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一颗“螺丝钉”&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电机车间定装班班长李志军,今年42岁,虽然个子不高,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工作起来可是毫不含糊,宛如高铁上的一颗螺丝钉。
排兵布阵“以少胜多”
永济电机公司电机车间定装班担负着6种高速动车组列车电机产品的总装任务。总装工序受配件因素影响较大,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工作量大。为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去年,李志军对班组的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摸底,根据大家的技能状况和实际情况将组员分成两班,从检查配件到位情况到组织开工及各产品、各工步间的协调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合理的“排兵布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员工的休息时间。
年,车间的生产任务逐月递增,李志军这种排兵布阵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年12月份的台,到年1月份台、2月份台、3月份台、4月份台,李志军带领组员连续5个月刷新总装月产量的历史记录,月产量提高70%以上。年至今,定装班共完成电机总装27个品种台。如今,这些产品都配属在全国各条高速铁路线上。
严谨精细“标准为王”
“把标准刻进骨子里,把规矩融进血液中”,中国高铁工人的这种精益精神在李志军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高速动车组是挑战人类工业文明极限的又一领域,从进入这一领域的一刻起,高品质、高标准、高要求,就成为李志军3条不能逾越的底线。“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这不仅是李志军对自己的承诺,也是他对班组员工的要求。为确保产品质量,李志军从自身做起,精工细作、精益求精,以实际行动引导员工遵守工艺纪律、规范操作,按要求填写各类质量记录,将规范操作变为日常工作中的习惯,即使是最简单的操作也要按规范做到极致,让本班组制造的所有“产品”都成为“精品”。
有一次,班组的一名新员工在完成螺栓紧固时,只想尽快完成这项工作,未按规定用力矩扳手装配,而是凭经验进行紧固。李志军发现后,没有当场批评和说教,而是和该员工一起将未按要求紧固的电机配件一一作上标识,之后按工艺标准重新进行紧固。当天下午,他召开班组会议,并请来专业工艺员和检查员将未按工艺操作将会引起的后果给大家进行了讲解,让这名员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使班组其他人员受到了教育,让大家明白了“标准”的重要性。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行动胜过一切。作为一名班长,李志军总是要承担的更多。今年,面对日益繁重而复杂的生产任务,李志军对本班组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不放过,除了自身操作外,从检查班组每个员工的生产记录,到检修机械设备、处理各种质量问题、精益生产等,每一项都主动介入、圆满完成。
3月初的一天,车间急需试制安装一批地铁电机,他立即组织班组人员进行试制安装,从下午2点一直忙到半夜12点,终于配合技术人员完成首台地铁电机的试制。
当大家都高兴地准备下班回家时,他又主动请缨,把当日未完成的其他生产任务干完,一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回家。“当天的工作当天做,这样晚上才能睡得踏实。”他就是这样一头“老黄牛”。
为让班组员工人人抛弃“要我干好”的被动思想,李志军结合本工序的生产特点,制定了具体措施,认真规范、精心培养,使班组员工人人养成“我要干好”的良好习惯。如今,定装班已有免检免验员工6人,免检免验工序3个。他本人全年质量工资评比为A,获得车间“质量明星”员工称号。去年,定装班的生产正品率为%,一次交检合格率由原来的95%提高到了99%。
敢于突破勇于创新
李志军常和组员说:“我们不能只用手干活,而是要用脑子去干活。”他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对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一个都不放过。YJ87A电机在组装时,要将转子垂直通入定子内,因定子线圈高出铁芯,经常造成线圈磕伤,严重时引起定子线圈报废。
为解决这一问题,李志军查图纸、工艺,同工艺员一起通过反复验证,最后确定制作相应工艺装备——导向环,对线圈端部进行防护,使转子顺利通过导向环通入定子内,避免磕伤线圈。此工艺装备投入使用后,再无一例线圈磕伤问题发生。此项改进被车间作为优秀改进项目推荐到公司。
年至今,李志军先后参与十余项技改项目,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正是拥有一大批像李志军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楷模,中国高铁才能在世界范围内风驰电掣、一路前行。
来源:运城日报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医院电话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ly/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