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宣文化赴山西永济考察当地文旅资源

国庆前夕,受山西省永济市委常委、宣传部王霞部长邀请,城宣文化团队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文化资源,赴永济考察挖掘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华面都”风情。

永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霞会见城宣文化一行

永济,古称蒲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西南角,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它南依中条山,西靠黄河滩,北边是台垣沟壑区。

永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部落联盟时期就是舜帝出生、建都之地,名曰“舜都蒲坂”。这里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地上文物余处,成为中国地上文物最多的城市。

神秘千年的尧王台,俗称九州疙瘩,是人类史前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是尧帝的祭天台、禅让台,华夏五千年文明波澜壮阔的画卷就是从这里展开。

古代文明奇观——唐开元大铁牛,位于永济黄河古道两岸,于唐开元十三年(),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是蒲津渡遗址最具观赏价值的文物,可领略大唐盛世筑桥工程一斑。

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黄河东岸,“可眺千里之遥,知万古兴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登楼赏景而留下了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富盛名。

普救寺,坐落于永济西厢村的峨眉塬头上。这里红砖碧瓦,殿堂宏雄,古塔高耸,曲径通幽,元代王实甫《西厢记》让普救寺名声大噪,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吸引了四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使之成为著名的爱情圣地。

五老峰,位于永济中条山脉,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是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山中观庵簇拥,寺院林立,香火缭绕,民间有“晋北拜佛五台山,晋南问道五老峰”之说。

城宣文化一行观摩“舜风唐韵面都永济”永济面食文化节。永济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如今在外从事餐饮业人数达6万余人,永济牛肉饺子、扯面享誉全国。

夜里,大家一起观看蒲剧表演《金麒麟》。蒲剧因兴起于山西蒲州而得名,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蒲剧唱起来字正腔圆,高亢激烈,引人入胜,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瑰宝。

城宣文化团队此次山西永济之行,不仅考察了永济秀丽的名胜古迹,更领略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之都。永济很好地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明之美蔚然成风,让“德贤”之花盛放华夏。

城宣文化致力于以高度的政治站位、高端的品牌定位、高尚的艺术品位,为全国各地城市挖掘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价值。

策划:锋行天下编审:陈萱编辑:nancy美工:Anny

北京城宣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城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10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