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欣欣向荣的永济村

  ——永济村抓党建促发展工作纪实   永济村是沿省道呈带状分布的一个山区小村,全村户,人,党员56名,其中女性党员6名,贫苦户67户,人,耕地面积多亩,人均耕地1.34亩。合作社成立之前,村民人均收入低,村级集体经济也无收入来源,集体经济为0,是个典型的空壳村。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任村两委班子认为必须要改变村穷民穷的落后面貌,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组织党员干部到发达地区考察,找准贫困症结,学习发展经验。村两委一班人认识到贫困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穷,在于缺少发展的视野和路子。以前一家一户的种植业模式,土地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驾驭市场风险能力薄弱,实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在贫困症结找准后,年,在支部带领下,村两委审时度势,结合永济村实际,大胆探索,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激发村民快速发展内生动力,大办民生工程,改造基础设施,取得村民信任,最终确定“党支部+合作社”,建设美丽乡村这条发展主线,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党社合一”党建发展模式。一、通过支部引领,推行“党社合一”

年初,在村党支部统一部署下,支部书记、村主任及两委干部,作为发起人,筹备组建东至县洋湖镇联合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

成立初期,工作举步维艰,支部召开党员议事大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灌输给每一位村民,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党社合一”模式进行详细宣传,深刻剖析农业、农民、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真正让村民认识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资产股份化、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资源叠加效益,提升资源利用率,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加快发展的热情,增强村民参与感、责任感和获得感。

年流转亩,实行大户种植;年流转亩,合作社自主经营,实行“一烟一稻”种植模式,除去生产成本、公益金、公积金,当年股民年终亩分红50元。村民看到了甜头,纷纷要求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生产经营好,不但有劳务报酬,而且还有分红,同时村集体经济有所增长,当年增加集体经济20余万元。年顺利流转多亩,期间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党支部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整体推进效果显著,社员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创新管理体系,实行专业化生产

1、根据流转区域,划分责任片区,每个片区聘请一位管理员,管理员根据各生产环节和工作量,合理用工,根据考核指标,对管理员进行绩效考核,发放绩效工资,务工人员根据劳动强度,实行按劳取酬。

2、实行“五统一分”。五统是指在烟叶种植生产过程中,对各管理片区统一供苗供种、统一物资购置发放,统一机耕和技术服务,统一分级和收割,统一出售,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一分即实行分组考核奖惩管理模式,提高工作积极性。

3、组建专业服务队。按照入社社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分别组建育苗服务员、机耕服务队、植保服务队、烘烤服务队、分级服务队、鼓励党员担任各服务队负责人,配合烟草部门和农技部门派出技术员对烟叶生产和水稻种植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

4、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利用公积金和公益金,购置大型机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目前已购置大型翻耕机2台,起垄覆膜机4台,清沟配土机7台,割草机4台,植保机2台。联合购收割机2台,一体化播种机1套,同时建造便于机耕设备及生产物质保管的大型仓储库1个,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

5、探索循环种植模式,实现高效化增收。对流转区域进行综合整治,沟网、路网进行合理布局,进行烟稻”、“麦稻”轮作,轮作区域苗木花草进行分割,打造立体化种植模式,吸引游客观光,切实让社员增收增效。

6、探索新路,拓展资源。对合作社育苗大棚空闲期充分利用,种植大棚蔬菜,在烤烟房发展食用菌,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实施双培双带,发展特色经济

1、干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由党员干部带头承包合作社流转的荒山荒坡、滩涂,进行综合开发。党员干部王青松承包集体林场亩荒坡,发展苗木花卉,已初具规模,昔日荒山秃岭,今日鸟语花香,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踏青赏光。青年党员范仁龙承包亩旱地发展油用牡丹,目前长势良好,预计明年可以发挥效益。通过“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大大提升了我村党员干部形象,推进以党建带动发展,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2、党员示范,个私企业迅猛发展,青年党员方德舜,利用外出务工积累的人脉和经验,创办“德舜皮具厂”,不仅解决了3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而且在他的带领下,永济村个私企业已发展十多家。

3、创新发展,大力培养党员经济人。增加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思路,青年党员柯则武每年组织一批又一批有一技之长的本村民工,进行劳务输出,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和劳动保障。同时把外面学习到的先进管理模式带回来,运用到合作社和个私企业的管理中,促进合作社良性发展。

永济村自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集体经济有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今后该村将继续以“合作壮经济,党建促发展”为主线,以“党支部+合作社”的党建模式,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图文/汪冯青

-往期经典推荐-

东至的家长注意啦!县城区中小学学区划分方案出炉~

东至这对老夫妻感动了无数人!

哇塞!东至又多了个“国家级”村!成为全国示范!

责任编辑:阿竹

便民

商务合作:-

品牌推广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fz/10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