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风俗背冰,考验你的毅力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可快速 永济背冰,是流传于永济市韩阳镇一带的一种原生态民间舞蹈,更是韩阳镇这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重头戏,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
关于背冰的起源,相仁午老人说,据他考究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背冰是一项祭祀活动,起源于古老的河祭。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我国民间的“龙头节”,又叫“青龙节”或“春龙节”举行,古人希望在这天举行“背冰”活动,感动龙王爷,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另一种说法则和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军北征时攻打蒲津渡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永济市长旺村有个叫相福录的人,时任洪秀全农民起义军的先锋官。年冬的一天,相福录率军攻打黄河边上的蒲津渡。但是,守卫蒲津渡的清军将领夏新有早早做好了阻止起义军的部署。他强拆了民房,准备当太平军攻城时点燃木料架构防御体系——火龙阵。在久攻不下时,相福录带领多名勇士冒着刺骨的寒风,从黄河上采来冰块,背在身上,借着夜幕的掩护,冲破火阵,夺得了战斗的胜利。
相福录解甲归田后,在本村组织民众创编民间舞蹈反映当时的场景,以展示华夏儿女的大无畏精神。后自咸丰年间传承至今,在群众中形成一种历史性的流传和风俗。
“背冰的锣鼓节拍和一般的锣鼓节拍不一样,它听起来更像是古代军队打仗时攻击和撤退时的号令,节奏感非常明确。而且敲锣的锣槌一头是尖的,有点像矛。从这一点看我觉得第二种说法更可信。”对于背冰的起源,相仁午有自己有理有据的看法。
◥◥背冰的表演形式
“背冰”考验着人的体力,更考验人的毅力和意志。同时也是对黄河儿女挑战极限、挑战未来的一种古朴形式。
提到背冰的表演,相仁午自信地说:“作为背冰的发起地长旺村,我们村的背冰最为讲究,延续了多年了。”
据相仁午介绍,背冰表演的队伍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整支队伍的前面必须有一杆独特的旗子,旗杆是一根一百多斤重的大梁做的,由一个壮汉扛着。队伍中有一鼓手,他身背冰块,敲着鼓点,有节奏地指挥着行进队伍,他是整支队伍的总指挥。在他的前后两翼是几个同样身背冰块、自带铜锣的人,他们附着鼓点的节奏击打出有规律的和声。这种锣的锣面较大,声音浑厚且柔和。后面紧跟着百人的表演大军,他们同样是头戴红丝绸带,身着短裤,光着脊梁,脚穿拖鞋,背着十几斤重的冰块,仿效着古代军事作战的场面变换着阵形。队伍的后面是披红挂绿的演出阵容,他们将进行“赶毛驴上会”、“抬花轿”和“三打白骨精”等民间表演。
相仁午说:“背冰人表演的一些动作,都是有讲究的。这些动作主要是模仿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们下河破冰的动作。所以分为下河破冰、战场上匍匐前进以及攻城时刀枪不入勇往直前等部分。”
背冰结束后,人们还要把身上的冰一起重重地摔在地上,表示“背冰穿越火墙”的成功。
┥永济老乡俱乐部┝
以乡音?聚乡情?爱乡土
——更多功能
回复城市名称即可在微社区找老乡
回复2全国城市QQ群、海外QQ群里找老乡
回复3各县人在外QQ群、各县人在北京QQ群
回复0帮助
山西老乡总联络人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