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名人录一代古典文学专家刘永
刘永济(一),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年结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年下一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文学评论》编委等职。对屈赋和《文心雕龙》研讨颇有成就。著有《文学论》、《十四朝文学要略》、《文心雕龙校释》等。
刘永济是我国现代闻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年少即从博综群书的祖父刘长佑(曾任清直隶、云贵总督)及其父刘思谦(曾历任广东,云南等省知县)攻读中国文史。十九岁时先后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上海复旦公学。次年入北京清华留美准备学校,旋因不满该校固陋办法,毅然退学。辛亥革命迸发时,赶赴海南岛,发动并帮忙其任琼崖道台的四兄刘滇生起义。民国成立俊至年,侨居上海,从近代闻名词家况周颐(蕙风),朱祖谋(彊邨)研习词学,深得况、朱二人欣赏。年,回湖南长沙明德中学任教,曾以多年积储为准备出国留学的钱款,无偿资助处于窘境之该校。年,由吴宓介绍到沈阳东北大学任国文系教授。“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吞东北,举家南归,改任武汉大学教授,直至逝世(抗日战争时期的年至年,曾在广西宜山浙江大学及湖南辰溪湖南大学讲学各半年)。年至年,兼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年被评为为一级教授,并在此前後被选为武汉市政协常委、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武汉分会理事及全国性的理论刊物《文学研讨》编委。
刘永济治学馑严,博通精微,其研讨触及中国古典文学之诗、词、曲及文论许多范畴,取得令海内外学者注目的成就。年,任教长沙明德中学,即努力於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讨,所编撰的《文鉴篇》,於文艺鉴赏颇多精辟分析,刊於《学衡》杂志,传诵一时。此期间,於该校所编撰讲义《文学论》,学贯中西,要言不烦,由商务印书馆出书并重版屡次。年,至沈阳东北大学任教,所撰《十四朝文学要略》(上古至隋),为一编制、结构和见地均有特征的中国上中古文学史专著,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书,年黑龙江人民出书社校订增补本。此时还以绝句为要点,所著《唐乐府史大纲》,为我国迄今唯一研讨唐代乐府史的专著(有讲义本,待出书)。
刘永济任教武汉大学後,即努力於《文心雕龙》研讨,三十年代即有《文心雕龙徵引文录》之作上下两卷,徵引文达篇,由武汉大学于--年铅印。四十年代成《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是书为继黄侃所著《文心雕龙札记》之后又一“龙学”力作,诸所诠释,皆得刘勰论文原旨。刘氏尝语黄侃弟子程千帆说:“季刚的《札记》,《章句篇》写得最详;我的《校释》,《论说篇》写得最详!”以精於小学推黄侃,长于认议自许,各擅胜场。此书问世後,为学林所推重,其精到之论多为治“龙学”者所引用阐发。如牟世金《〈文心雕龙〉研讨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说:“从年到年的十年间,出现了《文心雕龙》研讨的全新相貌。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和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是这十年内《文心雕龙》研讨重要收成。两书都是他们多年研讨的硕果,在国内外都又深远的影响。”(载《文心雕龙学刊》第二辑)台湾之治“龙学”诸学人也奉其论为圭臬《见牟世金《台湾文心雕龙研讨俯瞰》)。刘氏晚年仍努力于“龙学”的研讨,计划编纂《文心雕龙辞典》,拟列布份词目,写了不少释义卡片,怜惜“文革”祸起而未完成。
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刘永济被打成“反抗学术权威”、“封建遗老”,10月2日含冤去世,时年79岁。其妻是家庭妇女(教工宿舍楼里的孩子叫她“刘婆婆”),被认做“地主”而遭斗争,最后在家中上吊自杀。年5月,武汉大学为刘永济平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sh/1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