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父子兵这爷三个一个比一个厉害,其中一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爷三个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其中一个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裴元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在《说唐》里面,天下第一条好汉时李元霸,历史上却有其人,但是老早都死了,而且属于夭折这一类,没有上过战场,更不会去冲锋陷阵,至于擂鼓瓮金锤、两臂四象有四象之力纯粹属于胡扯。天下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历史上压根就没这号人,属于完全虚构,连点影都没有。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不仅有原型,而且也和演义里一样是个狠角色,他的原型就是裴行俨,《隋书》称他为‘万人敌’,没记错的话,《三国志》称关羽关老爷为万人敌,同时代的罗士信如此悍勇,也没有获得如此封号。说到裴行俨,就必须先从他老爹说起,随后还要说他老弟,这爷三一个比一个厉害,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将门出虎子这条名言。

裴行俨的老爹叫裴仁基,字德本,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裴定之子,在关陇贵族集团里属于根正苗红这一类。按说这一类高干子弟一生下来就能躺在老子的功劳薄里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生活,裴仁基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有能力、有行动的四有新人,不愿混吃等死,老早就出来混了,按照记载,裴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开皇初年(年),曾担任过皇帝杨坚的侍卫。

在隋朝消灭陈朝的战役中,裴仁基冲锋陷阵,因军功被授任为仪同,赐缣彩一千段。后来裴仁基以仪同的身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侍卫。说实话,在这期间,裴仁基表现并不扎眼,这是因为隋朝开国时期猛将如云,还轮不到这个小青年演主角,能上台跑个龙套混个熟脸就算不错了。

在汉王杨谅王府的时候,突然爆发的一场巨大危机摆在了裴仁基的面前,这场危机差点要了裴仁基的命。仁寿四年(年),隋文帝不清不楚的死了,据说和杨广有扯不清的关系,但不论如何,作为法定第一继承人的太子杨广全部继承老爹的遗产,既合法又合理。隋文帝有五个儿子,汉王杨谅老五,也最得老爹宠爱,也骄纵惯了,凭什么杨广继位,我也要当皇帝,于是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举兵谋反。

作为汉王亲随的裴仁基苦苦劝谏杨谅,比如,你说杨广弑君,也就是犯了谋杀自己亲爹的大罪,而且还和自己的后妈们不清不楚。哥们,这些八卦猛料你从那个路边社搞来的,别说是不是真的,即便是真的,家仇还不能外扬,哥们你还唯恐天下不知,还到处扩散?裴仁基又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民心上列出了一大堆理由,要求杨谅停止作死活动,不要谋反。杨谅大怒,好小子,不和我保持一致,先把他关进牢里,等我当上皇帝后再收拾你。

不久,杨谅谋反失败,对于裴仁基的表现,隋炀帝感到十分满意,不光口头表扬了裴仁基,还越级提拔他担任护军。这次选择非常正确,裴仁基从此和国家新一届领导人杨广搭上了线,官运也亨通起来,在担任武贲郎将职务之后,先后参加了讨伐贵州一代反叛的蛮贼向思多,在张掖打败过吐谷浑。在东北击退了犯边的靺鞨。战功累累,后来又跟随隋炀帝征讨高丽,因功升任光禄大夫,在官场上进入快车道。

大业十三年(年),当时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躲到江都不愿回家,关陇集团的贵族老爷们一看老杨家已经不能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便纷纷抛弃了杨广同志,有的还开始物色新的代理人。

裴仁基当时担任河南道讨捕大使,据守虎牢以抵抗李密。荥阳通守张须陀死后,裴仁基全部接收他的部下继续和瓦岗作战。李密这货,耍点小聪明还行,在和裴仁基作战的时候,就胜少败多了。这让李密很苦恼,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在洛口仓城之战时,裴仁基误期未到,就屯兵在百花谷,遭到监军御史萧怀静弹劾。

李密知道裴仁基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便动起了坏心思,他派人劝投降裴仁基,怀着对朝廷深深失望之情,裴仁基决定投降李密,李密也属于根正苗红的关陇贵族,跟着他一样没错,都是自己人。对于诬告自己的奸臣萧怀静,裴仁基用大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李密封裴仁基为上柱国、河东郡公;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骁勇善战,李密也封他为上柱国、绛郡公,仍率兵驻军虎牢。

随着裴仁基投奔瓦岗,瓦岗进入全胜时期。李密也开始膨胀了,为了争权夺势,杀了自己恩人,瓦岗的老领导翟让同志,瓦岗内部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缝,这道裂缝后来非常致命。

大业十四年(年),李密不顾实际,硬啃骨头,和江都北返叛军展开决战,骁果的战斗力果然不凡,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然让李密崩掉了门牙,据说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密都被乱箭射中从马上掉了下来。虽说消灭了宇文化及,但是瓦岗实力大损。

紧接着李密又和洛阳的王世充展开决战,瓦岗军士连续作战,得不到休整,疲惫不堪,在加上李密指挥失当,部署错误,导致了全线崩溃。原属于翟让的嫡系人马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结结实实的当了一回吃瓜群众,就是不伸出手去拉兄弟一把。更过分的是看到李密兵败如山倒后,这帮兄弟牙一咬,脚一跺,转身投奔王世充了。李密杀翟让的恶果就这样被李密吞了下去。

邙山大战的结果非常惨,李密只身逃跑,瓦岗大将裴仁基、祖君彦、程知节等被王世充所擒。裴仁基父子被俘后,王世充因他们父子都是骁将,很是礼遇他们,把兄长的女儿嫁给裴行俨。以前说过,王世充是个标准小人,虽说表面上很敬重裴仁基父子。但是内心深处忌惮裴行俨的威名,对他很有些防范和猜忌,裴氏父子心中很是不安,但是人在屋檐下,也没啥好办法。

武德二年(年)四月,王世充称帝,任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王世充一称帝,原来心中只是不安的裴仁基就开始不满了。王世充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南蛮子,还是个神棍,也敢弑杀皇泰主,人五人六的当皇帝,什么东西,我呸!

这年五月,裴仁基与儿子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数十人谋划干掉王世充。计划是这样的,陈谦在给王世充进食时,拿匕首劫持王世充(荆轲刺秦王2.0版本),裴行俨率兵在台阶下接应。等大局已定,就复立越王杨侗(当时还没死)为皇帝,并辅佐他。

造反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次军事政变坏就坏在知道的人太多,保密工作没有做到家,被张童仁揭发了,世充将裴仁基等人全部杀死,并灭他们的三族。一代父子猛将,就这样窝里窝囊的死了。

洛阳平定之后,曾经跟着裴仁基干的罗士信感念裴仁基的知遇之恩,于是自己掏腰包将其骸骨收敛,安葬在洛阳的北邙山。后来,罗士信死后,按照其遗嘱,也埋在裴仁基旁边。

裴仁基还有个儿子,叫裴行俭。这哥们比他的父兄更猛,更厉害,成就远超他的父兄。但他建功立业已经是大唐时代了。大唐军神苏定方曾经这样夸赞过裴行俭: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尽得苏定方真传的裴行俭的确也没有让苏定方失望。

裴行俭从上元三年(年)吐蕃入侵,开始担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开始了自己打突厥的军事生涯。曾经一次孤军深入到万里,活捉突厥十个部族可汗阿史那都支。被唐高宗任命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年),率三十多万人马征讨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当时军旗连绵上千里,《旧唐书》说“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突厥的残余部队逃往狼山。裴行俭回朝以后,阿史那伏念自称可汗,又同阿史德温傅会合。突厥残部全被消灭。

永淳元年(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叛乱,裴行俭又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准备领兵出征。但还未出师,裴行俭便于四月二十八日在长安病逝,享年六十四岁。高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谥号“献”。

裴行俭不仅会打仗,文化水平更高,擅长草书、隶书,是位书法名家。唐高宗曾经赐裴行俭白绢,命他书写《昭明文选》。撰写过《选谱》、《草字杂体》等书。裴行俭还精通阴阳历法,也就是会算卦,每次行军作战,都能预知胜期。他还有军事专著,曾就安置军营、阵势摆列、预料胜负、识别人才等著书四十六篇。属于文武全才。

唐高宗李治这样评价裴行俭: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这的确是最中肯的评价,一点都不过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14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