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永济亘古蒲州隋2

隋开皇时期,河东郡河东县(今永济市)出了一位法官,名叫赵绰,以“执法宽宥、断狱以情”著称。

北周大象二年(),外戚杨坚入朝拜相,晋爵隋王,总领百官,悉闻赵绰正直刚毅,便任用他为录事参军(官名,掌管文书、纠察府事)。寻迁掌朝大夫,随从行军总管是云晖叛定南蛮,因功晋爵仪同(散官)。杨坚受禅建立隋朝,赵绰转入大理寺(中央审判机关),任大理丞。由于“处法平允,考绩连最”,累迁至大理正、刑部侍郎。“每有奏谳,(赵绰)正色侃然”,很受隋文帝器重。时盗贼猖獗,隋文帝下令凡被拘捕者,皆严刑处斩。但是,按当时政府的刑律量罪,偷盗抢劫远远构不成死罪。皇帝威仪天下,一言九鼎,当是要主观臆断。赵绰便进谏说:“国之条律,乃天下之大信,当不可随意更改,违律判定。陛下行尧、舜之道,宽宏圣明,岂能做失信于民的事呢!”赵绰之言,隋文帝听了不但没有发怒,反而擢升赵绰为大理少卿。(见《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七)在“家天下”的君主集权制时代,作为一名执掌刑宪的司法职官,能够以维护法律尊严为己任,实属难能可贵。

隋文帝崇尚节俭,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一次,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褌”,即穿了一条俗名“利于官”的深红色裤子,很让隋文帝反感,认为这是在蛊惑人心,下令“斩其首”。对于隋文帝偏激的行为,赵绰当然不能接受,更不会立即就去执行,他当着众朝臣的面争辩道:“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弄得隋文帝下不了台,龙颜大怒:“你这样顾惜辛亶,难道就不顾惜你自己吗?”赵绰言道:“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隋文帝命刑官当众剥掉赵绰的朝服,谓曰:“竟何如?”你要怎样,还敢如此固执吗?谁知赵绰仍然一副倔强的姿态,回敬道:“执法一心,不敢惜死。”只要能严格遵照法律条文定罪量刑,我死何以足惜!钢刀架在脖子上,赵绰仍不慑威屈服。隋文帝虽然很失面子,但最终还是收回了成命,免赵绰一死。隋文帝是开明的君主,事后非常懊悔,觉得能有这样的诤臣,应该荣幸才对,于是就差人代望赵绰,说了些勤勉的话,还“赐物三百段”。

还有一次,执行巡逻任务的武侯纠得两个“以恶钱易好者”。时朝廷已颁布“禁行恶钱”令,竟然还有人如此明目张胆,以成色差、不足值的铸币充斥市场,隋文帝即令“悉斩之”。此二人虽说可恶,但定刑得有法律依据,当然不能以皇帝的好恶作为衡量标准。作为中央司法机关一名职官,赵绰守法不阿,进谏道:“此人当坐杖,杀之非法。”隋文帝正在气头上,厉声道:“这不关你事!”见隋文帝态度强硬,赵绰又使起了牛脾气,跪拜道:“皇帝认为臣清正刚直,这才让臣担任了司法之官。既然如此,却又为何妄行杀人,怎么能说是不关臣的事呢!”隋文帝轻慢地说:“撼动不了‘大木’,还不退下!”赵绰接着说:“臣只希望能感动天子之心,何言动木!”见赵绰不肯退让,隋文帝呵斥道:“你敢拂天子之威,你就不怕死吗?”多亏治书侍御史柳彧(今永济人)站出解围,这才破了僵局,压灭了隋文帝的怒火。赵绰胆敢犯鳞,当是忠君侍主的具体表现。中国封建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就数唐代的魏徵了。

赵绰像

赵绰秉公执法,人品极佳,从不擅权用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也没忽略这一笔。赵绰担任大理少卿期间,其部下有个叫来旷的,因对赵绰不满,就谮言赵绰“滥免徒囚”。隋文帝了解赵绰,当然不会盲动,就命亲信大臣具体按验。结果纯属栽赃陷害,惹得隋文帝抓了来狂要杀。但是,赵绰并没有以此就打击报复,反而“以为(来)旷不合死”,苦争求情。赵绰的举动,很让隋文帝感动,于是敕令将来旷流放广州。

赵绰秉性诚直,深得隋文帝喜爱,常常被召入内室,与皇帝、皇后同榻相坐,评论得失。开皇末,赵绰以政绩卓著进位开府(文散官第一阶),其父赵艰被追赠为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刺史。隋文帝时常欣慰地说:“朕对卿无所不爱,但是卿从不以此而炫耀。”仁寿中,赵绰因疾卒于任上,年六十三。隋文帝“为之流涕,如痛失手臂”,差使代祭,并令鸿胪寺(隋代官署名)监护丧事。

杨孟冬,山西永济人。年开始写作,有作品发表于《山西日报》《前进》《黄河》《艺术家》《映像》《中国作家网》等报纸杂志和网络平台。出版有《郡县源流》《亘古蒲州》《蒲津渡黄河大铁牛》《档案文化研究文集》《唐诗咏蒲州》等著作。

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文联委员、永济市文联主席。

版权声明:

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欢迎大家不吝赐稿,共享永济文化之香醇。

:—

:yjslswhyjzx

.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119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