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打造运永旅游路经济带纪实

一条隆起的经济带

——永济市打造运永旅游路经济带纪实

这是一条农业走廊,花卉苗木基地、万亩大葱基地、设施蔬菜基地、万亩鲜桃基地、万亩莲菜基地……一个个农业产业项目在这里次第铺开,成为沿线农业增收的“绿色银行”。

这是一条集山水文化、黄河文化、农家乐采摘园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文化带,五老峰、雪花山、普救寺、黄河大铁牛、鹳雀楼……一个个景点串珠成链,在中条山前沿勾勒出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运永旅游路沿线采访,笔者深刻感受到这一隆起经济带给沿线农业带来的实惠,这条经济带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永济经济凸起的增长点。

科学规划,打造经济动脉

永济市处于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黄淮海流域小麦、玉米的优势区,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县和优势农产品重点县,农业主导产业明确,生产优势明显,土地是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但同样也成了制约永济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如何帮助农民找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农民利用土地多元化发展?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这成了永济市领导班子心中放不下的一块石头,经过多年探索,永济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永济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加强顶层设计,梳理资源分布,并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以“基地农业、园区农业、专业村镇”为抓手,实施“农业转型”战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为此,永济市委、政府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决定在中条山前沿打造一条经济动脉——晋南农耕文化百里乡村农业产业观光带。这条观光带从东到西布局于沿运永旅游路的虞乡镇、城东街道、城西街道、蒲州镇和韩阳镇,囊括运蒲线以南至中条山前沿和运蒲线以北2公里区域,共划分为10个功能区,依据“错位发展、特色凸显”的原则,以乡镇资源依托、空间分布及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田园、乡情、山水、文化为主要元素,突出山水田园乡村游赏、民俗农耕文化展示、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历史文化黄河风情特色。通过“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强农兴旅”,促进景村良好联动,致力于打造寓乡村旅游、观光、娱乐、体验于一体的黄河金三角知名的集现代农业、农耕文化、旅游经济于一体的晋南农耕文化特色乡村风情观光旅游带,形成“五镇十区”的乡村旅游空间立体开发格局。

招商先行,项目支撑建设

经济带的建设需要项目的支撑,项目建设需招商先行。为此,永济市不断强化大招商才能大发展的理念,开好招商“菜单”,重点围绕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设施蔬菜建设等相关产业,精心遴选、高质量包装一批市场前景好、能够拉长产业链条的新项目,并以商招商,在来永济落户企业家中筛选招商代理,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蝴蝶效应。同时,该市还先后出台了《工业项目招商引资考核奖惩(试行)办法》和《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并专门成立了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协调服务领导组,严格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办法,强化招商项目县级领导包联,完善项目绿色通道,真正实现落实政策零折扣、优质服务零距离、环境保障零干扰。

在资金投入方面,永济市委、政府充分发挥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在西厢、太宁、水峪口、新街、石佛寺5个试点村整合各类资金.9万元,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日益繁荣,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景区+乡村”的旅游叠加联动效应初步显现。通过五个试点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吸引带动了投资万元的“庄子里”雨露阳光农业度假小镇项目的实施,吸引带动投资余万元的尧王洞天休闲旅游观光项目的落地,吸引带动了投资余万元的王官峪景区的二次开发。

如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大唐千古情演艺厅、美食广场、薰衣草庄园……46个产业项目在运永旅游线已然如火如荼铺展开来,把永济的根祖文化、诗歌文化、饮食文化及黄河风情、中条山水、田园采摘等推向市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叠加联动效应,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改善乡村环境,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再添新引擎。

以点带面,共享发展成果

走进蒲州镇西厢村,古色古香的街道建筑、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内容生动的文化墙、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村庄没有了记忆中的萧条,而是碧瓦蓝天、欢歌笑语,处处洋溢着温馨、祥和、文明的气息。而这恬静安然、宛然如画的场景,都得益于永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开展。

“千年古城,西厢古街”,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形象。在村子改造提升之初,村两委干部围绕如何将西厢爱情文化和旅游文化有效衔接,先后带领党员、代表、村民五次外出袁家村、华西村考察取经,明确了村落的发展道路。之后通过招商引资,敲定启动西厢古街项目建设,项目于年5月9日开工建设,同年9月16日建成开业,先后投资六百多万元。如今东西两侧六十二间商铺全部进入营运状态,经营项目以特色小吃、传统作坊、工艺品为主,并对附近30余亩的停车场进行改造提升,规划车位个,安装了电子监控和智能管理系统,在东西两侧刷写爱情文化、德孝文化、根祖文化等文化墙共余平米。同时,该村又积极争取省财政厅“一事一议”美丽乡村财政奖补资金、人居环境工程奖补资金、移民项目资金。投资余万元,配套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西厢文化舞台、公共卫生间、村民健身游园等公共设施,使千年古村落换发新魅力。

过去村民的生活是吃饭、劳动、睡觉三部曲,而如今是生活讲质量,吃饭讲健康,穿着讲时尚,休闲娱乐有广场;过去进一次城需要几个小时,现在路修好了,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到城里;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看上有线电视,宽带来上网,买东西有超市,看病有卫生室……如今,一年一个改变,一年一个提升成了村民们最大的期盼和幸福。事实上,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热情的日益高涨,也源于身边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去年全年,西厢、太宁、水峪口、新街、石佛寺5个试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解决就业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60%,脱贫91户人,它们依托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鹳雀楼、黄河大铁牛、普救寺、神潭大峡谷、雪花山、五老峰、扁鹊庙、王官峪八大景区之间错位发展,使一二三产业在这里深度融合,形成百里经济带,最终将辐射百里范围内所有庄走向富裕,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来源:永济新声)

华夏古文明,山西最美风光在永济。欢迎订阅永济市旅游局官方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ly/7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