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一直影响着全国各地的幼儿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在敏感期所潜在的能力需要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才能充分发挥。于是在蒙氏教室里有日常生活、感官教学、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科学教育五大区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发展,才能获得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走线蒙氏走线让孩子心灵沉寂、专注平静,它为孩子的一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的需求,走线过程可进行全身肌肉的控制,肌体的协调练习亦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蒙氏教育理念的特点一、以儿童为主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学观点,而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二、不“教”的教育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主动学习,建构完善的人格。
三、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也就是所谓的“儿童敏感期”。蒙台梭利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的“敏感期”,而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四、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开动脑筋、挖掘潜力。
五、注意智慧和品德的养成蒙氏教育的最大目标就是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六、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有不同特点的儿童因材施教,不主张设置课程表,不搞“一刀切”的教育。
七、混龄教学让三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以个别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并培养爱心和责任心。
八、丰富的教材和教具蒙氏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从自我反复操作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九、摒除奖惩制度
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十、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新生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会在某一时间内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
——玛利亚·蒙台梭利
永济博苑绿韵儿童之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xw/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