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蒲州
大家好,欢迎来到疯疯沙哈!今天我们来聊聊位于山西南端黄河东岸的蒲州!
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蒲州
古老的蒲州位于山西南端黄河东岸,现属于山西省永济市,它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两千年的繁荣时期,是我国古代六大雄城之一。蒲州古称蒲坂,《帝王世纪》云“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一带就是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蒲州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唐代曾两次被建制为中都,蒲州城负山面河,为秦晋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唐都长安的咽喉之地。
唐代和明代的蒲州城规模最大,是两个繁荣昌盛时期,蒲州城外蒲津渡有一座横跨黄河的浮桥,堪称天下第一浮桥。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唐开元八年()改为河中府,后多次易名,宋、金、元时期迭置河东郡河中府、蒲州等,治所均在河东县。明洪武二年()复称蒲州,清雍正六年()改为蒲州府。
唐朝边塞派诗人岑参写了一首《送薛弁归河东》,诗曰:“薛侯故乡处,五老峰西头。归路秦树灭,到乡河水流。看君马首去,满耳蝉声愁。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应过伯夷庙,为上关城楼。楼上能相忆,西南指雍州。”
全诗从蒲州地形写起,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同时还隐含着人生不得志的郁闷。薛弁的故乡在永济五老峰的西面;归乡的路上遥望秦地陕西一望无际的树木,河水流淌伴随着回到河东;看着你骑马离去,满耳朵都是蝉的叫声,不禁让人感到忧愁;读书几个春秋过去了,像司马相如献赋到今天还未登科;应该经过伯夷庙去拜访,再上解州关帝庙,站在楼上能回忆往事,西南方向就能望得见长安。
唐朝中期诗人顾非熊题诗《经河中》,诗曰:“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思起怀吴客,行斜向碛鸿。我来寻古迹,唯见舜祠风。”这首诗主要写蒲州景色。一眼望去蒲州的路途,蒲津关口黄河气象宏大;亭台楼阁掩映在山的景色中,杨柳随风飘荡在哗哗的流水中;看着排成斜行飞向浅水砂石的鸿雁,不禁想到来自南方的我;我来寻找名胜古迹,只看到祭祀远古圣贤虞舜祠庙的遗风。
唐中期诗人薛能《蒲中斋后晚望》,写了蒲州城外黄河岸边的景色,诗曰:“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这首诗略带有一种感伤基调,傍晚时分春风晚来,站立在黄河岸边,天空如同雨后天晴一般却无人欣赏;黄河之水茫茫一片,太阳西斜落在古老的蒲州城之下。
唐朝咸通年间诗人李山甫曾作一首《蒲关西道中作》,诗曰:“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诗人李山甫,虽累举不第,但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这首诗气象开阔,唯有结尾流露出年华易逝而功名无及的愁闷心情。
国家东面的帝王之气凝聚在蒲津关,亭台楼阁安然地高耸在晴空万里之下;山谷中的紫色烟雾环绕着城中的大舜庙,滔滔黄河流经中条山;蒲州被称为唐都长安的咽喉之地,这是千古年来拥有的强盛地势,万家弹唱歌声传来,清闲富饶的地方;我来来往往依然如此,没有到三十多岁双鬓已经斑白。
明朝诗人杨博的《河中形胜》,详细描绘了蒲州胜景,诗曰:“秦晋相望鸡犬闻,黄河一派就中分。西连仙掌眀初日,北接龙门起暮云。五老峰前猿自侣,二贤祠畔鹿为群。琴堂古迹依然在,千古高风仰舜薫。”因为诗人本是蒲州人,他将家乡周边的名胜一一落在笔下,起笔开阔,结尾又赞颂大舜遗风。
陕西与山西相互仰望鸡鸣狗叫声音都能听得见,黄河水将两省从中间划开一分为二;黄河西面连接着华山仙掌,掌崖上半轮如月,光可鉴人,北边连接着河津龙门观赏落山的夕阳;五老峰前猿猴结伴而行,中条山脉西端丘陵坡地上二贤祠那里野鹿成群;运城盐池神庙里的“歌熏楼”的遗迹依然存在,远古吹来的风都仰慕舜弹唱的《南风歌》。
清朝著名诗人王士祯曾写《猗氏往蒲州道中有感》,诗曰:“令狐城畔雨霏霏,遥指中条积翠稀。西接新秦三辅迥,东邻故绛两山围。
空闻魏国山河美,久识唐家节度非。愁绝无心更怀古,清秋风景亦沾衣。”这首诗描写诗人从蒲州路途看到的风景,由此引发历史抒怀。令狐城畔细雨绵绵,遥望中条山翠色重叠深浅稀疏不一;向西远远望去连接着迢迢的陕西三秦之地,东边与故降两座山包围相邻;只听说历史上的晋南曾作过魏国的都城,山河壮丽秀美,很久以前就知道唐朝节度使安史之乱的是是非非;心情忧愁更加怀念古往之事,清秋时节欣赏着一路风景,衣服也沾染了绵绵细雨。
王士祯还写了一篇《河中感怀寄诸兄》诗曰:“何处依依动客愁,蒲津云物迥高秋。河声近挟中条雨,关势遥分太华旒。人代茫茫双去鸟,夕阳渺渺独归舟。京华故国俱千里,心折西风鹳雀楼。”这首诗描绘了蒲州之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看着蒲津关秋高云淡的景色,是什么地方引发我客居他乡的思慕;黄河水声近处挟带着中条山的风雨,远远地看蒲津关口和像皇冠上垂旒的华山地势分明;一代代人渺茫离去如同双双离开的飞鸟,夕阳西下,望着远远独自归来的小船;故乡京城相距千里,在西风里心碎于鹳雀楼上。
诗人笔下的蒲州是大唐盛世中的繁华都市,是明清时期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今天的蒲州,即永济,她的旅游灵魂在何处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有了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旅游才会绽放出无限魅力。近年来永济市将文化旅游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审视、谋划,结合景点的特性,深度挖掘诗歌文化,创造性地举办了多届诗歌文化节,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让人们在游览景区时品味中华文化,在参与节庆活动中感受遗风古韵,从而扩大了景区的影响力,提升了永济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知名度。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qs/1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