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的N个特征
永济的味道是以诗文相传的,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比如司空图的《诗品》。在民间流传是发源于此的蒲剧,也叫作蒲州梆子,而伦理和历史就这么伴随着梆子的节奏一代一代地在蒲州大地上流传下来。
永济的N个特征
1、地图:在这个城市里,所有有意思的事情都得出了门。往西南走若干里路,到了古蒲州城,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即使很多地方已经风光不再,历经沧桑的只砖片瓦也在倾诉着曾经的繁华盛世,一处处孤立的遗物将厚重的历史画卷在你面前悠悠展开。
2、爱情:这个城市门口最近的建筑群是普救寺,以张生、崔莺莺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闻名天下,尤其是元代王实甫的五本二十一折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文采斐然、流传甚广,故寺尚在,寺中有莺莺塔矗立,物是人非不见当年小红娘,只是不影响普救寺在少男少女的情怀中是美丽的爱情圣地。
3、瑰宝:黄河大铁牛,据《蒲州府志》载:蒲州城自古以来是长安和黄河中游两大地域的交通枢纽。早在秦昭襄王二十年公元前年就开始修建浮桥,名为“蒲津桥”,这是我国黄河中游最早而又延时最长的一座桥梁,后毁。唐时,谋大匠百工,冶铁结链为缆,熔铁铸为桥墩。当时全国产铁万余斤,而铁牛铁人竟用去万多斤。浮桥修成后,蒲州城日益繁荣,唐开元八年升为“中都”。因造牛出自唐明皇开元年间,故称“开元铁牛”。
4、山水:这里有一位诗人,将故乡的山水林泉四季变化之美,对应描摹成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和意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末的司空图隐居创作的王官谷地以其人闻名天下。该谷坐落在永济县城东的中条山麓。谷幽壑深、奇峰异石、清静雅致,有“世外桃源”之称。而所有的秀丽风景,都因隐居于此的人物而为世人所见,清山流水因一部《诗品》更为人称道。
5、建筑:鹳雀常居之处,蒲州故城外更上一层楼,中国四大名楼都是因一篇美文而名重天下,咏岳阳楼的是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咏黄鹤楼的是唐代崔颢的《黄鹤楼》;咏滕王阁的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咏鹳雀楼的就是唐代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楼以文传,文以楼盛。而王之涣的这篇作品,是四篇美文中字数最少、最为通俗、意境最为开阔的一篇。
6、饮食:菜越往南,越精致、越素雅,程序越繁琐,入眼越简单,但这座城市里却不如此。在任意一家饭店,无论是叫庄还是叫铺,都有一个桌子,上面摆着大刀阔斧劈出的菜块,挑选好,店家会放入盆中,加调料翻腾几次,入盘。杂乱无章,吃起来是舒服啊很舒服,味道以浓酽为美。正如这座城市大开大阖而热情朴素的性质。
7、夜晚:在这里有一个要好的朋友,招呼我坐定之后,说:“你不想出去,就看电视,我去街上打会儿牌!”并没有觉得有招呼不周,因为昨天已经在街头看了,四处都有光着膀子甩扑克的男人,时间已经很晚,他们身边依然有追逐的孩子,拉话的妇人。这样的生活是随意的、快意的。
8、城市:如果再进一步观察,这个城市是朴素而自然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xw/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