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加快优化道路交通城南退水渠流域雨
畅通主干线搞活微循环
我市加快优化道路交通
4月14日记者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围绕“主干线畅、微循环活”这一目标,今年我市加快实施道路交通优化工程。日前发布的《太原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方案(-年)》提出,到年,建成区道路网密度平均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
为实现主干线畅,我市将实施道路网布局及建设行动。围绕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目标,近期重点实施龙城大街东延、化章街东延、汾东大街东延以及太原西北二环、北山东山阳曲一体化旅游公路等道路建设工程,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公共交通建设被置于重要位置——在加快实施轨道交通2号线、1号线建设的同时,加大公交专用道、公交站点、公交场站建设力度,在新改建城市道路时,符合条件的配套建设公交港湾式站台。到年,建成区道路网密度平均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20%以上。为实现微循环活,我市将实施老城区微循环疏通行动:对老城区老旧街巷进行整治,提高道路网密度,疏通微循环;巩固“九乱”整治成果,深化小街巷整治,路面破损、交通设施缺失的,及时修补硬化改造,完善交通设施,提高通行能力;打通“断头路”,连接主次干道,提高道路通达性;完善盲道,保持道路平坦完好;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停车管理,强化执法力度,保持道路通畅。
城南退水渠流域雨污分流改造20余条小街巷封闭施工
4月14日,东头道巷等23条小街巷开始封闭施工,拉开城南退水渠流域雨污分流改造的序幕。
6月底,我市要全面消除汾河流域太原段劣Ⅴ类断面。由于未实施雨污分流,城南退水渠有多处污水溢流至汾河东暗涵,影响温南社国家考核断面的水质。据了解,此次改造将建设雨水管道9.4公里,污水管道10.5公里。目前,迎泽区等有关城区已做好城南退水渠覆盖段沿线商业、单位、住宅等雨污水直排入渠的排查工作,详细摸清了雨污水排口位置和数量。
城南退水渠流域地处老城区,道路狭窄,管网不配套,线缆杂乱。此次雨污分流改造将与“创城”“两下两拆两进”工作结合,将强电、弱电入地工程纳入总体实施计划,对公共空间架空线路、架杆开展整治,拆除改造区域的违建和围墙,同时兼顾供热、供水、供气管道改造。据统计,城南退水渠流域20余条街巷,涉及供水改造的15条、供热改造的6条、供气改造的16条、弱电改造的20条、强电改造的19条。此外,这些街巷累计将实施照明设施改造10公里。因城南退水渠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施工需要,4月14日起至6月30日,东头道巷、东二道巷、永济路、永宁路、柳溪街、新民二条、新民四条、山右巷、杏花巷、海子边西街、海子边东街、东校尉营、三圣庵、起凤街、小南关街、新海巷、新泽巷、文源一条、文源二条、文源三条、康乐街南巷、老军营东一条、王村南街等小街巷将封闭施工。施工期间,施工路段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市民可合理选择绕行线路。
近期热点记者:任晓明
原标题:《太原市加快优化道路交通!城南退水渠流域雨污分流改造,20余条小街巷封闭施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xw/1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