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妈妈的味道红烧鱼和浆水面

“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的种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化,记忆里最美味的还要属妈妈做的菜。没有大厨精湛的手艺,没有昂贵的食材,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碗粥,一块饼,一碗面,都是不可复制的美味。

我的老家在陕南农村,在我小的时候,农村不论是谁家遇到婚丧嫁娶、老人过寿、孩子满月或者周岁,新房落成等事情,都要请村里厨艺比较出众的人(男女均可)负责置办酒席。老妈年轻时厨艺极好,所以村里大大小小的酒席,都要请她去做“主厨”。

那时候农村的物质并不丰富,有限且简单的食材,在老妈的巧妙搭配和烹调下,总能变成色香味俱佳的美味。在我的记忆中,妈妈做的红烧鱼和浆水面,是其他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取代的。我每次回家,这两样都是必不可少,非吃不可的。

我老妈的娘家在汉江边上,那时候河里的鱼比较多,外公又比较擅长捕鱼,老妈小时候吃得最多的肉,不是猪肉,更不是鸡肉或者牛羊肉,而是鱼肉。外公捕了鱼回来,外婆就变着花样地做给孩子们吃。老妈先是看着外婆做鱼,长大一些了就跟着学,看得多,做得多了,自然也就比较擅长做鱼了。

到了我小时候,河里的鱼就很少了,而且我家住在半山坡上,平时是吃不上鱼的。但根据老家的风俗习惯,过年的时候,除夕和春节的午饭都必须有一条鱼,而且必须是整条鱼,寓意“年年有余”、“连年有余”,做法一般都是红烧,寓意新的一年里“鸿运当头”。

这时候的鱼是需要花钱买的,那时候家里比较穷,舍不得买大鱼,就只能买两条比较小的鱼,算是应个景。因为鱼小,而且一年到头,吃鱼的机会有限,大人孩子早都馋了,小小的一条鱼,哪里够吃啊。老妈便只能在里面加上多多的配菜,煎好的豆腐、青红辣椒、胡萝卜、木耳、芹菜,都是比较常见的配菜。

除了增加配菜的量,还要多加点水,勾上薄芡,吸足了鱼和菜的香味的汤汁,在芡汁的加持下,就变得浓郁起来,用来拌米饭,不要其他菜,我可以吃掉一大碗。

后来,大家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鱼随时都可以买来吃了,市场上卖的鱼也越来越大了,一盘子根本装不下,只能切成块,也不需要用配菜来充量了。但是,我最喜欢的依然是加了多多的配菜,有很多的汤汁的红烧鱼。每次做了红烧鱼,我就专捡里面的配菜吃,用它的汤汁拌米饭。

再后来,我上大学了,离开了老家,特别是毕业了,工作了,成家了,一年回家的次数有限,妈妈做的红烧鱼,很难再吃到了。

说来惭愧,我在做菜这件事上,是一点天赋都没有,老妈的好厨艺,我连皮毛都没学到。好在老公倒是愿意做饭(婆婆的厨艺太差劲,老公只好“自力更生”),老妈的红烧鱼,倒是学了个六七成,虽然和老妈做的味道还差着一大截,但我感觉比外面很多饭店做得都好吃。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公做红烧鱼的手艺,是跟老妈学的,好吃的不是鱼,而是妈妈的味道。

记忆中”妈妈的味道“,除了红烧鱼,还有浆水面。陕南的饮食习惯受四川、湖南等地影响较大,日常饮食中米饭和面食各占一半。在各种面食中,我最爱的当属浆水面。儿时,总是喜欢围在老妈身边,看着老妈做浆水面,猪油炝浆水那股浓浓的香味,再加几粒花椒和葱花,一碗香喷喷的浆水面就呈现在眼前。

浆水面是陕西特色面食之一,不仅在陕南和关中受欢迎,在河南灵宝,山西永济,甘肃天水、定西等地方也有广泛的受众。浆水面以酸、辣、香著称,民间流传着“茅檐草舍酬亲友,浆水面条味最长”的赞语。清末兰州进士王煊所写《浆水面戏咏》,直击其绝妙之处:“消暑凭浆水,炎消胃自和。面长咀嚼耐,芹美品评多。溅赤酸含透,沁心冻不呵。加餐终日饱,味比秀才何?”

浆水面以浆水菜调汤,浇入手工面条中食用。浆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酸,酸而不烈,酸中寓香,酸得平和,酸得舒服,非常爽利,以至于陕西人一说起浆水面,就口舌生津。

西北人爱吃面,喜欢酸和辣两种口味,浆水面往往还要配一碟油泼辣子一起上桌。不过,配油辣椒的吃法不算地道,油泼辣子在关中比较流行,陕南的浆水面一定要配上小菜,吃起来才够味。所谓小菜,其实是特别腌制的辣椒。青椒洗净切碎,大蒜拍碎,生姜切细粒,葱切细粒,混合后全部盛入碗里盐腌制一会,再放入红油辣椒,加少量醋,拌匀,也可放少量韭菜,或者香菜。如此,大功告成,浆水面才算做好,吃上一小口清香鲜辣的小菜,再吃上一大口酸爽细滑的面条,还有可口的豆腐丁、脆爽的浆水菜,真是人间美味。

浆水面是陕南人的家常饭,虽然不至于天天吃,却也是隔三岔五就要吃上一回的,在我们老家还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的说法,就算是天天吃,也吃不腻,隔上几天不吃,还想得慌。尤其那些去外地或求学、或谋生、或公干的陕南人,人在异乡,肠胃却留在了家乡,临出远门时、或者远游归来时,一脚踏离或踏上那片热土,必定狠狠地吃一顿朝思暮想的家乡美食浆水面,满足肠胃对家乡的渴念。

自从年因为上学的原因离开家乡,对家乡美食喜爱的热情越来越高,每每寒暑假期放假回家,必定早早打电话让老妈做好浆水面等着,老妈自然满心欢喜做好准备。进门就能闻到浆水潲子特有的香味,洗把脸,老妈的浆水面已经做好,就可以开吃了。等到一碗浆水面下肚,才真切的感觉到自己回家了。返校时,依然要吃一顿浆水面,因为又要一个学期都吃不到妈妈做的浆水面了。

作为一个地道的陕南人,从小就在浆水的养育下成长,所以有种无法割舍的感觉,就是好这口。浆水面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离开老家十几年了,虽然这里有很多老家所没有的美味佳肴,我却时常想念那碗质朴无华,却情意浓浓的“浆水面”。千丝万缕的感情,一下子涌上心头,那不仅仅是碗面,还分明是家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14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