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旅行永济
《舌尖上的旅行》今天继续边走边吃。
这里有一首诗,这里有一段情,这里是一幅画,这里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我们美食侦探的眼里,这里还是美食的天堂,永济,我们来了。
黄河冲出晋陕大峡谷,在山西、陕西、河南的交界处,拐了一个大大的弯儿,形成了“黄河金三角”,永济就依偎在黄河的臂弯里,成了整个黄河流域最得天独厚的地方。
你可以不知道永济,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您一定会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正是这首诗让鹳雀楼名扬天下,很多人对永济的认识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的游客,都会来这里登高远眺、拍照留念。
与很多城市一样,永济也有一条街,汇聚了各种小吃。位于神坛大峡谷的水峪口古街,小吃数不胜数。绿豆糕、蹦蹦、老冯家牛肉酱、油疙瘩、辣子面,听过的没听过的应有尽有。
▼油疙瘩▼
眼前这一个个的小面团叫油疙瘩,也是永济独有的小吃,它和我们熟知的油条有点相似,与油条不同的是,这油疙瘩的面是发酵过的,吃起来更香,更软。
▼辣椒▼
这洋气的毛驴叫二货,在当地可是个“明星”,和它合影都收费呢。
丰收的辣椒,经过炒制,然后放到毛驴拉着的石碾上碾碎,一遍一遍的碾制,使得磨出来的辣椒面干香、健康,是当地人心属的调味品。
▼扯面▼
永济的虞乡是文学家柳宗元的故乡,在那里,扯面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扯面好吃的关键在于师傅“扯”的手法,而它之所以能够扯得长而不断,靠的就是和面的技巧,面团中加入盐可以使面的韧劲更强,口感更佳。
和好的面团首先要搓成圆柱形的长条,然后用擀面杖压平、擀开,最关键的是还要压出三条棱,以便于扯的时候能够均匀、快速。压好的三片面片师傅同时拿到手里,一拉,左右来回拽数次,然后摔打,扯成细条。不到一分钟,师傅就已经完成了从压面到扯面的全过程,面条全部宽0.5毫米,长两米,这娴熟的技艺,全靠多年的经验。为了让顾客们品尝最佳口感,茂来扯面一直坚持现点现做。
▼牛肉饺子▼
娴熟、快速的剁馅手法,不是每位厨师都有的,师傅告诉我们,肉馅剁制讲究迅速、有力,只有这样才能将肉里边的筋剁碎,肥肉剁化,出来的肉馅筋道、嫩滑,就连颗粒大小都一样。
我们常见的饺子吃法,一定是蘸上蒜汁醋来吃,而“永济饺子却要泡着吃”,饺子出锅后,倒入热乎的牛骨汤中,店里的师傅推销起饺子来也是一套套的:“要吃饺子先喝汤,不烦医生开药方”。
▼张营米醋▼
张营米醋始于明末清初,三百年来一直沿用传统工艺。
尽管米醋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可观,但为了永济人独爱的这口,为了传承老一辈人留下的手艺,张营还有不少人家以制作米醋为生,城市的飞速发展,多少会改变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但总有一些味道,经得起时间的磨砺,亘古弥新。
城市化进程,让每座城市看起来都很相像,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其他地方的标签。悠久的历史,为永济这座城市蓄积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让美食在这座城市得以传承下来,它们共同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生生不息。
精彩内容请锁定18:00播出的《食遍山西》哦。
▼
如果您爱生活,爱美食,那就一定要收看我们的节目,《食遍山西》播出时间:每天下午18:00,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