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郑高铁郑濮段即将开通,七大亮点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访贤
济郑高铁东起山东省济南市,终至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网的最后一撇。6月20日,济郑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将正式开通运营。
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线路全长.27公里,桥梁共.24公里/7座,桥梁占比90.35%,全线共设7个车站,分别为濮阳东站、内黄站、滑浚站、卫辉南站、新乡东站、新乡南站、郑州东站,其中郑州东、新乡东站为既有车站。
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开通运营后,濮阳市也将融入郑州省会城市“一小时都市圈”,对豫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据了解,中铁设计集团承担了济郑高铁勘察设计工作,那么这条高铁都有那些建设“亮点”呢?
6月17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中铁设计济郑高铁项目总体设计师涂跃彬,他总结到,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可将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的研究总结为“七大亮点”:
亮点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高速动车组检测列车,在济郑高铁郑濮段创造了明线单列时速公里、相对交会时速公里的世界纪录。
亮点二:国内首次在设计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桁梁桥上铺设无砟轨道。
主桥温度跨m是目前国内设计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钢桥无砟轨道铺设无缝线路最大跨度桥梁,具有设计时速高、温度跨度大、梁轨作用复杂等显著特点。是国内“首次”在跨越大江大河的大跨度钢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取得了无砟轨道钢桥技术的重大突破。
亮点三:世界上首次实现铁路桥梁跨度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整孔预制架设的规模化应用。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预制架设简支箱梁的最大跨度为32m,因受运架设备的控制,跨度大于32m的简支梁基本采用现浇法或节段拼装法施工。济郑高铁黄河桥北岸共建段孔40m简支箱梁采用预制架设法施工,为世界上首次实现铁路桥梁跨度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整孔预制架设的规模化应用,是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的重大提升与突破。
亮点四:为国内首次最大规模高铁1/42号道岔插铺成功,创造了有砟高速道岔在既有大型高铁枢纽长距离纵移、曲线段插铺到位的国内纪录。本项目需利用既有徐兰高铁京广场郑州东南东上、下行联络线插入两组1/42号道岔在鸿宝线路所接轨,来实现济郑高铁与徐兰高铁、京广高铁间的互联互通,对强化河南省交通区位优势、完善全国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插铺的1/42号道岔全长.2米,总重量吨,是我国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高铁枢纽中插铺型号最大、长度最长的有砟高速道岔。该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是km/h,侧向通过速度是km/h,能够大大缩短列车转线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徐兰高铁每日正线图对列车76对、京广联络线54对,运输极为繁忙,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徐兰高铁正常行车的干扰,施工采用半封锁施工,大大增加了作业难度和施工风险。在临线高铁正常行车条件下,整组道岔在2‰的坡度一次纵移米、横移1.3米插铺到位,这在国内道岔插铺施工尚属首次,创造了有砟高速道岔在既有大型高铁枢纽长距离纵移、曲线段插铺到位的国内纪录。
亮点五:为国内目前黄河上最长的公铁两用特大型桥梁。
合建段全长12.18公里,下层为济郑高铁双线和郑新市域铁路双线,上层为设计时速km/h双向六车道的郑新快速路,具有结构体量大的特点,是目前黄河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梁。
亮点六:独特的滑浚站。
济郑高铁滑浚站选址于安阳市滑县、鹤壁市浚县的两市、两县交界处上,并且设置了双侧南、北站房,这也是滑浚站的独特之处,该站这种设计在全国是唯一一座。
亮点七:注重绿色环保、文物保护设计。
本项目跨越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该环境敏感点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确保大运河遗产本体、历史水系、未来通航和展示利用等不受影响,设计过程中遵循对文物最小干预原则,通过多方案比选、专题论证等方式最终确定了跨越运河段桥式方案,采用大跨度桥梁使基础避开运河本体,优化孔跨布置最大限度减少了其缓冲区范围内的基础数量,同时考虑景观协调性,尽可能缩小桥梁体量,采用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外观设计,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制定了严格的减缓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干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1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