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ldquo中农乐rdquo
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农民教育培训作出部署,强调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则是保证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基本条件,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长治市农业农村局把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培育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先后与中国农大、农业农村部干部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在北京、陕西、山东、深圳等地举办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余人次,为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11月22日至29日,由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运城市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农乐果业专业联合社承办的长治市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培训班,在运城市盐湖区成功举办。参加培训的有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干部、高级农艺师或骨干讲师,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的负责人、乡土专家,共76人。本次培训由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组织,郭剑青副局长跟班参加了培训,并作了开班动员和结业总结。
本次培训采取观摩教学、理论授课、现场考察、研讨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紧贴时代、紧贴实际、紧贴农民,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明显。老师们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站的高、看的远、讲的精彩,知识信息量大,理念先进超前,案例真切生动。学员们学的积极、看的认真、听的用心、记的仔细、问的详细、讨论热烈,大家感到这次培训是一次“上通天线”“下接地气”的培训,启迪了思维、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增强了能力、提升了本领。
中农乐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是山西省首家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国家示范合作社”。中农乐有合作社成员12家,注册社员户人,服务带动农户人,种植面积亩,涵盖了运城市万荣、临猗、平陆、芮城、永济等主要果区。中农乐开建了多亩的苹果、冬枣、桃树、核桃等大型种植基地,主导建立了多个干水果示范园,技术托管种植面积亩。建设“千乡万村”APP果业科技服务互联网平台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全程追溯平台,技术服务平台注册农户40余万户,参与果品安全溯源的社员达到多户。中农乐通过“傻瓜式技术”和“保姆式服务”,打通了果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服务范围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涵盖北方各类干鲜水果,整个业务涉及水果产业的品种研发、基地建设、技术托管、果品溯源、电商运营、果品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
几天来,学员们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中农乐董事长杨良杰的风采和动人故事,现场观摩学习了“中农乐”培训农民、提升农民、服务农民、引领农民,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方式方法、质量效果,参观考察了“中农乐”精心打造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各类试验示范基地,亲身感悟了“中农乐”“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把钱挣”的先进事迹,充分体验了“中农乐”求“特”、求“优”、求“实”、求“新”、求“精”、求“强”的经营理念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受感动和鼓舞。
本次培训分两大阶段进行,课堂教学3天,“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良杰董事长、胡肖龙总经理和山西农大经济学院副院长赵敏教授、郝志瑞教授,以及中国农大规划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农富通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白春明教授和中国农大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李桦教授,分别结合亲身经历、实践经验、理论研究进行了授课。
杨良杰讲述他创业奋斗的历程及创建中农乐带领果农发展现代果业增收致富的故事。
中农乐集团总经理胡肖龙为大家讲授《乡村振兴与当下果品产业形势》。
中国农业大学李桦教授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白春明教授讲授《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创新模式》。
山西农大经济学院郝志瑞教授讲授《农产品营销》。
山西农大经济学院副院长赵敏教授教授《现代农业发展与“一村一品”建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教学研讨期间,学员们先后考察学习了盐湖区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稷山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千年板枣主题公园、山西晋龙集团、万荣县中农新禾苹果抗重茬脱毒矮化苗木繁育基地、曲沃县绿康源香菇有限公司和晋之源太子滩现代农业示范园、绛县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旱作节水农业樱桃示范园区、盐湖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农乐基地和中农乐西张耿农民教育培训基地、永济市中农乐千亩有机冬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平陆县风口桃花源等10余处示范园区。
走进中农乐承接实施的“盐湖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学习。该中心是集盐湖区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智慧果业大数据中心、“三新模式”展示基地、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现代梨树示范基地、现代桃树示范基地、24医院、现代果业新品种资源圃于一体建立的一个综合基地。
进稷山千年板枣园学习。稷山国家板枣公园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园林景色、旅游观光为一体,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林木类公园,面积达1.万亩,涵盖18个村。稷山县板枣栽植面积15.3万亩,总产量0万公斤以上,总产值6.3亿元,相关产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是全县枣农致富增收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来到晋龙集团学习晋龙人“务实、高效、敬业、奉献”的精神,领略自动化作业、制度化防疫、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全自动化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
中农新禾苹果抗重茬脱毒矮化苗木繁育基地,引进国际领先育苗技术,建有新优苹果品种示范基地、矮砧脱毒抗重茬品种示范基地、矮砧脱毒分枝大苗示范基地、矮砧脱毒苗木繁育基地以及组培车间、连栋温室等,围绕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向,试验示范新优品种、矮化砧木和最佳的砧穗组合,以科学种植方式结合现代信息化管理,推进苹果产业种植现代化,实现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提档升级。
到曲沃县考察参观智慧果蔬产业示范区博览馆和绿康源香菇有限公司、晋之源太子滩现代农业示范园。
到绛县考察参观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药材示范基地和樱桃保护地栽培水肥一体化农业节水示范项目。
盐湖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农乐基地,是中农乐在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基础上,建成的集新品种实验、新技术示范、新模式展示和职业农民培训实训等为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培训基地,设立了农民网络大学培训室、田间技术指导站、田间大讲堂、学员演播厅等培训教室,建设有新品种桃、有机冬枣示范园,不同设施与不同栽植密度、树形的桃、梨、无花果、长果桑示范园等。这些现代农业示范园,已经基本实现田间生产监测、病虫害预测预报、植保飞防、水肥一体管控、物联网平台运营等多功能为一体,成为盐湖区“智慧农业”的集中展示中心。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小农户方面实施的“产业联盟”带动模式,把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有机组合,让各种农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致富,形成了“中农乐产业联盟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当地果业的发展。“在这里可以了解农业传统,走进现代农业;学习农业知识,陶冶三农情怀;享受采摘乐趣,感知乡间情趣。赋予了现代‘农民夜校’新功能。”
永济市千亩有机冬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是由中农乐与永济市爱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强强合作,扎根永济,服务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地区,立足果业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有机栽培,线上落地果品安全溯源,线下进行实体基地建设示范,以“标准化生产、全流程监控、统一品牌运作、电商平台销售”的新型农业模式为核心,打造的新型生态循环农业样板。
风口桃花源田园综合体示范园区位于平陆县张店镇风口村,是利用物联网智能化管理,把科技创新、生产实践与果品销售融为一体,具有“标准化生产、全流程监控、统一品牌运作、电商平台销售”多功能的新型农业样板、高效农业创新典范。
附:学员随笔两篇(一)不负韶华砥砺前行王步奇通过这次为期一周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课堂教学使我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认知水平;实地实训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一是这次培训明显的特点是“高”,“大”,“上”。所谓“高”就是培训老师层次高,聘请的是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重量级老师,全国“劳动模范”授课。所谓“大”就是参观的实训基地产业规模大。“上”就是参观学习的产业基地档次高,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是这次培训“重实效”,“理念新”。理论教学传导的是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精神,弘扬正能量;实地实训传导的是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理念,示范园区都有样板田可复制参考。印证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标语。并坚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理念。
三是这次培训“重学习”,“接地气”。我们之所以把培训选在千里之外的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就是看好它的发展理念,他是我们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标杆”,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工作场所,无论是画廊还是生活场所,都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都散发出一股亲民爱民的情怀,都折射出一种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的智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把前沿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扑下身子,大胆探索,创新实践,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地服务农民,引导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为期一周的培训将落下帷幕,但我们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到的知识、技术、精神、理念等等带回去,指导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长治农人河东行若水河东果乡,杨氏良杰,创业办报,心系乡亲,建中农乐,深耕果业,八千基地,百万粉丝,“傻瓜技术”,“保姆服务”,传技解惑,精诚服务,善谋精进,拥之者众。市省中央,点赞纷纷,十佳农民,全国劳模,披彩戴花,书记接见,奋斗向前,续写新篇。
长治农人,思慕渴望,小雪初晴,访学成行,午出上党,月迎盐湖。条山脚下,关公故里,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拜师学艺,问道取经,上通天线,下接地气,中农山农,名师指点,杨胡老总,实心传教。二市六县,果蔬药养,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劳模精神,担当实干,工匠精神,精准创新,四梁八柱,布局路径,“三新”“六化”,示范引领,龙企农户,结对联盟,质量追溯,标准推进,产加销研,相合相融,农乐乐农,共享共赢。
长治农人,七十六众,素质文明,学风过硬,早起晚睡,学研用功,真学勤思,启思益智,技德相长,学以致用。不忘本心,牢记使命,兴农富民,振兴乡村,开启新程,砥砺奋进。
供稿:科教科
编辑:杨洋审核:牛庆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fz/1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