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韩阳殡葬民俗拾零
葬礼礼仪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永济韩阳当地葬礼风俗主要流程如下:
病人去世后,首先烧倒身纸,在门口用谷杆摆成十字,上压胡层(土坯),然后孝子通知自家,在断气前必须穿好老衣,放在上房内的门板上。从房内到上房去时要打上伞,不让尸体见天。然后请阴阳先生斩草(和孝子到坟地里看穴地,拿上谷杆、腰刀,订好坟头中心木楔,再把谷杆用刀斩断,孝子倒上三盅酒、烧纸、磕头),回来就找人打墓穴,请厨师开菜单,请账房先生写报丧单子,阴阳先生定出殡时间,写七斋单子,画符、写灵柩单子,灵位单等,并派人到纸扎部定迎神楼等。
接灵出殡前一天晚上,由两个孝子拿上烧纸、酒到老坟去绕坟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向墓服揖(为什么叫服揖,服服帖帖、认认真真、虔虔诚诚作揖,表示对先祖的尊重)、燃香、点纸、点酒三次,然后叩头(叩头必须跪正,托叉(孝衣腰缚麻绳,头顶孝布,孝布长四尺五,从后面绕到前面,有两个长头,如果是母亲去世,右边吊着,左边编起,父亲则相反,父母双亡,两个头都吊着)。两个孝子面向老坟叩头,叩头必须是叩一次头平一次身,上身直起,两手自然下垂身体两侧,然后再叩第二个,过后仍要平身,四次过后站起服揖,服揖要认真,双手抱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与鼻尖齐,然后上举过头,再躬身与拳同行至双足间,双足八字形站立。由原路返回。最后放炮三声向家报说要返回了(这里表示祖先的灵魂接上了回家与亡者的灵魂团聚),家里所有的孝子在乐声中抬上迎神楼到村口接回来。灵桌(放迎神楼的桌子),放好后,从老坟里回来的面对大众站在灵桌外,由最小的女婿,面向灵桌服揖、燃香、下跪、燃纸、点酒、叩拜,仍然四次(表示虔诚迎接),平身(站起)立于灵桌右边,从老坟回来的进入灵桌内服揖、跪拜(叩首),服揖后灵桌从人群中间穿过,乐队在前,孝子在后迎回家中,在途中每逢巷口有人挡乐队吹打一阵,灵桌放正后全部孝子一一见灵,男人服揖,女人拜。
祭灵这是由所有女婿完成,由小到大依次进行,三拜九叩首,有的女婿少,还有九九八十一个头的,有仗礼者要喊,击革(打鼓)鸣金(锣鼓响起)起东(唢呐吹起),就位(祭者站在灵桌前三步远)粘香(取香)、分香、(把粘在一起的分开)、燃香,双手握香服揖,奉香(把香插在香炉里)、拜(下跪)(注意撩前襟跪左腿,撩后襟,跪右腿)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继叩首,平身。拜男孝子(祭方作揖,孝子叩头回拜),拜女孝子(仍然是祭方作揖,女方跪叩头(女子叩头是双手五指并拢,手尖相对置于眉上约一拳头,躬身叩首),拜伴君、拜帮忙的(伴君大声叫,祭者转身向院内服揖)礼成、止乐、退位。
发殡当天早上约七八点时分。出纸:(由乐队伴孝子,拿上纸骨桩,纸骨桩用麻纸左右打成线条状,相互连接,不许断开,不许接续,老人有多大年龄就打多少条,粘在一片圆形纸上,表示老人灵魂就优在这纸骨桩里,这纸骨桩和迎神楼要放到期满五十日烧掉。祭门:孝子在大门外烧纸、作揖、跪拜,由乐队伴奏。饭后迎食盒:(土话念luo),献食盒,见灵,食盒主人三拜九叩,拈香、分香、燃香、奉香、烧纸、拜男孝子,孝子回拜,拜女孝子,拜伴君,拜帮忙的(这里的伴君必须同死者同辈)。食盒有两架的也有一架的,前面是三牲头、三盘大馍,每盘九个,馍上插有纸人(三个人的是教子(戏),四个人的是芦花(戏)......)后是全猪(头、蹄、尾),有的三吊肉代替,干果(枣、核桃、花生),下来是立花、碟子花、干楼(油煎的面饼)、炸各、茶食(水果、点心、瓜子等小吃),烟五条、茶壶、碗一行(五个),酒五羊花馍,面饭(蒸的馍上有切条样花纹)米饭(上有彩色三角旗)热菜(肉是熟的)豆腐、粉条、白菜等五碗)少的有十八、九行,多的二十余行,两架食盒则有腰桃(象桃样的蒸馍)这有三十余行。
入殓把逝者入棺材。棺材底撒花籽(棉花),下铺金,上蓄银(下褥子用红色,上面被子是黄色),老衣(上身有单衣、夹衣、棉衣、外罩、大衣,有五件,下身单衣、夹衣、棉衣,鞋袜帽子齐全),逝者口中含钱要取出,手中拿有馍馍、袱(据说怕穿山甲吃尸体),棺材四角有金钱、元宝和死者生前喜好的物件,女儿检查东西是否齐全,是否放好,然后给死者洗脸,完了封棺。
与此同时或提前,上八仙桌说话,上位是表叔、舅爷,两旁有姑父、姨夫(多的可选代表)、帮忙的商量灵幡谁打(灵幡分白、黄、兰、红四色,由子、孙、曾孙来打),土谁拿(坟坑里的土,表示土生土长,代代相传,回来放在瓦翁下面),火谁拿(表示继承香火),盆谁顶(表示父母的烟火到此结束,顶盆是有带领家族的责任,盆在门口摔破,捉盆父亲由表叔捉盆,舅爷续纸,表叔是父亲的外婆家,舅爷是儿子的外婆家,原来这个家庭是由这三家组成的),表示三家的互敬互爱,母亲、表叔、舅爷互换完成。
出殡最前面还有烧席的(就是逝者衣物等烧掉),担酵子盆、油灯、香纸、阴阳先生写的符等。下来是亲朋还有送的纸扎(女儿是莲花幡,有香幡、纸幡,知己的迎亲用香幡,其他用纸幡,或者花圈,还有铭旌),有的女儿把铭旌定在棺材盖上,同棺材罩一同钉上,铭旌要分给儿孙们,下来是迎神楼,灵柩随后,下来就是孝子,下丧后女婿点纸,孝子跪拜,灵柩放进窑后,帮忙的抓一把土,给拿土的拿回,棺材前有灯盏,帮忙的用这灯火把火绳点着,交给拿火的拿回,放在灶膛里,孝子随后跟着回家。(有规定:拿火拿土的拿回的人无论遇见什么人都不许说话,回到家对着迎神楼叩拜)
当天晚上,孝子要到坟地里打怕怕(意思是亲人刚到地里害怕)。两个人前面一个人用一根短竹棍绑根绳,下面绑个小竹篮,里面装有草木灰,到坟地里绕新坟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然后回家,拿小竹篮的在前面走,每走几步要问:“回来了吗?”后面人回答“回来了”,拿竹篮的向上举装有草木灰的竹篮着地留有灰迹。
出殃这个时间也是由阴阳先生定,全家人都要离开家,离家前要在摆灵柩的地方和他原来住的房间,用筛面的罗子筛一片灰,时间到后,主事的敲打簸箕、面盆等解除恐惧回家,回家后,要看这两片灰上有无迹象,据说上面会有同逝者属相相符的蹄爪样,还有铁绳或麻绳样,铁绳是罪重,麻绳是罪轻。
过七斋从逝者去世,每七天都要到坟地里悼念、烧纸、烧香、跪拜。
后有五十日和百日,全家都到坟前悼念,点香、烧纸、跪拜。
五周年、十周年,烧院子、立碑,女人能进坟,其他时间(年、节、结婚、盖房都不许女人进坟)
谢食盒因为食盒是重礼,丧事过后孝子要到每家致谢。
孟富民整理
(完)
版权声明:
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欢迎大家不吝赐稿,共享永济文化之香醇。
:—
:yjslswhyjzx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fz/1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