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关羽成名地,隋唐英雄传奇

"滑县,关羽成名地,隋唐英雄传奇!"

滑县,中国的粮食生产重镇,被誉为“豫北粮仓”和“中国小麦第一县”。据史书记载,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滑县曾是周公的封地,滑姓后人都尊奉滑伯为祖先。秦汉时期,滑境称白马县,隋至明初称滑州,明洪武年间改称滑县。

滑县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耕地资源和优良的气候条件,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县。此外,滑县还是关羽一战成名的地方。

公元年前后,东汉王朝陷入了军阀割据。经过数年的重组和兼并,华北被两位军阀以黄河为界一分为二:显赫的袁绍在河北,他的旧盟友曹操在河南。

显而易见,一场冲突在所难免,双方都迅速集结军队在黄河沿岸防守。当时,白马在黄河南岸,对面即军事重镇黎阳。

白马和黎阳间的渡口作为袁、曹领地的南北通道,极其重要。建安四年八月,曹操亲自进军黎阳近郊诱敌,让东郡太守刘延屯白马,以使曹操军在第一线防御袁绍时能对袁绍的堡垒一目了然。

曹操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南面具有地利的官渡,于是守御白马只剩延缓敌军渡河进军的意义了。曹操还在附近的延津安排了于禁的两千军队,回师许昌作进一步备战。

公元年正月,曹操扑灭了刘备在徐州的叛乱后,重返官渡前线。二月,袁绍派大将郭图、淳于琼、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进。

袁绍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刘延告急,向曹操请援。四月,曹操为解除侧翼威胁,北救刘延。谋士荀攸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今河南汲县东)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

然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曹操依行其计。袁绍果然分兵,令正在进攻白马的郭图、淳于琼率军向西,挺进延津。

沮授反对独任颜良在白马,但袁绍不从。在郭图、淳于琼等人率军奔赴延津后,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10余里时,颜良为“一夫之勇”,不善统兵,震惊之余,率兵仓促迎战。

曹操派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先锋冲在前面,曹操又亲率徐晃等人的部队紧随其后。关羽望见了颜良麾盖,在张辽军队与颜良军队交战之时,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又拔出腰间佩刀斩其首级而归。

从始至终,袁军诸将都不能挡住关羽。遂解白马之围。曹操上表请求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英雄在此上演传奇

瓦岗寨乡,位于滑县东南方向,被誉为“瓦岗军”的诞生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瓦岗一名便已存在。据《左传》记载,公元前年夏天,齐国进攻鲁国西部地区,晋国前来援救,鲁定公在瓦地与晋国军会师,为了纪念这次历史性的会师,人们在一处土冈上用砖瓦建了一座亭子,便有了“瓦亭”之名。

此后,这里因曾为“瓦”地,又因“瓦亭”建在高冈上,被人们称为“瓦岗”。后来,翟让起义后,在这里建起了坚固的寨墙,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瓦岗寨”,它成为了瓦岗军的根据地,为农民大起义奠定了基础。

瓦岗军在瓦岗寨上形成,以“瓦岗军”之名被人们熟知。此地多年盘踞瓦岗寨,隋朝兵马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在隋朝时期,瓦岗处于古黄河东南岸,北边紧邻黄河白马渡口,南边与通济渠(南运河)相对,西边过黄河与永济渠(北运河)相距仅百里之遥,瓦岗恰似南北大运河的喇叭口外。

南北运河是隋朝的交通要道,因此,瓦岗可谓军事战略要地。

东郡之地,瓦岗独树一帜。这里曾多次遭受黄河泛滥,造就了起伏的土岭、繁茂的树木、纵横的沟河、成群的水鸟和遍布的芦苇。

这样的环境,为驻军和出兵提供了便利,成为了理想的之地。

年冬天,由于对英雄的崇拜,我造访了滑县。瓦岗寨乡的街道平凡,街道的尽头就是瓦岗寨景区,门票只需10元,内部也较为普通。

然而,由于平时的积累和关怀,人们始终怀有热忱和精神,代代相传。从新乡汽车东站可以乘坐前往滑县的车,只需询问去滑县的车在哪里,上面就会写明"新乡至道口"。

因为,滑县县城就在道口古镇上。自明清以来,由于水路的便利,道口镇逐渐发展成为商贸重镇。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有集市,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卫河航运发达,可达百泉、天津,道口境内设有10多个码头,发展达到了巅峰。

当时道口河段“船桅如林”,每天可经船次,其中大船吨位在吨以上,基本沟通了冀、鲁、豫等省的30多个大小城镇,道口也因此获得了"小天津"的美誉。

这座城堡至今风韵犹存,特别是运河岸边的顺河街,依然难掩曾经的辉煌。滑县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民族,它的民俗博物馆是一个奇迹。

博物馆里展示了千年的农耕文明,如单铧独把的犁,牲口和人都能拉的耧,烧柴火的灶,榨油的碾子和木轮箍铁条的大车……这些都是用木头做的,木头的笨拙和忠厚,木头的纯朴和可靠,再加上铁的锋利和石头的厚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生活的全部了。

正是滑县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才成就了一个豫北"大粮仓",使滑县的麦香历久弥香。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稳定增长,滑县实施了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建立了一大批高标准、大规模示范区,连片效益初步显现。

该工程规划了33个万亩方、38个千亩方和10个百亩方,总面积达到万亩,其中,以26.5万亩白马坡、卫南坡和10万亩留固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核心,建设了集中的连片面积达到50万亩的超大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产能最高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和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区。

滑县是全省第一产粮大县,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占河南省总产量的1/40,占安阳市总产量的40%。

商品粮贡献量均位居河南省第一。

在滑县的旅途中,我深刻体验到了华北平原的广阔与平坦,那里的小麦按照收割机的宽度整齐排列,收割庄稼变得异常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滑县曾有一位英勇的人士,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南阳第一任市委书记。他的故事让人深感敬佩,为滑县增添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底蕴。

总之,滑县是一个充满历史和魅力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158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