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女娃欲嫁男兵,团长问不知他就要上战场

山西永济的辛庄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年8月陕军在坚守辛庄时,悍将李振西正在巡视工事,突然看到了一个士兵和一名红衣女子在一起,他声色俱厉地喝住了那名士兵,士兵满脸惊恐。

当时,陕军三十一军团有三大禁令:禁烟、禁赌、禁嫖,而将女人带到阵地上,更是犯了军纪。

李振西训斥那名士兵的时候,红衣女子走前一步,落落大方地说:“我是他没有过门的媳妇,我大叫我来阵地上看看,如果他还活着,我们就回去结婚。结完婚,他还是你的兵,误不了你们打仗。”

在陕西方言中,“我大”就是“我爸”。

李振西大为惊讶,他为这名红衣女子的勇气感到惊讶,问:“你就不怕他今天拜了堂,明天就打仗?战场上的枪子,可不认谁是新郎官。”

红衣女子说:“不怕,正因为他上战场打鬼子,我才急着嫁给他,不打鬼子的人我才不稀罕哩。”

李振西深为感动,说:“请假回去结婚是不行的。我在这里给你们借一间房子,你们结婚,我给你们主持婚礼,你们今天晚上就拜堂成亲,咋个向?”

红衣女子高兴地说:“能成!”

当天下午,李振西让军需官在辛庄村借了一间房屋。房东听说团长要给士兵主持婚礼,把一床新棉被送给了这对新人。

这床新棉被本来是给房东自己的儿子结婚准备的,可是儿子已经被日军害死了。

夜晚,一场特殊的婚礼在硝烟弥漫的村庄举行,远处,是映红了半个天空的战火,和时不时响起的炮声。

近处,是布置得花花绿绿的洞房和欢快的笑声。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婚礼。

辛庄的老年人每次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说:“陕西女娃不简单。”

在李振西在辛庄驻防前,日军正集中主力部队进攻韩阳镇。可是,当时韩阳镇已是一座空城。

韩阳镇,距离黄河渡口只有咫尺之遥。坚守韩阳镇的是陕军教导团,此时教导团仅剩两个营,三营张希文率部在西姚温村激战,伤亡殆尽。

如果用两营人坚守韩阳镇,日军大兵压境,肯定无法冲出日军的包围圈,最后人城两失。这是最笨的打法。

教导团团长李振西智勇双全,所以他不会选择这种愚蠢的打法。他将两个营的士兵集中在韩阳镇以南的辛店村,在这里构筑工事。辛店东边是中条山,西面是黄河,背后是风陵渡。

日军如果要大举渡河进入陕西,必从风陵渡过黄河;如果要开往风陵渡,必须经过韩阳镇和韩阳镇南面相隔几里远的辛庄。

一面是高山,一面是河水,辛庄是日军通往风陵渡的必经之路。李振西将两个营摆在辛庄,构筑工事,严阵以待。

而将另一支部队派往辛庄以北的韩阳镇,他们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三三两两而行,来到了韩阳镇后,就躲藏进了一户户农家,或者潜伏进韩阳镇旁边的树林里竹林里,这是教导团的便衣大队。

便衣大队都是精兵强将,每个人除了能够熟练地使用长枪短枪外,还是武术好手,拳脚刀棒都有一套。

除了身手敏捷外,头脑反应也特别灵敏。便衣大队就是那时候抗日战场上的特种兵。

便衣大队大队长叫魏鸿纪,陕西省富平县人,共产党员,在教导团任班长、排长、连长、第三营营长,在张希文担任第三营营长后,他改任教导团团附兼便衣大队大队长。

8月18日,在一七七师辎重营与日军在风伯峪激战的同时,日军穿过韩阳镇,向辛庄的教导团进攻。

日军的进攻方式非常古板,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一次又一次,日军的教科书中就是这样写的,所以日军严格地按照教科书中的条文执行。

然而,中国军队因为装备落后,在这样的机械战术面前,毫无办法。

日军的炮兵轰击的时候,李振西带着两营战士藏身在暗堡里,而一等到炮声停歌,步兵开始冲锋,战士们就沿着壕沟飞快地奔到了各自的阵地上。

中国军队在向阵地前奔跑,日军也在向阵地前奔跑,谁先赶到阵地,谁就占据了主动权。

所以,战士们刚刚来到阵地,日军就扑了上来,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胶着状态。

阵地前,激战正酣,五连连长田振江带着全连战士,突然从潜藏的地堡里杀出,逆袭日军,他们抡起大刀片,投掷手榴弹,很快就将正在仰攻辛庄的日军拦腰斩断。

而在阵地前坚守的中国军队,马上齐声呐喊,发起反冲锋。

日军像退潮一样,退回了韩阳镇。韩阳镇里只剩下老汉老婆,他们拄着拐杖,老态龙钟。

日军完全就没有把这些垂暮之年的老人放在眼里,这些老人也没有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里。

日军通过汉奸翻译询问他们镇子是否有中国军人,他们摇头说中国军人早就逃到了辛庄,日军放心了。

他们把枪支架在了一起,生火做饭,吃完饭后,就睡着了。午夜时分,月色朗润,四野一片静谧,只有蛐蛐声间或响起。

便衣队突然从家家户户的地窖里、粮仓里、阁楼上悄悄走了出来,他们在村道的树荫下集合,然后端着机枪冲进了日军的兵营。

韩阳镇的老人们回忆说,那天晚上的厮杀一直到天明,爆炸声不绝于耳,日军居住的那十几间作为兵营的房子里,火光冲天,火光映着日军,日军光着屁股,像一群光猪一样乱蹦乱窜。

这不是一场战斗,这是对猪群的屠宰。

天亮后,侥幸逃脱的十几个日军,向北面的永济城方向逃去,没想到在一片浓密的竹林里,伸出了两挺机关枪,这十几个日军也很快报销了。

我问:“那晚打死了多少个鬼子?”老人们回忆说:“至少有百十个。”

据记载,当年进攻辛庄的是日军的前锋部队,是一个中队。日军一个中队人,在辛庄阵地上伤亡几十个,又在韩阳镇全部死亡,可见老人们所言不虚。

后来,日军从永济城派兵继续攻打辛庄,双方激战20天,辛庄阵地仍旧在中国军队手中。

赳赳老秦,陕军威武!向参加过抗战的陕西老兵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bk/14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