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后武汉菜价回落逢节必涨成惯例
元宵节后武汉菜价回落逢节必涨成惯例
湖北讯(夏永辉、通讯员程慧朋)年过月半尽,江城市民终究告别春节前后20余日的昂贵菜价。武汉市农业局昨日称,元宵节后菜价开始步入下行通道。
该市农业局信息中心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8日,全市18种交易量最大的蔬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2.89元,同比1月底下落约一成。在武昌岳家嘴武商量贩超市等地,看到:每公斤红菜薹8元、青椒6.96元,较春节期间下落50以上。
武昌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人士介绍,昨日该市场蔬菜交易量已恢复至312万千克,较大年初四、初五增长了二倍至三倍,随着节后城郊菜农渐次出工,交易量还会放大,菜价也将出现整体回落趋势。
透视节日之菜价
湖北讯夏永辉
节日涨价成“流行病”
年过月半尽,江城菜价终究调头下行。
昨日,武昌和盛世家小区居民张英女士来到岳家嘴武商量贩超市。只见每市斤红菜薹4元、青椒3.48元,不由长舒一口气说道:“蔬菜总算也要过完年了”。
节前,武昌戏班中百仓储、汉口花桥武商量贩等卖场,每市斤莴苣2.68元、茄子5.6元、黄瓜6.28元,相比上月涨了3、5成,但买菜的顾客照旧络绎不绝。
武汉市物价部门公布的信息也显示:1月13日监测的12个蔬菜品种中,11种同比上月价格上涨,且涨幅多在两成以上。武昌白沙洲大市场的统计数据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也显示:节前最后一周,蔬菜批发价全线上涨,相比上月底涨了3成,相比11月初涨了7成。
引人注目的是,每一年元旦、春节、五一、11及其他长假中医白癜风的治疗前,菜价都会有一个上涨的波动,直到节后再回调,“逢节必涨”已成为一种现象。而此时,总会有政府部门加大储备、物价部门加强检查稳定供应与物价的。
心理预期是主因
节前为什么菜价总是“涨声一片”?解南集贸市场的商贩认为:“节前市民都要囤菜过年,农民又不想出门摘菜了,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但在武昌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蔬菜信息监测员王莉却不这么理解。今年春节前没有天气灾害,汽油价格也没有上涨。虽然节前的蔬菜需求量大,但供应量更大。尾月廿8,郊菜批发量达30多万千克,比一周前增加5万多千克,外菜批发量达360多万千克,比一周前增加约40万千克。
王莉认为:节前蔬菜之所以一天一个价,主要是节日效应带来的心理期待影响。也就是说,邻近过节,农民感觉付出的仿佛多了,该涨一点价了;商贩感觉行情好了,涨一点也不愁卖不动了。
涨价到底该不该
“青椒当时涨到了每市斤8元,快吃不起了。”张英谈起春节前的涨价,一肚子怨气。“市民固然不希望菜价上涨。”1月19日下午5点,天色渐暗,但洪山区青菱街双建村农民王建新却伫立在白沙洲大市场的寒风中,售卖一车小白菜。48岁的王建说,上个月小白菜每市斤3角钱,这几天涨到了1.5元。种菜一年忙到头,就盼节前几天多赚点钱。
王莉也对节前涨价的做法表示理解:毕竟农民、商贩没人给发年终奖,就当给他们发个节日“红包”吧。
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认为,过节适度的涨价可以接受。一般说来,价格是市场的信号,如果本地菜价偏高,外地蔬菜就会涌向武汉,从而平抑菜价。
作者:夏永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