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栖岩寺,千年古寺
栖岩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东南十公里的中条山麓的首阳山畔,始建于北周,与鹳雀楼始建年代相当,初名为灵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改为栖岩寺。隋文帝曾在栖岩寺建避暑楼,唐玄宗也曾在此避暑,隋文帝杨坚尝以外国所供玛瑙盏施寺为供,名声大噪,从此栖岩寺成为历代词河中府著名的胜迹,隋唐时寺况极盛,社会各流多游于此,历代名人吟咏者颇多。唐时名士、大历十才子的卢纶和李益都曾在此题诗,流连忘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以后各代屡有修建,于山巅,山腰,山上分别置有上中下山寺,下寺属于僧人的歇脚之地,也是当年皇帝与杨贵妃的行宫,唐玄宗在杨贵妃渡河回家省亲时,把这里做为休息的场所。古时林木遮日,流水淙淙,鸟鸣啘转,息气宁人,诗人卢纶有诗:“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遂结云外赏,共游天上春。鹤鸣金阙丽,僧语竹房邻。待月水流急,惜花风起频,何方非环璄,此地有归人,回首空门路,皤然一幻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在楼台烟雨中。”中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妙不可言。回望山下,心旷神怡,宝塔成为这里的一片景致。难怪唐代李益有(游栖岩寺)为证:“晚上昙延洞,通宵兴莫穷。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坐久衣衫润,吟余物象空。举头星可摘,疑在广寒宫。”六角五层的砖塔约四丈高,塔尖长出苍劲矮树,让人倍感生命的顽强。北瞰如练黄河,西望秦川大地,相伟伯夷、齐叔曾在此逃隐采薇,娥皇女英下嫁舜帝在此为行宫,上寺寺旁有隋时高僧居住和讲经的昙延洞,老子过关游历此地传佳话,可惜抗日战争毁于战火,等在重建。
栖岩寺上面有著名的舍利塔,唯有隋代仁寿二年所立的(栖岩道场舍利铭碑)和二十六座砖塔尚存。唐卢纶诗(同薜存诚登栖岩寺)有:“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万礊应狐馨,百花通一桌。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沉眠。”的美好诗句让后人感动。
栖岩寺自然环璄优美,金代诗人张瓒在(栖岩寺)中写到:“林表照人白塔明,竹间兰芷石泉清。惠崇水木西轩景,烟带平芜水带城。”把它描写成一幅优美的图画。更有清代诗人乔光烈在(同周使君游栖岩寺)诗中写到:“古寺空山不记年,断崖悬峭落飞泉。药苗香遍深春后,树色阴成永昼边。洞头昙近人不见,殿荒仁寿字犹传。爰知刺史多才藻,定有前贤属和篇。”前四句描绘了村栖岩寺周围的流泉,香药,绿树等自然景色。后四句写了寺内高僧已逝,人迹罕见,殿堂荒寂的冷落情景,同时又赞扬了同伴周使君是一个才华横溢,富有文采的官员。
栖岩胜景,千年古寺,感慨万千,心潮激动,热望有识之士对其恢复旧景,为魅力运城再添魅力,定善莫大焉!
文章作者:张发民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小尾巴(xiaoweibamao)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1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