大量的材料都是通过他的老师来采访完成的。
这个结论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你记不住或者你不记住,你就得重来,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也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记不住,就要重来。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在这里可以找到相关内容。
娴院新浪微博:娴院
观看娴院演讲全部视频:请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搜索
娴院音频: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音乐、蜻蜓FM搜索
今日头条:在今日头条搜索
长按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1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