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岁月的光芒洪泽湖诗文研究初探

穿越岁月的光芒

――洪泽湖诗文研究初探

十品

内容提要:“洪泽湖诗文”是一个新的概念,源于洪泽湖地域历代以来流传和保存下来的诗歌和各类文章,时间跨度逾千年,地域之广覆盖淮河以及流域和洪泽湖流域。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它同黄河、长江一样古老,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洪泽湖诗文”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走到前台并成为探究的课题的。在古代诗文的创作与鉴赏中,洪泽湖的主题始终贯穿其中,这也是水文化和湖文化的起点。顺着这个脉络探究下去,我们看到了在其他文本领域中都不曾领略的精彩。本文尝试用评析与鉴赏的方法,对所选诗文评析,未涉及诗文的美学系统、逻辑系统、语言系统和思想系统。文艺学需要构建的,一但形成他的存在意义就是我们寻找和探究的理由。

关键词:洪泽湖诗文时代精神原创思想水文化湖文化文化脉源

一、概说

文学理论家方孝岳教授有一段著名的话:“世界上的人,不能够个个都是文学家,但可以说个个都是文学批评家;否则文学这东西,不会有这样不朽的价值。”从这一观点看去,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嗅,无时无刻不在起着“评判”的作用,历史的岁月如淮河水一样不停地流淌过来,无法重复,也无法复制,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许多人目睹了形成的过程,并生长着评判的眼光和理由,因此,拂去尘埃,穿越岁月,寻找金子就是我们为之后人的义务了。我觉得这种义务我们都会承担,并将最好最优秀的东西留给我们的后人。

这是我对洪泽湖诗文存在最初想到的问题。

然而历史却不是如我所想象那么简单。当我面对着洪泽湖最初曙光的时候,淮水的流向、地质的形成,一时让我迷失于传说和想象的碎片,于是我回到文字中,回到历史中,回到大水雕刻的废墟中,因为这里才是洪泽湖的原型,这里才是洪泽湖诗歌和文字落脚、栖息的地方。

《千秋诗文洪泽湖》的编选理念就是建立在淮河流域和洪泽湖地区的这一历史阶段的优秀诗文和有价值留存,文学的地域性风采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示。

先让我们熟悉一下淮河和洪泽湖吧。

现在的淮河是发源于桐柏山,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的27万平方公里,从洪泽湖分流入海。淮河流域包括个县(市)的1.65亿人口,耕地面积1.8亿亩,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人,居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之首。淮河与秦岭山脉构成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气候分界线,古有“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的生动描述。

二、洪泽湖历史扫描过来

一个民族的文明都是与河流和水源有关。如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巴比伦文明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与印度河。中华文明也不例外。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它同黄河、长江一样古老,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点我们已从蹒跚走来的历史中得到了答案。

考古上看,淮河流域很早就有远古人类的活动,是古人类的起源之一,从距今约四、五十万年的“沂源人”到距今约四、五万年的“下草湾人”,再到“青莲岗文化”的发掘,淮河流域已形成了比较清晰的人类发展脉络。

自然地理上看,淮河流域森林茂密,河道纵横,水草丰美,气候温暖而潮湿。那时期整个淮河流域一月份的平均温度比现在大约高3℃-5℃,全年的平均气温也比现在高2℃左右。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这就为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水源、植被等自然条件,为渔猎提供了最理想的天然场所。

淮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发较早的地区。在传说的五帝时代就有太昊、少昊、皋陶族在这一带活动。夏代则有涂山国,夏人把这地区称为九夷;商代则称为夷方、人方、夷;西周则称作淮夷、南夷、东夷、南淮夷和夷楚。先秦之前统称为淮夷或东夷。淮夷是与中华文明相同并生的古老部落,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随着秦代的统一,而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千里淮河是以她母亲般的胸怀哺育着淮河流域的中华儿女生生不息,哺育着中华文化的灿烂文明。

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大淡水湖,它就是居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之四的洪泽湖。现今的洪泽湖蓄水面积可达平方公里,库容量达到亿立方米。她是淮河流域集防洪、航运、水产、供水、发电、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我国平原型的巨型水库。

洪泽湖的形成是有着曲折历史的。早在一亿万年到万年前,由于地壳的断裂,苏北地区下陷,形成了苏北凹陷区,而洪泽湖处于这个下陷地区的西部边缘地带,也就是说,它是黄海的海湾。黄河夺淮以后,洼陷区淤积成陆地,而且不断地向海洋推进,这样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较大的就有破釜塘、白水塘、淮河右岸还有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它们和淮河并不相连。

洪泽湖在隋代之前叫破釜涧。清代顾祖禹《谈史方舆纪要》“盱眙县”中有“洪泽浦”。其中说,隋代大业年间(公元-年),隋炀帝到江都游玩,途中经过破釜涧。这里长期干旱,适逢大雨,大水涌入,白水塘与破釜涧连成一片,于是便把破釜涧改名为洪泽浦。

汉代以后,对淮河下游洪泽浦一带的坡塘进行了开垦,修筑拦水坝,引水灌田,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特别是历代军队的屯田,规模巨大,获利丰厚。东汉元初三年(年),下邳相张禹开发徐县北的蒲阳陂(在洪泽湖之西),陂水宽20里,长近百里,开垦田地上万顷。东汉广陵太守陈登修筑了30里长的捍淮堰(今高家堰北端),防止淮水泛滥危害高家堰东边的农田。三国魏国大将邓艾在淮河下游大兴屯田,他修筑的白水塘,周长60公里,面积有平方公里,建立三堰,开八处水门,灌溉农田顷。在塘东修建石鳖城,置屯49所。从汉代到北守之时,洪泽湖还没有形成。清代《续行水釜鉴》中说:“当未成湖时,有洪泽镇。自淮阴达于濠,泗之官路,有洪泽陂,士大夫停骖之驿舍。有洪泽村、洪泽桥,市贾商旅辐辏也。”

洪泽湖雏形的形成,源于黄河夺淮。南宋建炎二年(年)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黄河水沿泗水南下,在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南清口入淮,折而东流,过山阳(今楚州),安东(今涟水县),在云梯关入海。黄淮并流以后,黄河的大量泥沙使浘洄不断淤高,黄河倒灌洪泽湖。原来位于淮河右岸的一连串湖泊富陵湖、万家湖、白水塘、破釜塘等,逐渐汇集成了一个较大的湖泊。这样一个新的湖泊,便由于黄河夺淮而诞生在淮河下游。

黄河夺淮以后,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之间出现的矛盾日渐突出。黄河河身比淮河要高,就能遏制住淮水。淮水从西往东,水势又比运河要大。到了明代,洪泽湖水面面积不断扩大,明成祖永乐元年(年),陈瑄修筑高家堰,使汉、唐时代的两堰连成一体。万历年间,潘季驯总理河务,提出“蓄清刷黄”的治理黄、淮、运河的主张,把修筑高家堰作为首要任务,于是便修建了从武家墩至越城的长达60里的高家堰,并将原有土堤改建成石工墙,切断淮河汊流,抬高水位,迫使淮河出清口,冲刷淤积的泥沙。这样,由于高家堰的修筑,洪泽湖的湖区规模便大大扩展了。

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的办法,只使黄、淮安流五六年,反而使洪泽湖和黄、淮入海水道淤积更加严重。明万历二十一年(年),淮河大涨,冲决高家堰22处。第二年,黄河涨水,因清口淤塞,湖区水位上升,淹没泗州城和明祖陵。到了清初,洪泽湖底已经淤平,高家堰原来一丈多高的石工堤,仅剩3尺。于是清代又续修洪泽湖大堤,并同时修建减水坝。乾隆十六年(年)总长达70.4公里的石工墙,经过明、清两代年的修建,已经全部完成。这座规模巨大的“悬湖”,湖面水位高出以东地面,洪泽湖大堤成了惟一的屏障。这座资格不老的大湖,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人为的众多因素,在淮河下游出现了。这可是中外水利史上的奇迹。

三、洪泽湖文学雏形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他的传说故事遍及全国各地。涂山曾是大禹治淮河时的指挥大营,据专家考证,涂山就是我们现在淮河入湖口的龟山,当年的龟山森林茂密,山势高大。山脚下居住着一个涂山氏部落,大禹在此治水时,娶了涂山氏部落的一个美女叫女娇的为妻,婚后三日便又踏上治水工地,后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中华民族尽心尽责、甘于奉献的典范而广为流传。据《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这期间女娇作为大禹的妻子,日夜盼望丈夫的归来,并编一曲《候人歌》在山上唱,“候人兮猗”保留下来的仅管只有这四个字,这可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诗歌,也被称之为“南乐”的鼻祖。女娇为大禹生下儿子启,后来启继承了父亲大禹的首领位置,打破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第一人。任何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人,都令人尊敬。

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的诗歌《候人歌》出现在淮河下流这不是偶然,这喻示着淮河流域的文化发展领先于其它地域。《诗经》中的有着南方色彩的诗歌无不来自民间,无不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比如“兮”字的使用就很典型,从一般的感叹词到激情的抒发,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一口语的书面功能。《楚辞》中有将“兮”字扩大到最大最丰富最优化的地步。这在文学史上有目共睹,早已定论。

大自然在造就历史的过程中也造就了无数无解的答案,留给人类的更是许多伤痛和迷茫,于是精神上总是要找一些出口来聊以自慰。洪泽湖在形成过程中痛苦大于欢乐,牺牲多于成功,因此传说故事将一个个令人不安的情怀注入惩恶扬善、好人好报的美好愿望中。

传说也属文学范畴。千百年来,洪泽湖地区出现过许多传说,流传盛广的有《大禹锁巫支歧的传说》、《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黄岗寺由来的传说》、《九龙湾的传说》、《王母娘娘水淹泗州城的传说》、《马浪岗的传说》、《老子山由来的传说》、《白马湖的传说》、《五里牌的传说》、《虹桥赠珠》、《刘基筑堤的传说》等等,还有不少是相同相似故事中的不同版本。这些传说虽不能证明历史的真实性,但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的存在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一是她让我们在不了解洪泽湖的时候以最简单的方法获得最直接的心灵淘洗;二是她让我们可以踏着这些台阶向古代文学走去,向古典文学的精华和精神家园走去。因为我一踏上洪泽湖的土地,接受的最初教育就是从这些传说开始的。

四、洪泽湖诗歌解读

在洪泽湖没有形成时的秦汉时期,有写淮河的诗文作品,但也非常少。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刘彻的《瓠子歌》。淮河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黄河入淮,发生在西汉初期的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年)。黄河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的酸枣决堤,冲入淮河和泗水,时间不长决口就被堵住了。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年)的夏天,黄河流域暴雨倾盆,河水暴涨,很快如脱缰的野马,冲跨了河南濮阳县西南的瓠子河堤,洪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冲进了巨野的大泽,冲进了泗水,顺泗水冲进了淮河,又夺道冲入大海。一路下来给淮河下游十六郡以毁灭性破坏,大批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历经23年的水灾之难,汉武帝亲自督阵,誓堵黄河的瓠子决口。当时军民齐上,人人奋勇,史官司马迁也有幸随皇帝参加了堵塞瓠子口的战斗。当瓠子口堵住了后,汉武帝激情奔涌,脱口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瓠子歌》:

……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伯许号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聩林竹兮捷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汉武帝的这两首诗的写作虽是黄河决口处,但关乎淮河下游的早期洪泽湖地区的事件,更是结束了23年的决口灾祸的大事。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诗歌的里程碑。

唐朝是诗歌的时代,也是淮河下游洪泽湖地区的诗歌时代。唐朝从王公贵族到地方诗人在淮河与洪泽湖早期地域留下了不少诗篇。这些诗篇中无论是友人间的唱和,还是风光的游历,都为当时的时代风貌和风土人情留下了丰富历史价值。虞世南的《奉和出颖至淮应会》、王泠然的《汴堤柳》、祖咏的《泗上冯使群南楼作》、骆宾王的《早发淮口望盱眙》、李白的《淮阴书怀案王宗城》、元稹的《修龟山池示众僧》、孟效的《汴州留别韩愈》、张籍的《泗水行》、韦应物的《次淮上》、张蠙的《龟山寺晚望》、钱起的《沭阳古渡》、崔国辅的《漂母岸》、白居易的《灵岩寺》、陆龟蒙的《过临淮故里》、刘禹锡的《淮阴行》等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张碧的《鸿沟》一诗,将历史与英雄摆在一个聚集的平台上透析,看破了历史,更看透了英雄,淮河流域的舞台就是中华民族的舞台:

……

项籍骨轻迷精魂,沛公仰面争乾坤。

须臾垓下贼星起,歌声缭绕凄人耳。

吴娃捧酒横秋波,霜天月照空城垒。

力拨山兮忽到此,骓嘶懒渡乌江水。

新丰瑞色生楼台,西楚寒蒿哭愁鬼。

三尺霜鸣全匣里,神光一棹八千里。

汉皇骤马意气生,西南扫地迎天子。

宋代是黄河夺淮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南宋建炎二年(年)的人为决黄河阻金兵的行为,使淮河下游的洪泽湖逐步形成,到清咸丰五年(年)黄河主流不再入淮,共计年。这七百多年间,水患与争战带来的灾难如梦一样地充斥着淮河下游和洪泽湖地区,我可以通过诗歌看到那时的社会现实状况。

这大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宋早期。北宋时期淮河及下游多有旖旎景色,一些文人还怀有欣赏风景的心情写一些吟花弄月的诗。如梅尧臣的《涡口》:“秋水见滩底,浅沙交浪痕。白鱼跳处急,宿雁下时昏。带月入涡尾,落帆防石根。清淮行未尽,明日又前村。”他在如画的乡村景色中显得兴趣昂然。再看大诗人苏轼的《龟山》:“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地隔中原苏北望,潮连淮海欲东游。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推颓今在不。”苏轼总是将自己的无限情怀置于山川景色之中,大开合间扣问着朝廷的冷暖,仕途的多舛。苏辙与苏轼相同,他的《同子瞻泛汴泗》、《过龟山》、《淮山》等,写的诗情画意。还有一些诗人如张耒、贺铸、米芾、秦观等,从他们的诗中看不到洪泽湖的真实印象,看不到黄河决口、倒灌入淮的场景,风花雪月的主题中反映了当时社会还算平稳,北方的民族矛盾的压力只是局部的和重点行为,而更多的文人士大夫还存在着开放和松弛的心态。

二是南宋期。黄河入淮后洪泽湖水面积扩大,历年水患不断,再加上北方民南侵,南宋朝廷受到各种压力,也无暇顾及下游和洪泽湖地区的民生疾苦,而反映在诗歌中,沉重者渐多渐广,抒情者渐稀渐淡。程恩泽有一首《渡淮即事》诗就能反映当时文人的一种心态。“汝颖沙涡竞短长,还收睢洽五文章。遂磨洪泽而东境,似筑深江以外墙。天际数峰眉妩翠,中流一画墨痕苍。即着歌舞雄都会,何处风云故战场。”原本是“风景入画图,吟咏口中词”的,可心中的不安是淮河的灾情和战乱的悲情涌上心头,字里行间忧愁大于赏景,而目光所及都在沉重中定格。

还有王效成的《富陵湖渔歌》写到“鲤鱼落底网沉河,白鱼浮颈网截波。大船揽下小船上,鱼不能飞奈网何?外河水比里河高,湖上麦田白浪淘。可怜涨过三百里,鱼散东西有底捞。”大场景在渔歌中一览无余,白浪滔天成了大湖最扎眼的印象。

由于国家存亡的矛盾上升为时代的主流,诗人们特别是著名诗人们以文人的方式亲历其间。宋金争战的主场已推进到淮河地区,淮河成了南北战争分界线,这种事实仿佛在文人的心上插一把刀。张孝祥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善使,纷驰骛,若为情?”这首词中我们看到淮河一代在金人的马蹄的蹂躏下,青山绿水的江南风光成了什么样子,多少文人为此伤心欲绝,多少文人提剑走向战场,国家的兴亡在他们的诗词中完全得到了体现。他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也是如此悲怆:“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沧州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

三是元朝期。元朝时洪泽湖已形成规模,盖因统治者实行的等级制以及文字狱,使的文人、诗人大大缩减,因此,在洪泽湖地区留下的诗作不多。陈孚的《黄河谣》写的很透,成为历史上洪泽湖见证:“长淮丝如苔,飞下桐柏山。黄河忽西来,乱泻长淮间。冯夷鼓狂浪,峥嵘雪崖堕。惊起巫支祁,腥涎沃铁锁。两雄斗不死,大声吼乾坤。震撼山岳骨,磨荡日月魂。黄河无停时,淮流亦不息。东风吹海波,万里涌秋色。秋色不可扫,青烟映芦花。白鸟亦四五,长鸣下汀沙。渔翁一鬓霜,扁舟依古树。隔浦欲叩之,翩然凌波去。”

四是明朝期。明朝有着漫长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洪泽湖的灾害与洪泽湖大堤石工墙的修建成正比。而文人墨客在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中也看到了洪灾连年,大水横流的悲怆场景。他们从不同角度看淮水、看黄河夺淮的惊心动魄,看冬去春来的无限风光,诗歌作品多少也从咏怀中渗出悲情。如张升的《渡淮》曾描写道:“长淮一道入沧溟,滚滚黄流若建瓴。回首故乡何处是,春风多少短长亭。”黄水滚滚状让我们过目不忘。由于黄河的侵入,洪泽湖逐步扩大。

在明代洪泽湖水的大小与当时的漕运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朝廷有激烈的争论。保漕运者要求加固大堤,蓄水保水达到漕运畅通。而保了漕运势必将浸太祖皇帝始建的祖陵和泗州城,这会有损大明威严和皇族形象的。因此,争论中各种利益关系,各种投机心理都在作无情的较量,最终保漕者占上风。明万历八年(年)九月,潘季驯修筑高家堰堤六十余里,次年十月又在洪泽湖大堤的土堤上筑石工墙丈,从此始到清乾隆十五年(年)洪泽湖大堤石工墙全部建成,历时年。

在明代的诗中,唱和的应景诗还是比较多。在这些应景诗中,我们也还能找到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如狄冲的《临淮思》:“淮之水兮清且洌,思若人兮情夷。犹溯予舟兮夕逝,愿从之兮靡由。淮之水兮清且驶,思若人兮不能已。抱多病兮焉投?隔淮湍兮千里。淮之水兮洋洋,眷我情兮难忘。水悠悠兮终夕,辗转反侧兮未央。悲莫悲兮生别离,我思君兮君不如。临北风兮陨涕,属孤云兮南驰。”诗人怅然于黄河夺淮后,冲毁故乡,淹没成水天沧茫的哀叹和呼号。再有潘桂的《鸿雁哀》:“沙淮旱,饥黎窜,纷纷就食如鸿雁。鸿雁飞飞,暮无所依,芦棚山角,茅屋水湄。宫仓已开,翔集徘徊,望眼欲穿,长官不来。长官不来矣,哀鸣嗥矣,鸿雁饥矣,吏婿饱矣。不领粟,无可生;纵领粟,难救死。有食之地尚如此,无食之地可知矣.谁诉鸿哀献天子?”其中悲情发自于淮河下游的大旱,由此可见,洪泽湖地区旱涝不保,灾民不断。这些正是反映了明朝社会当时现状。只可惜这样的反映民众疾苦和现状的作品太少了。

第五清朝期。清朝时洪泽湖完全形成巨大的水库型地面湖。自大湖形成灾难也就从来没断过。在康熙皇帝多次南巡,过洪泽湖的诗中都有反映。如他的《巡视水灾》一诗中“淮扬罹水灾。流波常浩浩。龙舰偶经过,一望类洲岛。田亩尽沉沦,舍户半倾倒。……”诗中可见灾情严重,民生疾苦令人心悬。

在清朝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洪泽湖始终灾难不断,因此,给诗人留下了不够完美的印象。反映在诗中就正好与明代诗相反,唱和美景的少,直写灾害的多;怀古抒情的少,关心民事的多。有些诗显出客观和自然主义的呈献感,如陆又深的《高家堰》:“积水千秋险,金堤十道悬。陵园居重地,泽国接长天。九派攒银浪,双丸岔紫烟。神巫乘蜃气,匿窟润蛟涎。瓠子崩闻变,宣防筑记年.马沉苍泗外,龙蜕古淮边。伏弩潮应退,飞梁锁独坚。月珠探象罔,风笛起渔船。保障全漕系,朝宗百谷联。江淮鲸不鼓,垂钓选清川。”从诗句中看不出诗人的心情和观点,其实这种呈献本身就是一种观点的表述。丁大来的《洪泽湖》也是这样:“何年洪泽镇,高下汇成湖。水阔青山小,天空白日孤。征帆终一去,归雁共群呼。陵寝前朝近,凄凉风雨徂。”

洪泽湖诗歌中不能忽略乾隆皇帝,在治水方面是重要的主角,而诗歌反映洪泽湖他更是最多最全面的一位诗人。六次南巡,每次经过此地都留下诗作。本选本中就收录二十六首诗,一篇碑文。如这首《巡视高堰堤工·乙酉暮春月中澣阅接筑高堰堤工诗以纪事》诗仿佛与洪泽湖地区的官员娓娓谈话一般:“一律砖工运口连,崇墉凭阅实劳坚。蒇功即在回巡后,防患要于未事前。平日原常见渚出,汛时云每到堤边。虽然清口筹疏治,南望夏秋心总悬。”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文中都对民生疾苦有所涉及,作为一代帝王,如此胸怀,如此情感是不多见的。

有几位清代的大家名人都有留下写洪泽湖的诗作,如赵翼、姚鼐、黄景仁、陶澍、李鸿章、麟庆、张应云等。

五、洪泽湖赋文解读

洪泽湖赋文在这里可解释为赋与文章,而非典型意义的文学。

赋是深受古人重视的一门文体。所谓“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无诗诺训传》)“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子”(《北史·魏收传》)。

赋的文体性质,汉魏六朝时已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班固《汉书·艺文志》列《诗赋略》,诗、赋并称,诗、赋对举。曹丕《典论·论文》进而说明赋与诗的共同特征是“诗赋欲丽”,讲究辞采的华美。显然是把赋与诗都看作文学类体裁。晋人陆机的《文赋》强调文体个性,“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指出诗主言情,故文辞婉媚,声音柔软;赋主写物,故文辞雅瞻,声音遒劲;是文学一科的两种不同的文体。所以,南朝肖统编《文选》,刘勰撰《文心雕龙》,均为诗、赋各树一帜。后来,人们察觉到赋离诗歌的味道稍远,离散文的味道稍近,又将赋寄托于散文的门下。清人姚鼐的《故辞类纂》分文章为十三类其中一类就是辞赋。实际上,赋既不能归于诗,也不能归于文。赋非诗非文,半诗半文,介于诗、文之间,是十分独特的文学样式。

本选集将赋与文并举为一单元,是有用意的,一则赋少,唯王粲《浮淮赋》、秦观的《浮山堰赋》和汪枚的《淮堤霜月赋》、《淮水赋》共四篇。二则赋文都反映了当朝现时的追求风尚与现实,与诗截然不同。而其它所选的三十九篇文中有典型的散文作品、游记作品,还有上疏的奏折、报告和一般的工程、事件的记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无意义,但从对洪泽湖与洪泽湖大堤的形成和存在看,价值非一般文章可以比拟,这也是编选者终其毕生于洪泽湖的文物工作而收获其真正精神之所在。

1、赋之精工。王粲一是汉代著名“建安七子”之一,其文名很高,才气横溢。他的《登楼赋》、《游海赋》、《神女赋》更名噪当朝。而选作《浮淮赋》只是记述在淮水边一场征讨的战争:“泛洪橹于中潮兮,飞轻舟乎滨济。建众樯以成林兮,譬无山之树艺。于是迅风兴涛,钲鼓若雷。旌旄翳日,飞云天回。若鹰飘逸,递相兢轶。凌惊波以高鹜,驰骇浪而赴敌。如舟徙之巧极,美榜人之闲疾。”文不长,却其玑珠俯拾,满口余香。

秦观的《浮山堰赋》其实并非赋体,而是典型的骚体,学仿屈原之作,当划入诗歌行列。

汪枚的两赋《淮堤霜月赋》、《淮水赋》亦是清人学仿之作,不过此两赋得赋之精神,写的洋洋洒洒,可谓是文学之上品。

2、游记之灵气。这里所选的游记不乏出类拔粹之作。如清程延祚的《游周桥记》:“凡周桥之游,往复不盈一旬,长湖大堤俱到,所不至者,天然南坝以南而已。既而思之,古今之纪游观者不一,要其所以恬情,必有在也。今洪泽一湖,地势险恶可畏,周桥处荒堤白浪之间,人迹罕到,恶睹所谓层峦苍翠,蕴灵境之秘奥;画船箫鼓,醉太平之烟月者乎!其不与于游观之数宜矣”;明丁士美的《高家堰记》:“闻之语云: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之难与虑始也,自昔然矣。其堰之谓与”;宋欧阳修的《泗州先春亭记》:“景祐三年秋,清河张侯以殿中丞来守泗土。既至,问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曰:暴莫大于淮。越明年春,作城之外堤,因其旧而广之。度为万有九千二百尺,用人之力八万五千。泗之民曰:此吾利也,而大役焉。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已不知,是为政者之私我也”;宋岳琦的《泗州塔院记》:“塔有影,前辈传记杂书之,余至之明日,适见于城中民家,亟往观焉,信然!泗固无塔,而影俨然在地,殊不可晓”等,文字优美,写景抒情都能体味淮水的灵气和洪泽湖的厚实。

3、碑记之淳朴。碑刻在洪泽湖一带有许多。碑上的文字都传达了与洪泽湖有关、与淮水有关、甚至与洪泽湖传说故事有关、与水患有关、与赈灾有关、与治水有关。那么将这些文字刻下来,流传下来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阅读赏析,让更长久的岁月抚摸作者的心情。白居易的《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徐泗濠三州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平地踊塔,多宝示现。险路化城,导师方便。繁我大师,亦有大愿。像法是弘,塔庙是建。佛人交接,两得相见。法有毗尼,众有僧尼。承教于佛,得度于师。宣传戒藏,振起律仪”;赵孟頫的《泗州普照禅寺灵瑞塔碑记》“佛法有塔,其来邃古。及佛灭度,舍利分布。八万四千,偏南瞻部。巍巍表法,尊胜坚固。上仪瓶钵,下应坐具。八部森列,万神拥护。南无僧伽,来自西域。慧照无方,普济诸厄。兹塔之建,历年数百,毁于建炎,风雾四塞。塔飞空中,变化莫测。既废不修,馀二百年。天启我皇,归心竺乾。发大慈勇,成斯盛缘。峨峨浮图,起于淮堧。诸天欢喜,万姓恭虔。放大光明,照耀大千”;唐龙的《重修淮渎庙碑记》“洪濛既分,震荡底定,天下之水,播为四渎。所以平准五行,纲纪八淮,渗漉九野,润泽万物,胥于是乎,在夫淮其一乎。而与江与河与济厮流合源,并形区域者也”;乾隆帝的《安澜龙王庙乾隆御碑》“至诚所积,格致幽显。神功默相,岁庆安澜。崇构增新,诋中昭报。朕闻之:民者,神之主也,帝王承天子民,明神受职于天,惟以庥佑生灵,彰造化之功,用感召之理,一诚而已”;康熙帝的《高堰石工告竣碑记》“黄河为运道,民生所关而。治河以导淮涮沙为要,高家堰者所以束全淮之水,并力北趋以入河,得清淮则沙不积而流益畅,故改河道于东南,以高堰为淮黄之关键,淮自中州挟汝、颍、涡、汴诸水汇注于洪泽一湖,荡激潆洄,浩渺无计”;麟庆的《重修安淮寺碑记》“盖起顿修废,事有难已,不仅为祈祷地也。且夫淮挟皖豫两省七十二山溪之水,汇于泗境,成洪泽湖”;阮元的《移建安淮寺碑》“大凡事之钜艰者,久必变通。其通也,待其时,亦待其人。黄流入海每岁远必岁高,黄既高而不能堰清同其高,于是蓄清刷黄、借清济运之说穷”等等。碑文已成为我们了解历史、倾听历史的工具。

宋沈括的《泗州龟山水陆禅院佛顶舍利塔记》是一篇很重要的史料文献:“……庆历中,诏遣中贵人持佛顶骨舍利,以金塔坎于山肋,于是,即山为宫,逶迤登降,环络弥布,中为浮图,十有三成,为高二百有五十尺,面峙峻阁,而复殿翼,其后廊踈勾缭,下滨淮澨,至于天清景明,洪流凝湛,彩缕之饰,浮动波间,钟梵之声飘飖,下上于杳渺之际,舟楫出于其下者,莫不为徘徊,翔佯掇操[18]而仰望踌躇者久之。予往来淮泗之间,经于是山者,殆数千,每至必翔集顾虑,无风波之虞,然后敢济,近岁过之,则舟人鼓气自若,无复向日危惧恂慓之色。”也就是说被洪泽湖大水淹没的泗州城是里的“龟山水陆禅院”,曾有一座佛顶舍利塔,这塔在北宋时收藏有释伽牟尼佛顶舍利,这为考古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一但发掘,寻找这个寺院寻找这个舍利塔的依据就是这个碑记了。

4、奏疏、辨议与丰富的应用文。历古以来,做选本的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和自己的趣味,因此,也就产生了历朝历代具有个性和魅力的古籍善本了。比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今古奇观》等。而本书的编选者也是如此,在本书的文章选择中,他将所能收集到有关洪泽湖的奏疏文章、争取朝廷赈灾的辨议文章、还有记录灾情的实录都收集到了。我们从这些千辛万苦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文章中看到了忧患、沉重、伤痕、悲情和实实在在的洪泽湖。我要提到的是明张企程写的《参浚周家桥武家墩两处疏》“……查得周家桥此至高堰五十里,见有支河,下接草子湖,若并未挑三十口里,大加开浚,一由金家湾入芒稻河注之江,一由子婴□入广洋湖达之海,则淮水上流平有宣泄矣,武家墩南去高堰十五里,逼邻永济河,引水由窑湾闸出口直达泾河,从射阳湖入海”;明牛应元的《开周家桥河工移文》“自丁林庄至土圣寺至草子湾三十余里,系宝应县地方,伏秋水亦通流,冬春随复干涸,合应大加开浚以上通,应挑阔一丈、深一丈五尺即可引水入湖,再建滚水坝一座,使淮涨则泄,淮消则止,共该银叁万伍佰柒两陆钱,颇不为侈,似此可行”;明常三省的两篇《与高宝诸生辨水书》“自近年高堰既筑,旧贯遂失。泗人积苦水患,乃不得已,请开施家沟,浚周家桥。如果开浚其两处深涧,尚不及大涧十分之一。其于疏泄淮水,亦不及大闸十分之一。泗人岂乐此而为之?以为复旧贯而不得,即得此亦愈于已也。今议又止浚周家桥一路,为泄几何?顾高邮诸生犹争执不容此,其意亦不过各为乡土耳!岂敢尤怨?但于事未悉,不得不就诸生之言一与诸生辩,惟诸生察之”;《上北京各衙门水患议》“为恳乞急救重大水患,事顷因本州水患甚大,遂不自度量,相与投揭抚按控诉,请救比河院潘公,首加纠论”,又说六点理由1、“一城乡水患之实”,2、“一清口淤塞之实”,3、“一运道利病之实”,4、“一水患所由之实”,5、“一水势人情之实”,6、“一弭患事宜之实”这六点常三省一层一层推进有理且善辩,是一篇较好的政论文章。还有明候廷训的《泗州灾伤疏略》“据此,照得本州地形洼下,俱系湖田,一或被水,袖手抱空。今春雨水过多,四望滔滔,湖淮难辨,二麦伤害,俱可覆视”;清闵鹗元的《裁虹并泗奏疏》“向来泗洲旧城与盱眙止隔河面二里,是以舟楫往来甚便,今则州城尽入于水,所有济渡之头、铺与洪泽湖相通,水面宽阔,风浪甚险,非得顺风不渡,今昔情形,迥不相同,凡官吏稽查、缉捕、勘验、催征及小民之诉状、纳粮,守凤待渡,往往守候需时,或有远从定远、凤阳、五河绕道五六百里始得达者,查该州坐落淮河之北,加以地瘠民疲,拊循不易,而印捕文武各官隔数十里之河面,遥为治理均多不便”;清张鸿烈的《河道疏略》“今日河道之害,病在上河不治,虽欲治下河,不可得也。而上河之患,病在淮水不治,虽欲治黄河,亦不能也。夫所谓下河者,关系淮扬七邑民田,似乎治之宜急。殊不知自高家堰起,至翟家坝止,所开闸坝诸口,并冲溃决口不下数十处。滔滔淮流,日夜东趋,虽欲浚射阳湖、开海口,而地被水占,难以施工。即曾经兴工开挑,而源头之水滚滚不断”;清鲁一同的《清河县乡镇原委》“自洪泽镇以西南为老子山镇,亦一聚落也。去旧治百里,与盱眙接壤,负山临湖,背高俯下无水患,有稻塍网罟,鱼盐商贩走集,自湖郁嗌,涨及山下坂田,四面环绕,独一路南出,鱼稻之利耗焉。居民才数百家,犹如诵书力作,风物清淳,有湖山之美”;清薛福成的《河工奢侈之风》“嗟乎!国家岁糜巨帑以治河,而曩者频年河决,更甚于今日,竭生民之膏血,以供贪官污吏之骄奢淫僭,天下安得不贫苦”等。这些文字给我们描摹了洪泽湖地区曾经真实情况。与其说这是洪泽湖的真实写照,不如说是历史留下的唇纹,更是研究洪泽湖水利、洪泽湖人文和洪泽湖减灾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六、结语

《千秋诗文洪泽湖》的出版应该载入地方文学史。其意义有三。一是收集整理了自《诗经》以来至清代未年二千多年散落在各代各个书籍中的与洪泽湖和淮水有关的诗词文赋,其涉猎之广扩,其目光之独特都无人可比,非数十载披星熬灯的功夫难以为继,这是一项聚沙成塔、点石成金的过程。二是,一个承传历史文化脉源的座标诞生。在以往的诗文考证和查询中都缺乏相应的参照,而有此著后,很多疑问便可解答。三是代表了洪泽湖文化的一项填补空白的成果。其影响必将是文学的和超越文学的文化现象。为此,我敬重文学和文化的铺路者和盗火者。

年2月19日

参考文献资料书目

1、《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撰江苏古籍出版社年4月版

2、《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蒋凡郁沅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年8月版

3、《长江流域的女性文学》宋致新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年10月版

4、《潘季驯评传》贾征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年2月版

5、《十批判书》郭沫若著中国华侨出版社年2月版

6、《淮河传》陈广忠著河北大学出版社年1月版

7、《长江传》朱汝兰著河北大学出版社年1月版

8、《洪泽湖志》荀德麟主编方志出版社年12月版

9、《洪泽县志》王德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年2月版

10、《文体史话》章必功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年9月版

11、《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散文概论》方孝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1月版

12、《模糊诗学》胡和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8月版

--------------------------------------------------------------------------------------------------------------

艺术家简介

AbouttheArtist

十品

本名叶江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居江苏淮安。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在《诗刊》《星星》《绿风》《雨花》《扬子江诗刊》《诗林》《上海文学》《山东文学》《延河》《诗江南》《作家》《作品》《散文诗》《当代文坛》等刊物及香港《诗双月刊》、澳门《中西诗歌》、美国《一行》《新大陆》、加拿大《北美枫》等海外华文刊物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百余万字。有诗作被译成英文交流到国外。

获年第三届“中国·星星杯”诗歌大奖赛青春诗苑奖、年“诗神杯”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及“十佳诗人”称号、年《散文诗》跨世纪散文诗大奖赛“散文诗之星”奖。年第三届“野草杯”全国青年文学大奖赛诗歌一等奖、年中国第二届地域诗歌评论奖、年淮安市政府“吴承恩文学艺术奖”、年《我们》诗歌文本奖等多项奖。

作品入选《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新诗选》、《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江苏文学50年·诗歌卷》、《时代抒情诗选》、《中国散文诗九十年》、《新世纪诗选》等四十多种作品选本。

参加第六届、第十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参与诗歌流派“第三极”神性写作与“第三条道路”的诗歌文本创作与理论建设。

出版诗集有《热爱生命》(年)、《风景》(年)、《九月的橡树》(年)、《十品诗选》(年)、《十品自选集·事与事件》(年)、《一个人拥抱天空》(年)《像树一样站立》(年)、《光芒涌出》(年)、《穿过时间的河流》(年),散文集《蝴蝶飞起》(年)。

工作室







































白斑医院有哪些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fz/86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