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方言中对父亲的称谓叫法,你是怎么
山西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很有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在《山西省各县(市)方言志》“总序”里说:“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煤炭一样,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亟待开发”,“语言学家研究山西方言,英雄有用武之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方言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文中语音均采用国际音标标注。
从汉语方言的角度把父亲的称谓分为6类(每类也称之为某系)。结果如下:
(1)“父”类,包括父、父亲;
(2)“爸”类,包括爸、爸爸、阿爸、老爸等;
(3)“爷”类,包括爷、爷爷、阿爷、老爷子等;
(4)“爹”类,包括爹、阿爹、老爹;
(5)“大”类,包括达、大大、达达等;
(6)“伯”类,包括伯、伯伯、老伯、阿伯等。
“爹”和“大”是一回事,“大”是“爹”后来因语音演变而然,下文再详细论述。对山西方言来说,父亲称谓词主要有“爹”类、“爷”类、“爸”类、“伯”类等四类,现分别论述如下:
“爹”类“爹”只用于父称,在唐宋以前就有了,清代沈自南《艺术会考》引宋代程大昌《演繁露》说:“汉魏以前,凡人子称父则直曰父,若为文言曰大人,后世呼父不为父,而转其音曰爷,又曰爹,虽宫禁称呼,亦同其音。故窦怀贞为国爹,是其事也。唐人革檄,亦曰致赤子之流离,自朱爷之版荡也。”《广雅·释亲》:“爹,父也。”《梁书·始兴王儋传》:“民为之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爹在家怎么教你的?……’”这是很多北方人对父亲的称呼方式。现在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小孩子一般都用“爸爸”来称呼父亲了;《宋诗一百首·孔平仲·代小子寄翁翁》:“爹爹来密州,再岁的两子”、“爹爹与奶奶,无日不思尔。”《续传灯录·七·归宗可宣禅师》:“爹爹妈妈,明日请和尚斋。”在传统的戏剧剧本里还存在着这种称呼方式。
“爹”在《广韵》有两读:“陟邪切”和“徒可切”。前者在现代方言中变为[tia],[tie],[ta]等,多数读阴平,后者也见于六朝时期的文献资料。
山西方言中称“父亲”为“爹”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笔者对山西七十六个县的“爹”的读音进行了调查,具体罗列如下:
五台片:偏关、平鲁、繁峙、忻州、五寨、神池、保德、河曲、定襄、原平、五台、朔州、代县、应县、宁武、岢岚、浑源、静乐。
吕梁片:兴县、临县、石楼、岚县、方山、离石、中阳、柳林、汾阳。
云中片:大同、左云、天镇、阳高、右玉、山阴。
广灵片:广灵。
并州片:孝义、祁县、清徐、介休、娄烦、榆社、太谷、左权、交城、盂县、和顺、寿阳、古交、汾西、文水、平遥、昔阳、平定。
上党片:陵川、沁水、晋城、长子、高平、阳城、长治、沁源、平顺。
汾河片:新绛、稷山、闻喜、永济、运城、绛县、吉县、万荣、河津、临汾、临猗、垣曲、侯马。
“爷”类用来称父亲的时间不详。称父的“爷”唐宋以前就存在了,而“爷”这个词三国以后才被记录下来。和“爸”不同,对于“爷”我们既可以求诸辞书,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实际用例。例如《玉篇》有“爺,俗为父爺字”之说。
公元6世纪《木兰诗》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杜甫《兵车行》中就有“车遴遴,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称父的“爷”能入诗,说明它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并且被社会广泛接受。“爷”后来被“爹”逐步取代。
汉语的亲属称谓常常发生“转用”和“转移”现象。如,《木兰诗》已出现指“父亲”的“爷”,这就说明六朝时期某些地区口语使用“爷”。
就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山西方言中只有左权称“父亲”为“爷”,这保留了古代的称谓。
“爸”类“爸”最早见于三国魏张揖所著《广雅》一书。按照《广雅》的解释:“爸,父也”。其后《玉篇》、《广韵》、《集韵》,直到《康熙字典》等均收录该字,释义一般也相同。奇怪的是,自《广雅》始,逢字书必有“爸”字,而在查阅的文献中,却很难找到直接用“爸”的语料;在一些涉及“爸”的使用情况的文献中,“爸”的地位似乎也不高。我们来看看关于“爸”的一些记载:《集韵》去声四十禡:“必驾切。吴人呼父曰爸。”《龙龛手鉴·卷四》:“爸蒲可反,楚人呼父也。”《巵林·卷七》(明·周婴):“单家呼父谓之爸。广雅曰:步可反,父也。”《广东通志,卷五十一》:“广州谓父曰爸,亦曰爹。”清代许多白话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文学作品开始使用“爸爸”这一称谓,其后的文学作品用例更多。
“爸”的真正崛起,是在“国语”运动以后。由于受普通话的影响,现在山西几乎所有方言点都开始读“爸”了。但是也有些方言点除了爸以外,再没有其他叫法,说明这种称呼古已有之,如洪洞、永和、大宁、交口、汾西、蒲县、古县、霍州等。除此之外,大多数方言点有数种称呼并存的状况。
“伯”类《说文·人部》:“伯,长也。”段注:“凡为长者皆曰伯。’在宗法社会里,父亲是整个家庭的首脑人物,称父曰伯,或源于此。”山西方言称父为伯的方言点很少,目前只发现高平(伯伯)和翼城两个方言点。
┥山西老乡俱乐部┝
以乡音?聚乡情?爱乡土
——更多功能
回复城市名称即可在微社区找老乡
回复2全国城市QQ群、海外QQ群里找老乡
回复3各县人在外QQ群、各县人在北京QQ群
回复0帮助
山西老乡总联络人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