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之行花在枝头,绿在地头,春在心头
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觉得日常的生活就是全部世界。
物理书说,流动产生风,人的情感也是如此,人只有流动起来,走在路上,换一幕新的场景,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爱与痛的存在。
路上的风景与命运竟是相关。
——代题记
追花追花
路转堤斜,芳树繁华
眉间心上总是花
——关于乙未追花的第一份报告
1,活动汇报老家追花第一站,节气游学第四站,在二月二龙抬头与春分相遇那天启程。两天时间,咏而往返。
1.3月21日早上七点左右,大巴从太原滨河高速口启程去运城。中午途径永济王庄村午餐。
2.到蒲津渡感慨黄河大铁牛,感念二月柳丝柔,感思于民俗博物馆。
3.到山西西极。晋省最西边运城市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看花,看落日,远眺黄河。
4.晚上,入住芮城丽都酒店,成功完成两次春分竖蛋游戏。有人喝酒,有人去逛小城。有人去谈心。(小明在谈服务员,呵呵)
5.22日,永乐宫,惊叹于壁画间。
6.到芮城县学张乡上窑村柏树沟,拜访杨老先生,观赏窑洞,思想人与自然。
7.途径学张乡桥头村东桥自然村,这里拍摄了电影《举起手来》。
8.去后涧村吃野菜和羊肉。好吃。途径沟对面的马沟,如“世外桃源”,画一般,梦一般,总不相信这是真实的。
9.到山西南极。晋省最南端芮城县永乐镇南张村。看花。亲近黄河。
10.回家。“同学”多居太原。另有寿阳老乡祖孙三代各一;有柳林老乡白海峰。第二天早上坐火车返回。正点上班。
美啊,美啊的,有人倒下了,呵呵。受伤的总是小明。
上点春图吧
黄河对面为河南省,当时创作这张照片就是为了告诉对岸的山西老乡,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我们都在这片热土等你。
末图为本次游学最小“学员”。只有10岁。后来,她独自完成了春分节气的一个“伟业”——竖蛋。
另:
1,上面日程整理,又是
柳林白海峰干的。(如他参加第一次立春游学那般。好消息是,白老乡今年还要参加老家的活动。比方夏至到山西最东最北端的追花)2,本版图片来源复杂。
白老乡给了全部的行程图片记录(电邮缓慢,让他大费周章);高立也如白老乡般打包按行程地点发来图片;李隽等等大力支持;乔呆呆被那世外桃园震撼,亦有贡献;小明的美图好辨认,就是图片上标了“春分”字样的。唐红芳老乡其实照了全部的花。坐在电脑前写稿,才想起来忘了要。又悲又恼。(当然,现存图片花也不少呢。你能数出来几种?)3,如果忘记写哪位老乡,万望海涵。(肯定请客)
2,王庄村到蒲津渡之前,我们途经永济的一个小村子,王庄村。在这里打尖——用午餐。
只是很小的一个村子,在路边进了看着相对的一个“大”饭店,以为必是凑乎。结果不然。
运城素以凉菜做得好扬名,来到这里才深刻体会,凉菜水平之于运城,像乒乓球之于中国——那素质是普遍而广泛地高。我们这桌,“这么简单,怎么咱就做不出来”的感慨不绝于耳。小编最馋的是花椒的香,川味一般的椒香。
白老乡只拍了凉菜就不管了。这种情况很稀罕。可能因为太饿了,也可能因为接下来的热菜更好吃。
都知道永济牛肉好,芦笋好。可老板娘推荐的是一道麻肉。
麻肉??大家听半天也没明白是啥东东。等到端上来,噢!一大盆,带汤!类似小酥肉。晋南人爱吃汤菜。立春游学我们在襄汾吃丁村家宴,也有类似的菜,不过,真不知道,为啥叫做麻肉?莫非是,泡上麻花吃才能吃出味道的肉?
果然,永济麻花也是特产,更巧的是当地讲究龙抬头这天吃麻花。当然要叫几根麻花,泡在麻肉汤里,滋润的更加妥帖!
追花游学从吃开始,吃货本色毕现。不过,探知当地风俗难道不是题中之义?回程中迷迷糊糊,听唐老乡讲她的老家,也在运城的平陆,讲酱菜,讲一河之隔的河南风俗,讲河南人到平陆买房的实惠,讲两地通婚……唉呀呀,简直等不得下一次了(各位老乡,咱们的游学安排里有平陆之行哟。)
3,蒲津渡永济蒲津渡。
在永济市西南15公里蒲州古城西门外。我们来到这里,没来及去左近的普救寺——《西厢记》故事发生地;也没来及去鹳雀楼穷其千里目。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看的东西已经太多。
第一先看铁牛。
蒲津渡口遗址上,唐代铁牛,又称开元铁牛,是唐玄宗时期命人建造的。据说用了全国五分之四的铁量——每尊45吨~72吨,另外还有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用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先生说,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唐代冶铁业铸造业已经高度发达,拙有黄河铁牛,轻有并州刀剪(并刀如水,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还有之后宋朝的晋祠铁人——难道这铁都给山西人用了吗?
第二要说渡口。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东魏、西魏、隋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时,一是将连舟竹索改为铁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铸铁牛为索桩,建起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桥。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
原来这四尊庞大铁牛都是用来栓铁索之用,铁索又连舟组成黄河上最早、最长、最大的黄河大浮桥。
第三讲讲物馆。只看几样东东就知其品味。
但是,牵扯脚步的还不止这个。
有油菜花烂漫,有垂杨柳依依。
看到晋南艺术家
赵亭人先生在圈时晒他拍的春景图,名之“软春”,真是一字而尽得风流。最后为遗址外不远处古蒲州城门。
3,山西最西端到山西西极。晋省最西边运城市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再往西,隔了黄河,是陕西省大荔县。
“天降甘露福长旺,地生礼泉润首阳”,这是当地一名大学生为全村的这眼泉书写的一副对联。也是全村小编唯一看到有“首阳”字样的地方。
这里有杏花。
在村边,看杏花,一树树一片片。
一直往西,走到村子深处,又是一树树一片片的杏花。
香很轻。
这是一个三千多人的大村子。从街两旁似乎家家都有二层楼,院子还很大。再往里走,“残垣断壁,石砌门墙以及门头上刻着的年份,记录着这个小村庄的古老过去。”(
高立语)最古老的过去,指的是商末周初,伯夷叔齐,不食周栗,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双双饿死的事情。
很多年后,司马迁作《伯夷叔齐列传》,感慨世道坏颓,干坏事走运,干好事倒霉;感慨天道不靠谱,经常是好人得恶报,坏人得善报;感慨高洁隐居之士,与草木同腐——在在都是拿别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千载以下读来,亦难免心境凄凉。
这个村子只有小学。从中学起就要去镇上念书了。这意味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学毕业就不再读书,一种是小学毕业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我们在村口问一个年轻的妇人,首阳山指哪座山,是什么意思,她已然不知。
太阳刚才还光华耀眼,一转瞬却又那般柔和。当年伯夷叔齐留在世上的最后一个眼光,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柔和地看着柔和的落日。
道路难行,时间向晚,没能近到黄河旁。
在山西西极花海里合影
4,竖蛋离开永济,往芮城赶,走的是夜路。
小编总是在晚上精神百倍。车窗外一片漆黑,可是知道路窄,左山右壑,底部就是黄河。黄河边上还有人家。以前和我的同事
天马走过这条路。这是他的故乡。那次似乎还看到远远的深深的河边人家一闪即过的灯光。大巴开进芮城,有一条宽阔平整的大街。一拐弯,天哪,车上人同声惊呼起来:街道两旁灯饰流光溢彩,我们这些“大地方”来的人,着实给吓了一大跳。
因为这条街上,正正矗立着亚宝药业的总部。
从门牌上看,很多企业,都与药业有关——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
丽都酒店三星级。饭菜也是三星级。挺好吃。
分两桌。两个房间。
我们这屋成功完成春分竖蛋游戏。在孩子精神感召下,另一屋的也完成了。
就是那个最小的娃!
有人喝酒,有人不吃晚饭去逛小城。有人去谈心。
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和一个初次见面的,谈得那么谈得那么深,那么投机。在平日,真难想象。
小明也在谈心,呆呆他们喝酒到半夜,服务员不干了,要回家,没办法小明牺牲一下,谈呀谈的,一直到他们结束酒席,已经是半夜了。
这大概就是旅途的魅力之一。
这次出游,诸多“趣”事。
有邂逅:行前点名,先来的
李隽举起手,唉呀,你点的这个高立,是我的小学同学,我们三十年没见了!有相逢:
程黎花报名游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她在运城的大学同学李婷打电话,我到运城追花,我要见你。有刻意的相见。老家熟悉的
李晓并,李秀萍,和她们常在一起玩儿的朋友们,分了两车,有时打头,有时尾随,有时一起吃饭,有时各奔东西,却又不断撩拨。还有旧同事的辐凑。数数流年,一十五载。
……
还有就是全然的放松。
申哥和一个女伴熟稔而默契。吃羊肉的时候,有人问:你们是两口子吗?申哥说,不不不,中间还隔着好几口呢。
还有,各种思想的碰撞……
5,永乐宫22日,永乐宫,惊叹于壁画间。
白海峰语老家游学,一向不主张去大家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区”,但是,到了芮城,你怎么可能不去永乐宫?
永乐宫壁画是现存最完整的道教壁画代表作,素有“东方画廊”之美誉。
三清殿朝元图,在艺术手法上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绘画传统,构图宏伟、人物传神、色彩绚丽、线描精深,代表了中国古代寺观壁画的最高成就。
但是,更吸引的,也许是永乐宫那次“连神仙也做不到的搬迁”,那个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从我们马上就要去到的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南张村,将因为三门峡水库蓄水而受淹的永乐宫搬到芮城城北。
工程历时五年。
近平方公尺的壁画,“切缝几乎小得难以辨别,令人难以置信地完美保留了这群壁画杰作的旷世神韵。”
永乐宫大而寂寂,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对这个宝殿充满了感情。一个正在抹桌子的小姑娘,看到某君偷偷拍照,愤而训斥道:你这么大的人,怎么还要我怎么小的人来说?
当年搬迁永乐宫过程
今日永乐宫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
本段图片为资料图片。
春分团美女在永乐宫门外大秀标准动作
6,窑洞到芮城县学张乡上窑村柏树沟,拜访杨老先生,观赏窑洞,思想人与自然。
一个城里老人,当过官,喜欢文化,舞文弄墨都可以,关键是,老人退休后,很少呆在城里,回到老家,一门心思搞他的旧村改造。窑洞,黄土崖,柏树。取得名字就是柏树沟。
旧村里已经没人居住,窑洞都废弃了,他利用旧村的地形地貌,自己规划,自己设计,自己监工,苦干了八年,现在终于初具规模。
一进大院,扑面而来的首先是书法楹联。老人一个个讲,这个联儿是怎么来得,谁写的。很有文化气质。
窑洞经过改造装修,保持了原有风味,又符合现代人居住生活条件。
关键是,老人很早就有了自助养老的新潮观念。他说,这些窑洞,所有人都可认领。不住的时候,代为经营。等到老了,需要来住了再还给你。
这样一个所在,三五知己,七八好友。如果相约相伴养老,听松柏涛声,下棋,作诗,写字,品茗,不亦快哉?
最后这幅图,孝字,是两种表情呢。看得出来吗?
7,东桥杨先生给我们订了午饭,让去一个小山村,吃与太原,或与山西所有别处都不一样的特色羊肉泡馍去。
这已是惊喜,但是不止于此。
第二桩是途中遇到学张乡桥头村东桥自然村,古村。据说在这里拍摄电影《举起手来》。
然后是碰上马沟,在山崖间灿烂着的野花。白老乡说:如“世外桃源”,画一般,梦一般,总不相信这是真实的——多么文艺范儿的抒情。
恰便似那“一笑二笑连三笑,唐伯虎的灵魂上了九宵。”
知道一向矜持的
白海峰同学在干什么吗?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一个字都没短。
下面先看东桥村。
最后这幅,小明在干嘛?
边上牌子上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和手机号。大家顿时怒了,擦!
进去看才知道,是捐款修庙的召集人的联络电话。
所以有时候啊,别着急义愤,也别着急生气。
后悔已经来不及。远远地向人家合什致歉,请重新来写一遍吧。
8,马沟去后涧,大巴在山路上转来转去。突然一转,峰回路转。是这个——那种苍茫间的妩媚。
古人有云: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
站在崖边,知道了什么叫“万不得已”,就是面对风雨江山,你全部的情感。
站在崖边,想起来天气预报说一周后有雨。那又如何?无须伤春悲秋。秋去了又复春,花们还会这般不管不顾,四野磅礴。
最后这幅,因为花离吃饭的地儿还有一段距离,而这些人是被花吸引着,到了目的地又返回来的,所以特地合照一番,表示自我嘉奖。
9,后涧村去后涧村吃野菜和羊肉。
先上素菜。好几个盘盘碗碗摆上来,一会儿见底。去再要一份,店家说是野菜吃完了,连备用的都完了。
一时间竟有些感动。
物品有时而穷,是自然属性,不是超市里理所当然的存在。知道有乏,才会有尊重与敬畏与节约。
离开的时候看见路上有人采野菜。要采一大把才做得一盘菜。像一大块玉石只琢得出一只碧玉簪。
这个野菜叫牛舌菜。可能是叶子长得像?
下面是正角儿出场。也用图说话吧
10,山西最南端到山西南极。晋省最南端芮城县永乐镇南张村。
就是永乐宫的“原籍”
原来总以为晋南人“精明”,这次去发现这里真是礼仪之邦。
在永济,我们想租车去黄河边。车主人说,我就是把你们拉过去,你们也到不了黄河边。那不是白给钱了吗?
寿阳柳老乡说,借用厕所,主人家要送出来。第一次人家跟出来是来关门,后来发现不是。真的是专门来送。在永济,在芮城,尽皆如是。
李秀萍说,芮城的饭馆真实诚。那么大的鱼,只要那一点点钱……虞芮闲田之风,今尚在矣。
(虞芮两国争一块地,去周天子处请求仲裁。结果发现周朝礼仪之邦,深受触动,于是官司也不打了。回来你推我让,那块地竟闲了下来)
在南极,终于一偿西极欲近黄河而不得之苦,近距离地拥抱了她。
高立说:静静黄河水,啾啾鸟鸣声。春分时节,老家山西团队队员来到山西南极黄河岸边,感受春天黄河气息。老家山西春分团做着标准动作,踏上返程。
—END—
北京一般好点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