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岛到长崎日本单人自助旅游记录之六
下关是本州的最西端,李鸿章谈判就在这儿,据说杨贵妃靠替身避开一劫之后,乘船同样是来到了这一带。随后,跨过关门海峡,进入九州,来到九州的最西端:长崎。
第11天:从广岛到下关。
昨晚住的旅馆非常舒服,服务自不必说,设备也非常好。这一路走来,除了东京和京都,其余各站都能找到档次、价格与国内比较接近的住所,但环境、卫生与服务胜过国内。再加上事先购买了乘车证,交通费得以大量节省,根据里程计算了一下,感觉比国内高铁便宜。看来,此前广泛流传的日本物价昂贵、不适合咱们这种低收入国家的人去旅游的说法,并不正确,或者说日本物价与日元汇率曾经很贵。把吃、住、游的价格,与服务水平、接待设施相比,日本远远胜过香港。且香港吃喝玩乐的丰富程度,远远逊色于日本。当我把这个感受发在朋友圈里与友人分享,引来数人嘲笑——人家几年前就开始把短期度假从香港变为大阪或东京,彻底跟既贵又不好玩的香港说再见了。
日本旅馆的设备很齐全,服务很周到。
早上来到广岛车站,停车场距离进站口不足米,很是便利。
尽管单身一人,一句日语不会说,但丝毫不影响旅游,因为日文里的汉字实在太多了。
吃过早餐,前往车站,乘车去下关。广岛到下关约公里,新干线列车在下关的车站位于市区外围,叫新下关,新下关到下关还有6公里左右,有普通火车相连,下了新干线走到旁边站台,就能换车接着走。只需几分钟的工夫,列车驶入下关站,正往外走,看到显示牌上显示有趟驶往长门方向的列车还有1分钟发车,于是,马不停蹄地往北去了。
之所以要往北去,是因为:一是想看看日本的西海岸,二是想看看杨贵妃的传说。打开日本地图您会发现,日本几乎所有重要城市都在面对太平洋的东海岸,而面对日本海的西海岸沿线,似乎全是偏远之地(其实西海岸值得游览的地方挺多)。据说是因为西海岸很少有像东部那样的良港,山地较多的缘故。
列车往北行驶了大约七八十公里,途经“人丸”车站时,我下了车。这条铁路线叫山阴本线,始终沿着海岸线走,而东海岸的铁路线叫山阳线,一东一西,一阳一阴,名字起得挺有意思。一路上,看到沿途几乎全部是礁石海岸,形态很美,从车厢里的广告得知,每逢节假日,下关站有旅游列车行驶在这条铁路线上,并在风景好的地方停车。
沿着山阳线抵达下关,随即换乘山阴本线的列车,继续北行。
这一路上的景色不错,铁路线沿着海岸线修筑,要是能在日本自驾游,就更好了。
连公路指示标都能看懂,自驾游绝无问题,遗憾的是,没有国际驾照,在日本无法租车。
海滨的加油站。
加油站里还有休息场所,可以吃吃喝喝,这一点值得国内学。
人丸站是个非常袖珍的小站,出站后看到的,是一座房屋不多的小镇,周围地势很平,放眼望去,旷野一片,那感觉,犹如百年前的美国西部。此地属山口县,距离最近的城市叫长门市。我想去的地方是大津郡油谷町的久津——据说那里是杨贵妃隐居的地方,在火车站的西北方向,直线距离8.5公里。通常来说,这种距离我一般会步行,因为徒步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发现,但此行时间有限,为了能在中午回到下关,我决定放弃徒步,乘车前往。车站左手边有个极为袖珍的小房子,是个汽车站,进去查看时刻表,得知10分钟后有车来。运气还不错。
在人丸站下车,这是个非常袖珍的小站。
日本这种小车站非常多,虽然简单,但都挺干净。
站前是个停车场,右边那个小屋是公交车站。
人丸是个很普通的小镇。
到公交站查看时刻表,得知10分钟后有车来。
果然,公交车准点进站。坐着它,去找杨贵妃。
杨贵妃是尽人皆知的中国四大美女,在安史之乱中,她的老公为了保命,在侍卫的胁迫下,命其自尽。杨贵妃的墓在陕西咸阳兴平县马崽镇西侧米处。但《长恨歌》中有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似乎想告诉人们,杨贵妃没死。而接下来的一句“忽闻海上有仙山”,令人浮想联翩,由此诞生出一个传说:代杨贵妃受死的是个侍女,贵妃本人在遣唐使的帮助下,最后被送到了日本。
公交车准点进站,一路上都是低矮的丘陵,公路沿山势左右盘旋,沿途很少有住家。久津是个很小的海滨渔村,距离村子百米开外,是个寺院,叫二尊院——因为供奉着两尊佛像得名,佛像已有多年历史,据说是唐玄宗送来的,不知可信度有多少。两尊佛像都是木质立像,高度接近1米,一尊是释迦摩尼,一尊是阿弥陀佛。
二尊院斜对面,有块规模不大的墓地,最为显著的一块,由石块组成一个20多平方米的平台,台上有5座石塔,叫“五轮塔”,没有墓碑之类的东西,据说这就是杨贵妃的墓,经常有人来这里祭拜,因为有人相信这样做可以生美女。
杨贵妃的籍贯,有山西永济、河南灵宝、陕西华阴、四川成都、广西容县5种说法,墓地有陕西咸阳和日本久津两种说法,至此,上述7个地方我全到过了,全是凑齐了。
至于杨贵妃是否真的到了日本,这大概是个永远也不会有答案的话题。从交通角度而言,在隋、唐二朝,中日之间来往频繁,乘船渡海算不得什么难事儿,久津紧靠着日本海,从地图上看,正西方向大约公里处,有个海岛,叫对马。对马岛西边就是韩国,大约只有60公里。可见,这里距离中国其实并不远。当然,一个贵妃能从极端愤怒、定要将她置于死地的禁军手中逃脱,难度有点儿大。
这一带属于长门市,以海滨风光为主。
从火车站乘车,10多公里来到一个滨海小村:久津。
久津号称杨贵妃故里,主要建筑是二尊院与杨贵妃的墓地。
这里不收门票,往里走,首先看到一个水池子,居然叫华清池,号称贵妃在这儿洗过澡。
旁边是游客休息所,以出售纪念品为主,还有个与唐朝扯不上关系的兵马俑。
传言说,代杨贵妃受死的是个侍女,贵妃本人在遣唐使的帮助下,来到了日本。
据说,唐玄宗知道爱妃出国了,倍加思念,于是送来两尊佛像,至今仍在这座寺院里。
由于供奉着唐朝皇帝送来的2尊佛像,所以这里叫二尊院。
2尊佛像是国宝,不许拍照,这是另一个佛堂里的情景。
佛堂前摆着许多纪念品,标着价,想买的话,把钱放在小罐里即可,全凭自觉。
也可以像在神社里那样,把心愿写下来。
二尊院百米开外,是“五轮塔”,没有墓碑之类的东西,据说这就是杨贵妃的墓。
想不到中国四大美女,有一个安息在这里。
当然,也许这只是个美好的传说。墓前的石柱,是日本远古时代的遗存。
看罢二尊院,又在久津村里逛了逛,一个人也没见到,村里的街道很整洁,多数人家都很注重美化环境,把花草树木打理的很漂亮,尤其是松树,被修剪成很特别的样式。街道两旁的农家小院,与东京、大阪城内的住宅没什么区别——从东京到下关,一路走来,发现日本虽然也有公寓楼,但更多的民宅是以独门独户为主,二三层高,每家的宅基地大约在-平方米之间,室内面积小一些的是70-80平方米,大一些的是90-平方米,有位定居在东京的朋友告诉我,日本房屋内部的利用率极高,不像咱们,40平方米的客厅显得大而无当,储物空间奇缺,浪费严重。好多年前,看《机器猫》时就发现日本人的住宅似乎都是别墅性质的,犹如昔日北京的四合院一般舒适、温馨,这次算是眼见为实了。新加坡住宅以楼为主,那是因为它的人口密度高达人/平方公里,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人/平方公里,小了许多,所以有这种条件。
走着走着,看到一座刚刚完成浇筑的住宅。日本买房与我国不同,他们的土地归私人所有,先买地,再建房,当然,也有已经建好的房子,买来就可以直接入住的。日本建房都是工厂化,现场只需用钢筋水泥浇筑底座即可,其它构件,都是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搬到现场组装起来就行了,犹如宜家里卖的那些家具。看到一组日本建房的照片,羡慕不已,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能买一堆套件,为自己建个舒服的小屋。
二尊院旁边是久津村,一个靠着海湾的小村子。
村民的房屋很漂亮,尤其是庭院中的绿植,修剪的很是独特。
家家窗前,都摆放着许多花卉。
村内的街道非常整洁。
村外是码头,泊着许多小船。
日本的船,似乎最后一个字都带个丸。
这里面对着的,是对马海峡,海峡另一边是韩国。
不管是东京、大阪,还是这种人烟稀少的村落,日本多数民宅,都是独栋。
早年前看《机器猫》里都住独栋,跟别墅是的,以为日本像韩国是的爱吹牛,这次眼见为实了。
买一块宅基地,就能自己建房,第一步是打地基。
建房用的材料,都是工厂生产出来的套材,像宜家家居那样,买回来组装就是了(资料图)。
在地基上组装房屋,约需一周,听说这样一栋房子的成本折合人民币25万元,土地另算(资料图)。
所有零部件都是标准件,组装很容易(资料图)。
组装前,先在下面铺设冷、热水管道(资料图)。
像搭积木是的,就能建起一座房屋(资料图)。
墙壁和地板都是这样铺设板材,里面有保温层(资料图)。
屋顶铺的瓦,似乎是一种塑料制品(资料图)。
做好外墙的防水层,一个漂亮的小屋就初具规模了(资料图)。
逛了一阵,乘公交车原路返回“人丸”车站,刚好赶上前往下关的火车进站,1个多小时后,我又回到了下关。公共交通的便利与准时,使得在日本自由行倍感愉快,一天之内多次换乘、奔波数百公里、探访多个较为偏僻的古迹,不是什么难事。
下关位于本州的最尾端,它的对面就是九州,两个岛之间的海峡叫关门海峡。日本东海岸所有码头始发的轮船,都得首先穿过关门海峡,才能前往中国或南洋各国。下关与青岛之间,以前一直有定期客轮,叫理想之国号,由奥林汽船经营,周一和周四青岛始发,周三和周六下关始发,航程34小时,最便宜的舱位,往返票元,另加元燃油附加费。遗憾的是,由于近年来乘客越来越少,这个已经运营了25年的航线,从年12月24日起暂停了。乘船虽然比飞机慢了许多,但另有一种乐趣,尤其是可以观看海上日出与日落,元跑个来回,肯定比飞机便宜,北京到东京,一般得需要0多块钱,如果是公共假日,还得更贵些。我想,奥林汽船如果把始发港改为塘沽,途中经停大连或青岛,生意也许会更好些。
在对马海峡边停留了一阵,乘火车沿山阴本线返回下关。
刚才为了找杨贵妃去的长门,以及现在到的下关,都属于山口县。
下关与我国青岛之间,有定期客轮,虽然慢,但比飞机便宜。
遗憾的是,这条运营了25年的航线,因为客人少,自年12月24日起停航(资料图)。
下关车站与码头都在市区的西端,坐公交车沿着海岸往东去,10分钟不到,远远便看见了跨海大桥。距离大桥还有大约1公里时,下车,这儿周围的古迹很多,路北有春帆楼、赤间神宫、龟山八幡宫、西门镇守八幡宫、英国领事馆旧址,路南有唐户市场,旁边还有个避风港,据说当年李鸿章就是在这里登陆的。
日本火车站设计的很人性化,想方设法缩短上下车的步行距离。
下关站前广场,对面没多远,就是码头。
乘坐公交车,前往春帆楼、唐户市场一带。
坐公交车沿着海岸往东去,10分钟不到,远远便看见了跨海大桥。
这条滨海大道,贯穿了整个下关市区。
老市区核心部位,有很多古迹,下车后,第一个看到的是英国领事馆旧址。
旁边还有个龟山八幡宫。
斜对面是唐户市场,以海产品为主。
不知道是个什么品种的螃蟹,折合人民币多块钱。
10个大虾一盘,每盘折合人民币90元。
左边那个三文鱼,一块折合人民币元。
唐户市场门前是个避风塘,历史上进出下关的船,时常在这里停靠,包括前来谈判的李鸿章。
我沿着李鸿章走过的路,一直走到接引寺。年,日军在平壤打败我军后,尾随追击,自丹东侵入我国,一直打到旅顺,占领了半个辽东半岛。紧接着,又从海上进攻威海,当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李鸿章奉命来到下关,住在这座接引寺,与日本谈判。在第一轮谈判中,李鸿章要求休战,但日本提出的条件是:占领天津、山海关及沿线铁路,解除当地中国军队武装。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李鸿章只好放弃休战请求,直接进入媾和谈判。没想到,就在李鸿章从谈判会场返回接引寺的路上,一个叫小山丰太郎的人向李鸿章面部开了一枪(当时日本有很多这样的愤青,他们认为此时不应谈判,应该直接打进北京再说)。此举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公使立即表态,要求日本休战。天皇和内阁担心这一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导致日本被国际社会指责为丧失文明的野蛮国家,只好同意休战。
从海滨往里走,是一条安静的路。
走到深处,一座寺院出现了。
这就是甲午战争时,前来谈判的李鸿章的居所。
这座寺院叫接引寺,属于佛教净土宗。
李鸿章在此居住了将近一个月,中间还遇到了刺客。
与这张历史上的照片相比,得知接引寺大殿已经重建,但门前石柱仍在。
在随后的20多天里,李鸿章带伤继续谈判,无奈日本已经掌握中国电报密码,李鸿章每天与北京的通信,全部被破译——这件事直到年才被公布。原来,甲午战争爆发前8年,北洋水师舰队第一次访问日本时,水手上岸游玩时,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争斗过程中,随身携带的密码本掉落,拾到者将其送交官方,官方请专家分析,得知这是中国的密电码。
由于掌握了中国的底线,日本占据了主动,李鸿章谈得很艰难,手中基本无牌可打。在得到朝廷的应允后,李鸿章最终在《马关条约》上签了字。主要内容是:1,承认朝鲜独立。2,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3,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4,增开长江沿岸通商口岸。不过,几天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进行了干涉,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条件是中国多付0万两白银。为此,日本恨透了俄国,此事导致几年后,日本在我国辽宁对俄开战,终于把辽东半岛占为己有。
李鸿章居住的接引寺,与历史照片对比,大殿已经重建。有一条路,通往谈判会场,走了大约二三十米,发现它的上面还有条小道,写着李鸿章道。原来,李鸿章遇刺后,为了保证他能安全前往谈判会场,特地开辟了这么一条小路。谈判会场是一家餐馆,叫春帆楼。春帆楼的院落形状、院门,与当年几乎完全一样,只是院内的主楼变了,变成了一座现代的楼房,旁楼还是老样子,现在是纪念馆,里面有谈判会场的复原陈列。
谈判会场距离接引寺只有米,之间靠这条路相连。
李鸿章被日本愤青行刺后,日本政府赶紧在大路的上方,修建了一条小路。
这条路十分僻静,专供李鸿章行走。
所以,这条路至今还叫李鸿章道。
李鸿章道的尽头,是谈判会场——春帆楼。
春帆楼是一家餐馆,被用来当作临时会场。
的
历史上的春帆楼主楼是这个样子。
整个院落的全貌。院落与院门没什么变化。
如今已经重建了,依旧是个餐厅。
院内的副楼依旧是当年的老样子。
这楼现在是纪念馆,免费开放。
李鸿章、伊藤博文、中田敬义之墨宝。
纪念馆里,有个谈判会场的复原展览。
谈判会场的历史照片。
李鸿章因在此签订条约,被同胞斥为卖国贼,朝廷之上,群臣愤慨,有人甚至提议要诛杀李鸿章。想想颇为可笑。开战前,李鸿章是反战派,因为他与洋人打交道多年,深知中国实力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群臣们却大都慷慨激昂,说区区岛国倭人,历来是我中华的跟屁虫,灭了它也是易如反掌——此豪言其实并非全无道理,当时中国陆军已经大量采购德国武器,至少20%的部队配备了毛瑟连发步枪,火炮门。日军只有自制的单发步枪,火炮门。海军方面,我国有铁甲巡洋舰18艘,日本只有12艘。此外,我国还有军队数量的优势。令这些自信心超强的大臣们没想到的是,开战后,中国军队打一仗败一仗,从欧洲买来的现代化武器越打越少。几乎都送给日军了。要不是正好赶上冬季来临,不顾大本营一再制止的指挥官山县有朋,差点带着军队打进山海关,直逼北京。
这个结局,李鸿章可能早就想到了。他曾直言,中国的洋务运动不过是做了个表面文章,像裱糊匠那样这贴一块儿、那贴一块儿,图个样子光鲜,仅此而已——这句话拿来形容今天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同样恰如其分。遗憾的是,实际干活的人,敌不过袖手旁观、说三道四的人。这种现象,古往今来,从不匮乏。李鸿章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从下关回到北京仅仅6年,79岁的李鸿章在八国联军面前,又一次代表朝廷,签下了屈辱的条约,3个月后便死了。消息传来,躲在西安避难的慈禧太后哭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叫下关条约)。
李鸿章在条约上签字、盖章。
日方代表是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
说到八国联军,自学过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起因是慈禧太后的“借刀杀人”以及义和团的“扶清灭洋”。事实上,日本历史上也曾有过相似的一幕,发生的地点就在下关。年的“黑船来航”(详见本系列游记第一篇),导致日本人仇视西洋人,由此展开“尊王攘夷”运动,这一阶段日本愤青们干的事儿,与义和团有相似之处。下关当时属于长州藩,藩主在下关修建了炮台,禁止西洋船通过海峡,为了保护通商,英、荷、法、美组成四国联军,进攻下关,战争只进行了2天,联军便获胜。在随后的谈判中,长州藩主答应赔偿联军万美元,但坚决不答应土地租借。双方力争许久,终于以只赔款、不割地而告终。有趣的是,如同美国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一样,美国在日本获得的赔款,后来也退还了。
日本人也曾像义和团那样,试图杀光洋人。由此招来了四国联军,在下关打了一仗。
四国联军只用2天就攻占了下关。随后是谈判,日本只赔款,没割地。
我呆呆地站在春帆楼前,沉默了好一阵。在武力的威逼下,日本与西方签订了第一份条约,紧接着,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的日本,开始变法图强,没做表面文章,而是从根儿上寻找解决方案。当日本效仿西方,对外扩张,成功占领它国领土时,距离它第一次受到威逼,正好40年。看来,一个国家如果真心希望改变自己,用不了太长时间,关键在于是否虚心学习。不虚心,内心总有夜郎情怀,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已经无需多言——看看咱们这百年历程就知道了。
李鸿章离开这座春帆楼后第4个年,日本成功与西方各国修约,治外法权从此废除。中国实现这一步,是44年之后的事儿——年1月11日,中国与美、英两国签署条约,将其拥有的领事裁判权、租界、使馆界以及驻兵等在华特权,一概取消。
春帆楼东侧多米,是赤间神宫。
这间神宫供奉的是安德天皇的灵位。
安德天皇是跳海死的,据说三神器之一的剑,从此丢失。
安德天皇死后,日本进入年的幕府时代。
春帆楼东侧多米,是赤间神宫,这座神宫里,供奉着安德天皇的灵位,宫旁还有这位天皇的陵寝,他是日本第81代天皇,3-8岁在位,在位期间,平氏与源氏两大实力派相争,最终在下关进行了决战,平氏战败,平清盛的夫人——安德天皇的外祖母抱着8岁的安德天皇投海自尽。源氏获胜后,主导人物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政权(游记第一篇里说过),天皇从此成为摆设,日本进入长达多年的军人掌权时代。日本之所以与德国、意大利、俄国等一样,盛行军国主义,与这段漫长的幕府将军掌权史,有很大的关系。
东京、名古屋和伊势3个神社里供奉着“三神器”,古代日本天皇登基时,需有“三神器”在场。据说,安德天皇投海时,带着“三神器”之一的剑,所以,现在供奉在名古屋热田神宫里的剑,只是仿制品。
看罢神宫,继续往东米,是当年平氏与源氏决战的地方——史称坛之浦之战。继续往东走米,是火山公园的入口,山不算高,用了大约25分钟来到山顶,此处可以观看整个关门海峡以及下关全景。
从神宫出来,继续往东米,是当年平氏与源氏决战的地方——史称坛之浦之战。
随后来到大桥下。
桥旁有条中国自然步道,入口处是座火山公园。
火山不算高,25分钟可以走到山顶。
此处可以看到关门海峡全景,以及下关市区。
火山公园入口处附近,还有海底步行隧道,可以从本州走到九州。
下山后,乘公交车10分钟,就回到了车站附近。
肚子饿的不行了,随便找个餐馆,填饱肚子。
晚上在日本,最有意思的,是在居酒屋里喝上几杯。
第12天:从下关到长崎。
早上在下关站上车,往回坐,来到新下关站,换乘新干线列车,离开了本州,进入九州。抵达博多后,换乘普通火车,又走了1个多小时,来到佐世保。佐世保是个海港城市,它与横须贺、吴市同属重要的海军基地。抵达日本的第二天,在横须贺参观了海上自卫队与 的锚地,此处也有第七舰队驻扎。我来佐世保的目的,是因为看到从下关到长崎,稍微绕一点儿路就能走到这里,所以顺道一游。因为,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的4枚炮弹,据说就在佐世保海军墓地,但墓地的具体地址不知道。
抵达佐世保,来到车站里的“观光案内所”打听如何前往海军墓地,我不会说日语,绞尽脑汁想起2个英文单词:海军。墓。工作人员居然一下就听懂了,迅速拿起一份地图,把要坐几路公交车,坐几站,多少钱,写在了上面,然后又用红笔标出下车后行走的路线。
日本很多地方都有“观光案内所”,在这里,地图、当地交通线路、当地景点介绍、美食介绍,五光十色的印刷品摆满整个架子,免费拿,多数地方都有简体中文版,而且还能买到帮你省钱的观光通票和短期乘车券。类似机构在欧美国家也有,服务水平和日本差不多。咱们将其称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标志是个蓝色的“i”。在国内,我觉得上海服务水平最高。记得有一年新闻报道说西方游客认为自助游中国最满意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很不服气。其实,冷静想一想就能发现,北京旅游资源虽然很多,但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以及便利程度,真是不如上海。我也很想热爱我的家乡,但北京的诸多细节还需要花点心思完善。
日本很多地方都有“观光案内所”,服务非常好。
按照人家给我的指示,出火车站,过马路,来到公交站,不到1分钟,公交车来了,上车,8分钟后抵达,下车后再过马路,沿着一条台阶路往上走,走了大约米,来到海军墓地大门前。看了看表,从下火车算起,到这儿一共用了17分钟。查看谷歌地图,得知此地距车站直线距离2公里,在车站东南方向。
佐世保海军墓地位于佐世保的东山。
墓地规模较大,大门在该图的右下角。
将上图局部放大,可以看到定远舰炮弹的所在位置。
因为佐世保是仅次于横须贺的日本第二大军港,有海军墓地自然理所当然。进门处是个停车场,右手边有个大空场,尽头处的建筑看上去是个拜殿,空场一侧是东乡平八郎的铜像,这是第二次看见这位日本“军神”的塑像了,第一次是在横须贺。穿过停车场有个台阶,往上走,右转,是条长长的通道,两枚粗大的炮弹竖立在通道两侧,犹如一道门。这两枚炮弹是我国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上的炮弹,口径毫米,弹头内有引信和炸药,故称榴霰弹,俗称开花弹。事实上,当时日本舰队中的松岛、严岛和桥立三艘巡洋舰,主炮口径毫米,大于北洋水师的主炮,但每艘舰上只有一门,而定远、镇远舰上的毫米大炮,每舰各有2门。此外,定远与松岛舰的长度基本一样,但定远排水量0多吨,松岛只有0多吨,可见定远舰装甲之厚重。继续往前走没多远,还有2枚炮弹,同样是定远舰的遗物,但这两枚炮弹的弹头是实心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砸过去,不会爆炸。
定远舰上的榴霰弹,口径毫米,弹头内有引信和炸药,俗称开花弹。
炮弹上有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的题字。
还有一对实心弹,同样来自定远舰。
看过一个老电影,叫《甲午风云》,对北洋水师以及甲午战争留下深刻印象——日本舰队悬挂美国国旗偷袭北洋水师,官兵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无奈弹药里都是沙子,打不出去,能打出去的炮弹也用完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亲自操船撞击吉野号,吉野发射鱼雷,致远舰沉没,战争结束。后来在历史课上,老师也是这么讲的。
后来看书,才得知甲午战争没这么简单,更多的战斗发生在陆地上,从朝鲜的成欢打到平壤,再打到我国的九连城(丹东)、海城、旅顺、牛庄、田台庄,山东那边则是在刘公岛将北洋水师来了个连锅端。海战只有2次,第一次是丰岛海战,我国2艘战舰在海上与日本3艘战舰相遇,于是开打,打得结果是我方沉没一艘,另一艘逃脱。2个月后双方主力战舰在海上相遇,这次打了5个小时,北洋水师12艘战舰,沉没3艘,受伤后自沉2艘,另有5艘受伤程度不一。日本11艘战舰,重伤5艘。战后北洋水师回到威海,再也不出门了,直到日本进攻威海,包围刘公岛,战舰被俘,北洋水师从此彻底消失。
北洋水师大部分战舰购自英国、德国,军中的顾问与教官全部是西方人,各舰舰长都在欧洲留学过,就连北洋水师的规章制度,也是参考西方海军制度写成的。可是,如此庞大的舰队,居然只经过一次集团大战,就再也没能发挥出丝毫作用,实在令人叹息。我开始以为,日本舰队更为先进,你看,它不仅有大炮,还有鱼雷。可看了北洋水师舰队介绍,才知道咱们也有鱼雷,不仅巡洋舰上有鱼雷,还有快速、灵活的鱼雷艇编队。遗憾的是,日军用鱼雷艇夜间偷袭,击沉了旗舰定远,咱们的鱼雷艇,只用来逃跑,可又没跑成,让人家消灭了。
我国舰队的优势是重炮多、装甲厚,缺点是射速慢,日本舰队的优势是速射炮多,缺点是口径小、射程近,但日本采用了更为灵活的战术,扬长避短,最终占得了上风。10年后,这支舰队将俄国舰队打了个落花流水,获得了世界海战中罕见的战果。可见,靠灵活的头脑采用多变的战术,靠顽强的意志坚定信念奋战到底,是日本这支并不强大的舰队,连续获胜的原因。
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在工作、生活中,这些经验依旧值得借鉴——比如买汽车,有些经济不富裕的人,宁肯节衣缩食、给自己施加更多经济负担,也得买辆动力强的车。事实上,如果有很不错的驾驶技术,即使动力弱一些,照样能开得游刃有余。驾驶技术不好,就是开上舒马赫的跑车,也照样没戏。很多时候,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与大阪陆军墓地不同,这里的墓前,都有鲜花。
不知是常年摆放,经常更新,还是在每年某个特定时候才摆放鲜花。
墓地核心位置是拜殿。
飞龙号航母的墓碑。年在横须贺下水,42年在中途岛附近被击沉。
加贺号航母。年在横须贺下水,42年在中途岛附近被击沉。
云龙号航母。年8月在横滨下水,同年12月在上海附近被击沉。
海军墓地所在的东山,周围全是居民房。
佐世保是仅次于横须贺的第二大军港,岸边停靠着燧滩级训练舰,这是艘1吨的小船。
日本街头,三厢轿车很少见。
两厢车以及小面占据了绝对优势,SUV仅仅是偶尔可见。
把汽车视为工具,而不是脸面,似乎是日本的普遍现象。
这现象与咱们,截然不同。
乘车离开佐世保,前往长崎。
日本火车密度很高,隔一会儿就会有一趟车。
途中看见了豪斯登堡,据说它是亚洲最大的主题公园,里面有13个游乐场、44个餐厅、70家购物中心。
午后,离开佐世保,前往长崎,这段路火车走了将近2个小时,有多一半的时间,铁路线沿着一个很大的海湾,看地图得知叫大村湾。当经过一个叫新谷乡的地方时,看到一座基地遗址,这里有个纪念特攻殉国的石碑。二战末期,日本招架不住美军的进攻,弄出个自杀袭击的狠毒办法,天上是开着飞机朝着美舰撞,海上是弄个可以坐人的鱼雷,撞向美舰。训练这些人肉炸弹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就在这儿,当时叫“鱼雷艇训练所”。其实就是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日本人特别相信神风,因为在蒙古人进攻日本时,日本人本来抵挡不住,但突降狂风,将蒙古大军弄得几乎全军覆没,而且两次都这样,于是,神风保佑日本的说法,深入人心。走到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博多的时候,我很想到神风出现的地方去看看。
乘车离开佐世保,前往长崎。
沿途的农田。
不久经过大村湾,这里是二战时日本训练人肉炸弹的地方。
抵达长崎,在“观光案内所”得知长崎市内有五条有轨线路,市区游览靠它全能实现,每次投币日元,算了算我至少得坐8次,于是掏出日元买了个一日券,可以不限次地乘坐有轨电车。
长崎车站。
长崎市内有五条有轨线路,市区游览靠它全能实现,每次投币日元。
车站前的街景。
长崎是座山城。
市区位于长崎半岛尾部,面对长崎湾。
整个市区围绕着港口,远处山脚下,是原子弹爆炸的地方。
长崎县位于日本的西端,刚才去的佐世保也属于这个县,如果以4大岛而论,这个县是距离我国最近的地方,距离上海公里,如果架条海上高速公路,自己开车7个小时就能到。长崎县首府是长崎市,这是个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的山城,城紧靠着海湾,这海湾就是长崎港。在历史上,中国、葡萄牙、荷兰的商人,频繁来往,这其中就有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郑芝龙打败试图挑衅明朝的荷兰人之后,成为东南海上霸主,在日本也颇有名气,在长崎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田川氏。在崇祯皇帝上吊的第二年,嫁给郑芝龙已经20多年的田川氏第一次来到福建,不料,才过了几个月,清军进攻福建,郑芝龙投降清朝,随即被送往北京。面对清军来袭,田川氏居然选择了拔剑自杀,以生命捍卫了原本应由她老公捍卫的尊严。这位令人赞叹的日本媳妇给郑芝龙生了2个娃,老大便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听说郑成功的出生地还有个石碑保存至今,可惜这次时间不够,没能去看。
如果说京都相当于咱们的西安,大阪相当于咱们的上海,那么长崎与咱们的广州,非常相似。这里是全日本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地方。当葡萄牙商人来到这里(当时咱们是明朝中后期),天主教随之传入,由于天主教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触犯了幕府的权威,丰臣秀吉发布禁教令,26名信徒被处决。市区南部的大浦天主堂,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大浦天主堂。
宗教虽然备受打击,但生意一直持续。随后几十年间,葡萄牙人来往于澳门与长崎,垄断了中国生丝和日本白银的交易,赚取5-10倍的利润。再往后,荷兰人介入,并获得了在长崎开设商行的待遇。但荷兰人在长崎的行动并不自由,幕府专门为其施划了一个地方,叫出岛,荷兰人只能在这个特定范围内活动。
长崎港在幕府时代后期,是日本唯一允许外国船只进入的地方。
港内有游船,前往附近岛屿,比如军舰岛。
这是最有特色的船了,叫观光丸,可以乘坐它游览长崎港。
船边有轮子,这便是轮船的来由。
港口边的街道适合散步,有不少餐馆和咖啡馆。
码头附近,一河之隔,是个叫出岛的地方。
当年,荷兰商人被特许可以进入日本,但活动范围仅限于长崎的出岛。
这里已经将年前的面目复原。
荷兰人在日本进进出出,给日本带来了很多西方文化,日本由此展开“兰学”。
尽管幕府对西方人层层设防,天主教还是慢慢流传开了,并由此引发了岛原起义,虽然这起义只维持了1年,但幕府对外来威胁很是担忧,于是下令闭关锁国(相当于我国的明朝末年),直到年后美国黑船来航,才迫使日本重开国门。说起来很有意思,日本统治者下令禁教,正好比我国早了年,我国的禁教与锁国,是康熙朝的事儿。这里有个误解,有人以为中国0年封建社会一直是保守、封闭,闭关锁国,还有人把封建与落后和迷信画上等号,其实不然。中国对外封锁是清朝才有的,此外,第一篇游记里也聊过,与其说中国是封建社会,倒不如说中国是集权社会。封与建是行政的一种,与迷信没有瓜葛。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长崎是我国与日本唯一通行的港口。所以,长崎市区里,有不少与中国有关的建筑,比如:中华街、孔庙、兴福寺、福济寺、崇福寺、圣福寺。
从明朝到清朝中期,长崎是我国与日本唯一通行的港口。
长崎有5座中国庙宇,这是其中之一的崇福寺。
崇福寺的大雄宝殿。
寺里还有一座妈祖殿。
妈祖起源于福建湄洲,由宋朝一个叫林默的民女神化而来。
崇福寺周围,寺院很多。
市区里的中华街。
走在长崎街道,忽地看见“思案桥”,这里是昔日妓院集中的场所,犹如北京八大胡同。据说,之所以叫“思案”,是因为左思右想、纠结许久,拿不准主意去哪家妓院的缘故。这个说法是否靠谱,我不知道,但长崎的妓院,倒是引发了中日之间的一场纷争,这件事甚至与8年后的甲午战争,都有很大关系。
“思案桥”是昔日妓院集中的场所,犹如北京八大胡同。
甲午战争爆发前8年,北洋水师到日本检修船只,水手上岸游逛,与当地人发生冲突。
年,北洋水师7艘战舰,结束在朝鲜沿海军演,在提督丁汝昌的率领下,取道日本回国,途中进入长崎港,在三菱造船所检修。水手上岸逛妓院时,与店家发生争执,并随手砸碎了店内陈设,店家立即报警——这种事儿在中国也许比较常见,军爷往往比较牛,敢于在民众面前耀武扬威,可这些水兵也许忘了,此时的日本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型。警察来了以后,据说没有秉公执法,而是偏袒店家,几句话说不对付,咱的军爷开始动手——对陈述与辩论不屑一顾,喜欢靠拳头解决问题,这恐怕也是咱的某些人非常青睐的作风,至今犹存。日本警察立即将动手的水兵逮捕。趁乱逃回的水兵带来一群人,在警察局门前示威,并亮出刀剑,刺伤了警察。头天晚上的事儿还没完,次日下午,又有水兵向警察挑衅,双方展开混战,当地百姓见状,出手相助,一时间,上千人混战在一起。这场混战的起因,究竟是日本警察蓄谋,还是我国水手挑衅,双方各执一词,始终没有定论。不过,具体战果很清楚:日本警察死亡2人,伤26人,我国水兵死亡5人,重伤6人,轻伤38人。次日,市民聚集在中国驻日领事馆门前抗议。
当李鸿章得知真实消息后,颇为尴尬。此次舰队赴日,目的之一是炫耀武力,对日本进行震慑,想不到变成了外交纠纷。此时的中日两国,谁都不想把这事儿闹大,于是低调地达成协议,以相互赔偿了事。日本赔中国5.25万元,中国赔日本1.55万元。在国内文章里,我见到有人说这次是中国获胜,理由是日本赔得多。实在可笑,赔偿额度是以人员伤亡数量确定的,中国水手死亡数量大,获得的赔偿当然多些。
此事的负面影响很大,日本朝野和民间,逐渐产生了反清情绪。接着是天皇下令筹集资金,建设现代化海军,并率先从皇家小金库里拿出30万元私房钱,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全国巡回演讲,号召大家捐款,半年内筹得捐款万元。过了几年,北洋水师再度访问日本,这次去了与东京近在咫尺的横滨,6艘巨型铁甲战舰横贯了大半个日本,看得日本人瞠目结舌,有文章说其阵势堪比美国的黑船来航。李鸿章的震慑意图得以实现。没想到的是,此举刺痛了日本人的自尊心,全国上下一致要求扩建海军,中国订货、但因缺钱而退货的吉野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日本买了去。几年后竟成为海战中对抗北洋水师的主力。
长崎是座海滨山城,建筑错落有致,远观的话,景色很美,尤其是太阳落山后,一片灯火。但此时相机没电了,随便逛了一会儿,前往事先预定好的旅馆,休息去了。
涓撶鐧界櫆椋庡尰闄㈠寳浜摢閲屾湁鏂扮枂鐧界櫆椋庡尰闄?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