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罪行侵华日军在运疯狂损毁文物古建

运城日报黄河晨报运城新闻网官方发布平台

侵华日军在运疯狂损毁文物古建罪行录

●淮战科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深情揽在怀中的一方宝地,作为镶嵌在九曲黄河上的一颗明珠,特别是拥有上苍恩赐的百里盐湖,运城吸引着华夏民族的始祖纷纷向这里聚集,在这里筑城定都兴邦建国,成为最早叫中国的地方,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区”(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语)。长达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眷顾,伟大的先祖们和充满智慧的能工巧匠,曾经在古中国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极其璀璨丰富的古遗址、古墓葬、古村落、古建筑等物质文化财富。

根据市外事侨务和文物旅游局提供的资料,年全国文物普查后,运城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年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运城市以累计90处“国保”级重点文物,名列全省、全国第一。但这数字,只是有幸保存到今天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

年至年,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作为华北地区出入西北的重要战略通道,运城成为侵华日军“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的战略要地和主要战场。从年2月日军侵入运城,到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近8年时间,日本侵略者不仅在运城疯狂地屠杀我奋起抗击的抗日军民和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而且实施了灭绝人性、惨无人道的“杀光、抢光、烧光”政策,使遍布河东大地的古文物遭受了灭顶之灾,被抢掠、拆毁、烧毁、炸毁的文物难计其数!

年,笔者在写作《我挚爱的热土——仰望河东》一书时,曾查阅了13个县(市、区)志、河东文史、河东文化丛书、《锦绣河东》等书籍资料,一次次阅读了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痛彻心扉的记录,每看到一桩都叫人义愤填膺、心潮难平。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就日本侵略者在运城疯狂损毁古文物的罪行分县(市、区)整理如下,以昭世人,警示国人,从而以史为鉴,捍卫和平。

盐湖区

河东书院遗址位于现大渠办事处院内,明正德九年(公元年)由河东巡盐御史张士隆创建。抗日战争爆发后,校舍被日军占据,后遭焚毁。仅余藏书楼独立,其他建筑荡然无存,沦为一片废墟(见冯建国《锦绣河东》99页)。

三圣庙,位于龙居镇南庙村,曾供奉着尧舜禹三位圣君及夫人,属我市唯一的三世圣君神庙。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壮观,呈“凸”形布局,坐北向南,南北长米,东西宽约米,分外庙、内庙两部分。常年香火不断,拜圣、求财、求药、求平安的香客络绎不绝,信众遍布晋陕豫等省。外庙正门朝南,顺中轴线向内依次建有木牌楼、照壁、石狮。外庙西边清末时扩建了龙王庙、三圣学堂、马家祠堂、道德学社。外庙东西两端各建有庙门两座。这些建筑均在日寇侵华期间被驻村日军所毁(冯西立、燕立刚《回望三圣庙》,见年7月28日《运城日报》)。

文昌阁,位于金井乡西王村,又名玉皇阁,村民俗称“四眼洞”,曾遭日军火炮轰击(高国喜《忆盐湖西王》,见年7月22日《黄河晨报》第12版)。

永济市

栖岩寺,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中条山北麓,是大唐蒲州最大最繁盛的寺院,始建于北周建德年间,隋文帝曾在此建避暑楼,并赐外国进贡的玛瑙盏为镇寺之宝,赐舍利建塔。唐高宗带着武则天、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都曾来此参禅进香,足见栖岩寺之名重。卢纶、李益、李端等唐代名士亦多来此游赏,吟咏题诗。该寺依山而建,是一个宏伟的建筑群,分下寺、中寺、上寺。山顶为上寺,至此,“举头星可摘,意在广寒宫”(李益《游栖岩寺》),北瞰黄河怒涛,西望秦川胜景。可惜,日本侵占期间,此寺全部被毁,仅存隋道场舍利碑、和尚墓塔20余座及残垣断壁(见山西人民出版社年版《永济县志》第二十七卷文物名胜页、王西兰《大唐蒲东》页—页、冯建国《锦绣河东》81页)

扁鹊庙,始建年代不详,最早重修于北宋大观元年(公元年),历代屡有修葺。庙原为东西两座,抗日战争时期,西庙遭到战火破坏(见冯建国《锦绣河东》85页)。

创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年)的河东书院,民国二十七年(年)被日军所毁。王官书院,被日军拆毁,夷为平地(见《永济县志》第二十三卷教育页—页)。

河津市

大禹庙,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历史功绩,人们在位于龙门的黄河两岸修建了大禹庙。坐落在东岸河津一侧的叫东禹庙,西岸的叫西禹庙。两座大禹庙相对而立,隔河守望。东禹庙始建于汉代,唐、元、明、清都曾修葺增建,大殿、寝殿、亭台、楼阁、牌坊、戏台、钟楼、鼓楼、曲径回廊等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形成蔚为壮观、别具特色的庙宇群。庙中绘制的大禹治水壁画,据载出自一代画圣吴道子神笔。可惜的是,东、西禹庙都遭到了日寇铁蹄的蹂躏,在炮火中成为一片废墟(见河东文化丛书刘锁爱《古渡春秋》23页、24页、46页、48页)。年1月市政协文教委编撰的《河东文史》第一辑所收《龙门壮观》一文,明确记载东禹庙“于年被日寇破坏”(见《河东文史》页)。

高禖庙,位于河津城区西南5公里的连伯村西北,始建年代不详,有元至元年重修之载。日军侵华期间屡遭破坏(见山西人民出版社年版《河津县志》第二十六卷文物页)。

山西人民出版社年版《河津市志》卷二十六军事部分所附录日军暴行录记载,在张家堡惨案中,日军“纵火焚烧民宅、庙宇间”(见页)。

最令人唏嘘和愤怒的是,日寇在西辛封村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61代孙司马森家埋藏在地下大缸内的《史记》木刻版本盗挖(淮占科《我挚爱的热土——仰望河东》页)。

稷山县

据年版《稷山县志》(新华出版社)记载,年3月6日,日军重兵进攻马壁峪,在铺头村杀死村民16人,烧毁民房间、庙宇1座(见第二十三卷·军事,附日军暴行录,页)。

年元旦,日军进攻五龙宫,将守军阎锡山三十四军二营六连1个排战士全部用刺刀刺死,并放火烧毁五龙宫。五龙宫规模壮大,结构精湛,风格古朴,历史悠久,大火燃烧两昼夜,化为灰烬(见第二十三卷·军事,附日军暴行录,页)。

年9月—10月,日军在薛家庄、邢家庄、张家庄、上胡等8个村庄放火,民房与庙宇全部变为灰烬(见第二十三卷·军事,附日军暴行录,页)。

与“东方艺术宝库”永乐宫壁画一样堪称国宝的兴化寺释迦牟尼两块壁画和青龙寺部分壁画,在日军占据稷山后被切割窃走,掠到日本。新中国建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国家以重金才将壁画赎买回来(见第二十八卷·文物,、页)。

创建于金皇统二年(公元年)的大佛寺,为明清稷山十景之一。但日寇的残暴铁蹄,将寺内大部分殿宇踏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堪(见冯建国《锦绣河东》页)。

位于稷王山上的稷王庙被日军拆毁,宋代建造的舍利塔,原是两塔对峙而立,故名雌雄塔,又因形似棒槌,俗名棒槌塔,遭日军迫击炮轰炸。现存的一座塔体上还残留着一个深深的弹坑(见冯建国《锦绣河东》—页)。

万荣县

年版《万荣县志》(海潮出版社)记载,民国27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军将荣河镇上朝村“村民孙三克等63户及将军庙、娘娘庙、土地庙、关帝庙和舞台等间房屋烧毁。全村浓烟滚滚,一片火海。”

同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军集结万泉、荣河、临晋、猗氏、安邑、夏县兵力围攻抗日根据地三文村,烧毁庙宇、民房60余间。

民国27年—34年间,日军拆毁南张乡张瓮庙建筑群间。拆毁孤山景点头天门、老母洞、金顶庙、法云寺等寺庙、楼台和裴庄乡北百祥村汤王陵正殿以及各村舞台、庙宇不计其数(见第二十三卷军事,附:日军暴行录,页-页;第二十九卷文物页有对汤王陵的介绍)。

第二十九卷文物部分记载,张瓮庙是原万泉县最大的庙宇。该庙实为东岳庙,亦名泰山庙,因建筑在张瓮村东崖上,俗称“张瓮庙”,创建于隋末唐初。该庙建筑宏伟,有各种房舍间,泥塑千余尊,共5个大院。南大门是四角楼,高约10丈,4根通天柱支撑。楼分4层,飞檐斗拱,筒瓦兽脊。庙的广场有水池,琉璃照壁,金碧辉煌,堪与大同九龙壁媲美。沿主轴线建筑有正门、舞台、献殿、八卦亭、正殿、铜佛殿、鬼王殿、后楼。附属建筑有禅堂院,禅堂院东建有小神庙;献殿至八卦亭间设一过桥,有石雕围栏;献殿至正殿间有两排东西厢房。正殿后有一砖洞,是通往鬼王庙的通道。西侧有库官庙。庙前后有两座纯木结构、造型精巧的高楼。庙内有三大奇观:一为高大石碑,乌黑铮亮,可照人影;二为大钟,直径3米有余,用铁棒击之,声闻十余公里;三为正殿的12扇雕花折叠门,用若干不同形状的小木块拼凑雕刻成花鸟草虫,细腻逼真,俗称“木渣门”。在抗战胜利前夕,该建筑群被日军拆毁,夷为平地(见页)。

南张乡太赵村稷王庙,庙内其他建筑物毁于日军占领期间(见页)。现仅存正殿,俗称“无梁殿”,年被列为第五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孤山东麓的柏林庙,本名风伯雨师庙,因庙周柏林茂密,俗称柏林庙。主体建筑有山门,面阔3间,献殿、正殿各面阔5间,舞台1座,东西配房各6间。庙东北建有娘娘庙,正殿5间,东西配房各3间。据《万泉县志》记载,金泰和七年(公元年)、元至大二年(公元年)先后重修,抗日战争中被毁(见页)。

介山庙,位于汉薛镇东北,庙前有过路舞台,大门东侧亦有一舞台,可以并台唱戏。门内沿中轴线建有献殿2座,药王正殿、药王父母宫。两侧有配房和廊坊。庙东侧有介子推祠,西侧有土地庙,后侧有娘娘庙。被日军焚毁(见页)。

高村庙,原系稷王庙,位于高村乡高村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有正殿5间,献殿5间。东侧有娘娘庙3间,西侧有财神庙3间。再向南有一座小院,建有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曾为“育婴堂”住所。庙之南有舞台一座,庙外建有照壁。日军侵占万泉县时,在此庙建立碉堡,无条件投降时庙被毁(见页)。

大事记部分记载,明万历四十五年(),万泉县知县范文源在城东北北涧村北建文昌庙,内筑高台层楼,时称“范公台”。民国27年日军侵入后,被拆毁(见页)。

明代理学家薛瑄墓园的3间献殿,也是毁于日寇战火(见冯建国《锦绣河东》页)。

芮城县

年版《芮城县志》(三秦出版社)第二十七卷文物·古建筑遗址记载,日军先后烧、炸、拆毁文物古建达30多处(见页—页)。

九峰山纯阳上宫,元皇庆元年(公元年)下旨创建,建筑宏伟,气势不凡,有三清殿、吕祖殿、关帝庙及藏经楼等。其藏经楼为历代皇帝敕令藏经之所。年被日军付之一炬。

风陵渡镇西王村西的风后庙,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年)“充拓庙址,再建祠宇,春秋致祭”,建享殿3间、门楼1间、东西廊坊6间,占地5亩余。被日军拆毁,仅存一冢。

县城西7.5公里麻园村的芮王庙,五代梁开平(公元年—公元年)年间初建,周显德(公元年—公元年)年间重葺。内祀古芮君,建有山门、戏台、献殿、正殿、寝宫等,庙后有芮伯墓,西傍有后土庙及道院等。日军侵华时,毁庙、冢(并见页)。

岭上关帝庙,在县城东北30公里的中条山二十岭上,明万历四十年(公元年)始建。年被日军焚毁。

大禹庙,原在大禹渡古柏下,创修年代不详,明万历移建到村中。清道光四年(公元年)又于神柏峪上建正殿3楹、香厅3楹、午门3楹、露台3楹、比旧庙规模约大一倍。年被日军拆毁。

六军庙,在县城西10公里郑村。有正殿、寝宫、戏台等,内祀六军统帅。日军侵华期间,日伪军驻庙内,扰害群众,后庙被毁。

齐太公庙,在县城东10公里南窑村东。创建年代不详,内祀齐太公吕望。毁于日军战火,遗唐碑、清碑各一幢,今存县博物馆。

魏文侯祠,在旧县署西,日本侵华时毁。

段干木庙,位于学张乡下段村,创建年代不详。元泰定元年(公元年)扩建,后屡有修葺,抗战时为日军毁,今存碑刻两幢藏县博物馆。

张睢阳祠,在县城城隍庙西侧,内祀唐名将张巡。有正殿3间、享厅3间,明崇祯九年(公元年)创建,抗日战争中被毁。

王庄毅公祠,位于县城东门内,内祀明宫保尚书王纪,明崇祯(公元1年—公元年)初敕建,毁于日军战火。

岱岳庙,在县城东关,创建于宋,规模宏大,有大殿、献殿、享庭、戏台等,石雕、木构多为精品。且东连药王庙、桓侯(张飞)庙,更显气势宏博。年被日军拆毁。

寿圣寺,在城东北0.5公里巷口村西。宋元丰元年(公元年)于原址重建,后屡次重修。有山门、毗卢阁、大雄宝殿、僧舍等,后院有13级舍利塔,建筑雄伟,金碧辉煌。明洪武间为僧会司。旧称“芮城八景”之一的“塔寺晨钟”即指此。被日军拆毁,仅存宋塔(并见页)。

延庆寺,在县城外西南侧,俗称西寺,规模宏大,民国初年曾于此掘得北朝造像碑数幢,说明创建年代最迟也在南北朝时期。毁于日军战火,碑刻散失殆尽。

紫清观,俗称后观,在县城外西北隅。内有唐道士侯道华降生台石刻等。唐咸通元年(公元年)建,明代重修。毁于日军战火。

伯乐庙,在县城西35公里的风陵渡镇前北曲村南。祀古相马名家伯乐,创建年代不详。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毁。

东尧泰山庙,在阳城镇西尧村,创建年代不详,规模宏大,被日军焚毁。现有卧狮石墩一对,收藏县博物馆。另,阳祖等村亦有泰山庙,均被日军所毁。

玉皇庙,在陌南镇东,有正殿、献殿、戏台等。年春毁于日军战火。大王乡张村玉皇庙亦被日军所毁。

陌南后土庙,一在镇北,一在镇东,俗称“上娘庙”和“东娘庙”。东娘娘庙规模宏大,东与西平王(李府君)庙连为一体,为宋代建筑。年春被日军毁。

陌南南庙,在陌南镇街南端,坐南向北,为庙宇座向的孤例。内祀桃园结义弟兄刘备、关羽和张飞,又称“结义庙”。有正殿、献殿、戏台等。年春,与北桥关帝庙同毁于日军战火。

舜帝庙,在县城西20公里东历山村南。后周宇文护为总管时所造。规模宏大,庙貌堂皇。庙北有“双井”,东西有妫、汭二水自中条山脚下胡营村涌出南流交汇入黄河。附近南里庄有峨皇女英二妃祠。郦道元《水经注》云:“(河东)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耕处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汉扬雄《河东赋》云:“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乐往昔之遗风兮,嘉虞氏之所耕”。惜被日军毁。

黎明观,在历山村东之高阜处,即《水经注》所称之“历观”,后建道观,建筑精巧,风姿秀雅。传说舜勤耕早起,每至此,天始明,故名。被日军焚毁。

景福寺,在县城西北之六官山上。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年)为西域僧人石乐丹子创建,初名万代寺,寺后建7级砖塔。康熙四十二年(公元年)玄烨西巡,该喇嘛叩驾,康熙改寺名为景福,并书匾。年日军驻六官山,焚寺毁塔,夷为废墟。

双泉观,在原村西,地处妫、汭二水之间,故名,被日军毁。

真常宫,在县城东北柴村,《大唐一统志》称泽清宫。唐开元二年(公元年)僧人果智重建。元代改称此名。明洪武初年于此设道会司,并太清、紫清、延生、岱岳、碧虚观入真常宫,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抗战时,毁于日军。今存元皇庆二年重修碑一幢,立县博物馆碑廊。

瑞峰寺,在县东北陌南镇中条山谷内寺沟村。内有李广祠、广德泉等。元至正二年(公元年)河南月山寺长老瑞峰驻此寺,因名瑞峰。明弘治十五年增修为清凉下寺,规模甚大。年侵华日军驻条山时被拆毁。

祖师庙,在县城东南30公里之伏龙村南河边高阜。此处旧传古有凤凰栖其上,故称凤凰台,又名高峰岭。庙建台之西边,内祀玄武大帝(即真武,俗称祖师),楼上为玉皇阁。庙中有东西两廊,南有乐楼。惜毁于日军战火。

东林寺,在县西北7.5公里九龙山护虬庵后,明户、刑两部尚书王纪被削职回乡隐居之处。王为纪念东林党人与魏忠贤斗争史事,故名。被日军毁。

志女陵,在县城西南10公里汉渡村南高崖上,传为魏侯之妹墓,民间称“皇姑坟”。坟中部被日军破坏,挖有2米长、0.5米深的战壕(页)。

李靖墓,在风陵渡俗称浮云山的东北崖上,有庙宇、水井等。日军侵芮,毁墓冢及庙,残杀百姓,填满水井(页)。

临猗县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郇阳书院,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都颇有保护价值,被日军拆毁无遗。上里村的宏严寺、里寺村的灵严寺和猗氏城北的龙岩寺,均建于唐宋时期,俱被日本侵略者拆毁焚掠,成为瓦砾废墟。(见海潮出版社年版《临猗县志》下编·分志·军事志,附日军暴行录,页)。

北辛乡张家坡村所处的大嶷山山顶,原有建于唐代的寺院,殿宇60余间。年冬,日军在此建立据点,拆殿伐树建炮楼,盘踞在此无恶不作。年8月15日,也就是日本明治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晚,歇斯底里的日寇为了发泄心中的挫败,纵火将古寺院烧毁(穆刘法、侯长龙《缅怀抗战先烈,七旬老人建立雪耻台》,见年6月30日《黄河晨报》第5版)。

夏县

柏塔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中吴村南的柏塔山上。山上有古柏千余株,林中建寺,寺后建塔,故名,为夏县旧八景之一。毁于抗日战争中。(见人民出版社年版《夏县志》卷二十三文物胜迹页)

张果洞,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北晋村后的中条山谷,相传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隐居处。洞内塑有张果老和白驴像。抗日战争时期,塑像被毁。(见页—页)

平陆县

大禹庙,位于三门村南山上,唐天宝年间创建。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变成了废墟,只剩下两间正殿的残垣断壁(见冯建国《锦绣河东》页)。

茅津渡和茅津古城,从古到今,由于大量的盐务输出,又被称为“盐码头”。年,日寇出动20余架飞机对这座美丽的古城狂轰滥炸。瞬间,这座经营了几千年的古城和古渡成为一片废墟(见河东文化丛书刘锁爱《古渡春秋》页)。

绛县

姜嫄陵庙,原坐落于冷口乡烟庄村存云岭上。年,残暴的日寇以搜捕八路军为名,窜入陵庙,放了一把火,把山上的柏树和主要殿宇烧掉,青翠的凤凰岭变成了黑乎乎的丘坟(见刘玉栋《古绛春秋》47页)。

晋文公祠庙,原位于卫庄镇下村晋文公陵墓后。据村里的老人们讲,上世纪30年代,硕大的晋文公墓冢后面,还建有辉煌的晋文公祠庙。可恨的是,被恶魔一般的日军纵火焚毁了。

晋献公墓,坐落在南樊镇槐泉村西,曾被日军封锁盗挖(见刘玉栋《古绛春秋》页)。

位于大交镇续鲁村的东岳庙,翠柏成荫,“柏林积雪”为古绛十大景之一。年前后,日寇设立据点和构筑工事需要木材,便纠集多鬼子到庙里拆南舞楼和卷棚,当他们把房顶的瓦揭掉露出椽檩时,乌云突起,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南面临崖墙突然坍塌,椽梁失去支撑,轰然倒地,当场砸死19名鬼子,真是罪恶的报应(见刘玉栋《古绛春秋》页)。

《古绛春秋》还记载,年农历六月初十,一个叫牛岛的头目带领多名日兵占领了绛县城。霸占了城内最好的院落,把周围的庙宇、民居等建筑全部烧毁或拆除(见页)。

安峪镇董封村古庙宇多,村东是座钟楼,村西北是老君庙,北门外是关帝庙,西门外是财神庙。日本鬼子在村里扎下据点后,把神庙全部拆除,幸存下来的只有村中明代戏台所在的福胜院(见页)。

以上所列仅仅是笔者从所看到的书籍资料中整理,各县市并未做过专门的统计。因此,侵华日军在河东大地上损毁的文物古建远远不止这些。而在全国,又有多少名胜古迹、文物瑰宝被日寇损毁抢掠,人们更不得而知。据年上海中西书局出版的尘封了66年的《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记载: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至年抗战胜利,日本侵略者通过劫掠、抢夺等非法、非常途径,抢劫盗去我国甲骨、石器、铜器、古籍等高品级的珍稀文物达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战争是残酷而血腥的,不仅仅是反人道,而且是对人类文明的背叛和摧残。如山的铁证昭告世界,日本的侵略历史不容篡改!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也告诉国人,落后就要挨打!78年前,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构筑大东亚共荣圈”的美丽说辞,不过是迷惑人的赤裸裸的谎言!那场侵略战争,不仅对中华民族是一场空前的灾难,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是一场大劫难!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屡屡篡改教科书妄图歪曲侵略历史,内阁成员频频参拜靖国神社,推动“钓鱼岛国有化”,废除“文官统领”制度,修改日美防卫指针强化日美同盟等丑行和闹剧不断上演。被日本执政党控制的日本国会,在一片抗议声中,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意图解禁集体自卫权,公然挑衅《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二战后国际秩序,迈出极其危险一步。近日,日本政府又抛出年版防卫白皮书,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污蔑中国破坏国际航行自由,为其突破专守防卫的战后体制制造借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警醒,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牢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居安思危、精诚团结,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内增凝聚力,外强威慑力,坚定不移地捍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来之不易的和平,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如果您觉得资讯不错,请别吝惜在左下角点个赞哦~如果你需要新闻爆料或者投稿,可以添加版权说明本公众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
哪个医院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8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