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中情

垣中情

年8月,我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垣曲中学(简称垣中)姚瑞勇校长的电话,他邀请我参加垣曲中学校庆60周年纪念会,並约我为校庆征文写篇文章,还请我在大会上代表老教师讲话。我二话没说,愉快地都答应了,並很快写了一篇“从北师大到新城中学”的回忆文章用电脑发了过去。同时还找了几张当年的照片加上说明一並发给了姚校长,临出发前又把发言稿也写好了。我这么爽快,这么热心是因为我对垣曲有深厚的感情。垣曲中学原名垣曲新城中学。年我大学毕业来到垣曲,在垣曲中学和同善中学工作了12年。那里有我年轻的脚步,青春的记忆,可亲的老乡,可爱的学生。虽己离开垣曲快40年了,但她一直在我心里。

9月25日,在儿子的陪伴下我乘高铁动车出发了。当列车到候马时,垣曲中学马向阳副校长亲自到车站来接我。聊天中得知他的叔叔马登坡是我的学生,这立即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在以后的两天中,好多感人的场面,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回家的深情。

汽车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只用40分钟就到了垣曲。我们下榻在县城的京盛大酒店。很快姚校长等校领导就来酒店看望我们,并且给我们带来了精美的校庆纪念册《岁月的记忆》和《追梦》。里面收录了我和陈定伟老师的文章和提供的照片。

晚饭时同桌的几位长者,都是年垣曲中学民办班毕业的高中生。我听说都他们都72、73岁,心想我比他们大,又不认识,见他们几位聊得火热,我应该低调点儿,所以没有主动与他们聊天,只管自己吃饭。不一会儿校长过来敬酒,然后向他们介绍我是年分配到垣曲中学的北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李友仁老师。此时众人皆投过来敬慕的眼神。这时有一老者(73岁)问我:“您是北师大历史系毕业的,您认识周征松吗”?我说:“那是我大学同学,我们是好朋友,在一起读了五年大学又在一起读的研究生”。话音甫落,众老者皆起身曰:“周老师是我们年考入山西师院时的辅导老师。您与他同学,您也是我们的老师,向您敬酒!”接下来推杯换盏,桌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着又一老者说:“我们从山西师院毕业后到永济工作,您认识永济人张望智吗?那也是我们的同学。”听到这儿我更兴奋了。张老师毕业后分配到同善中学工作,我们曾经共事几年,关系十分密切。后来他女儿到北京上大学是我的学生。去年张望智老师还请我游永济,真是越说越近乎了。

晚饭后我和儿子出去散步,只见当年的河滩两岸彩灯绚丽,河中水面宽阔,沿着台阶信步走去,不知不医院了。高大的门诊楼、医院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更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的学生是这里的领导和专家。

我们打车回酒店。一下车,只见一位穿制服的保安过来,他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您是李老师吧?我是21班的梁争民。您没教过我,但我记得您。”他扶着我到大堂,我们聊了好一会儿,在一起拍了照片。

次日开大会之前先在校园参观,两个高二的女孩子陪着我们並担任讲解。看到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设备如此先进,学习生活环境如此优美,我真是由衷的高兴。尤其是看到学校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联系得那么得体更让我敬佩校领导的水平。在校史展厅我看到了当年与之共事的部分教师的照片,其中也有我提供的几桢。他们当中大部分都离我们而去了。

在校园里所见之人都对我这位前辈投以亲切的目光。尤其是在校园偶遇高九班的同学时,我没有教过他们,但他们表现的热情着实让我感动。我们手牵着手拍下了这幸福的一刻。

校庆大会由我代表外地在垣曲中学工作过的老教师发言。我的发言不长,但该讲的都讲到了。我的讲话稿写在ipad上。我拿着它走向讲台。这时一年青人赶过来搀扶着我。演讲时我沒有完全看讲稿。当我讲到离开垣曲时拖家带口,已有三个孩子时(这句话讲稿中没有)大家哈哈大笑,当我用垣曲方言讲“米粸”时,更是引起一阵掌声。洪亮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感人的讲话内容,让我十分满意。

回到座位上,马上过来两位和我一様坐在第一排的贵宾。他们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李老师,您讲得真好!我们早就听说过您,只是没见过面。”“我是孟昭民。”“我是文峰山。”我说:“你们俩都是垣曲的名人,我早就听说过。你们是人才,是垣曲中学的骄傲,见到你们很高兴!”原来他们也是年民办高中毕业的,很有能力,后来都担任了县市领导干部。

中午在学校食堂吃自助餐,饭后老同志合影。至此我才发现原来与我共事的垣中老师中除我之外,只有王乾定先生一个人来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在世或身体不适来不了了。念及此不免有些伤感,也为自己能赴会而庆幸。照像时还见到三位熟人:原教育局王化隆局长、一中的乔志诚老师和卢老师,再没有见到一位熟人。想当年为调动工作,我们曾多次找到王局长,大家都很熟悉,见面十分亲热。他说正在编写外地来垣工作老师名录,可见我们在垣曲教育界是很让人怀念的一批人。

晚上颁奖及文艺演出。获奖项目有6类,每类10人。由县4大班子领导颁奖,十分隆重。正是县领导的重视,垣中领导的努力和众多教师的辛勤劳动才使垣曲中学高考升学率由运城地区倒数第一,跃为前三名,垣中也成为山西省高中示范学校。晚会演出大型校史剧“难忘的岁月”,由歌舞、情景剧形式回顾了垣曲中学60年的发展历程。节目开场第一句话是一位老师对校長讲:“校长华东师大的陈老师来了!”然后一位戴眼镜的年青人走上来与校长握手,演员口中念的台词正是当年的青年教师陈定伟先生前不久为校庆写的回忆文章中的原文。这真让我十分兴奋。我也真心为陈定伟老师高兴。回想起“文革”时期,他受的迫害,令人感慨万千!这台节目生动感人艺术水平也高,我儿子赞不绝口。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同志,她是县里的某领导,我不认识她,自然也没有与人家说什么。没想到她转身对我说:“李老师您上午讲得真好!我在学校发的校庆纪念册里看了您写的“从北师大到新城中学”,很受教育。郭玉洁老师可好?一会儿还会演到你们呢。”听她讲得那么具体,我十分感动。我向她简单讲了郭老师已因心脏病去世的事,然后从手机中找出郭老师穿警服的照片给她看。当她看到一张我与学生师归民的合影时,惊喜地问我:“您认识师归民!那您认识丁振民吗?”我说:“当然认识啦。我还认识他哥哥丁振元呢!”她兴奋地说那是她的两个哥哥。这时我才知道她是县政协副主席丁莉萍同志。此时我真有回老家的感觉啊!到处都有熟人和认识我的人。

按计划第二天我要到离县城40公里的曾工作过的同善镇去。陪我去的除马副校长,还有我的学生,原教育局副局长常吉平。走之前我提出轻装简行,别惊动好多人。吉平说:“赵局长已向同善中学李校长打招呼了。李校长希望您再給同学老师们讲点儿什么。”上次回同善我为他们讲了钓鱼岛问题。我想这次讲南海问题吧(同善之行另写)。

29号清晨姚校长、马副校长到酒店为我送行,並送给我一袋儿家乡的小米。我们在酒店拍摄了一张合影,然后由李主任亲自开车送我到运城飞机场。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垣曲之行。

再见垣曲,再见垣中!

李友仁

年10月4日于北京亦庄

附1

在垣曲中学60周年校庆纪念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热烈地祝贺咱们垣曲中学建校60周年!我还要衷心地感谢学校领导的盛情邀请,感谢老师们、同学们的热情欢迎和接待!我更要向将垣曲中学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的校领导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我是年8月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报名到山西工作的。当年是初中29班的语文和俄语教师並兼任该班少先队辅导员。从年至年在垣曲工作、生活了12年,与垣曲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至今仍然和我的五、六十岁的学生们保持着联系。我已故的爱人郭玉洁老师是和我一起分到新城中学的北师大俄语系毕业生。我们在这里相识相爱结婚生子。来时我们只身一人,走时己有三个儿女。可以说垣曲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借此机会我要向垣曲的父老乡亲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51年前,那时新城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大部分是从外省市和山外各县分派来的干部和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但人人学有专长,而且个个都充满活力和工作激情。怀着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理想,他们競競业业、踏踏实实地干着本职工作,为垣曲的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还有不少人在垣曲奋斗了终生。今天他们中的许多同志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这个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的缅怀那些当年为垣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垣曲中学的成长做出过贡献的老同志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向那些健在的在座的和在家的老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

51年前,我从候马坐大卡车翻身越岭来到咱们学校。当年座落在公路边坡坡上的新城中学没有院墙。校园中一座红砖砌的大礼堂很有气派,只是还没有粉刷装饰。教室和宿舍都是平房、土地,教师宿舍里的陈设十分简单:一床、一桌、一个书架。但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苦,因为这比我想象的条件好多了。不久我们全校师生去砖厂揹砖,上山採摘,搞勤工俭学,挣钱修建了围墙,还自己动手将校园的土路铺成了砖路。那时的学生吃饭都是蹲在院子里,每天是米粸馍馍,很少有炒菜。但同学们也不觉得苦。在这个大家庭里,师生员工和谐有序地创造出一个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的氛围。

51年后的今天,我坐着高铁动车再到候马,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下车后乘小轿车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奔驰,很快就到了学校。如今的新城中学早已旧貌換新顔:髙大的楼房取代了平房,师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在现代化的实验室、先进的计算机房里放飞着科学的理想;整洁舒适的学生公寓里再不见土炕凉蓆;食堂里同学们吃着可口的饭菜……这一切令我们羡慕和欣慰!

面对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和良好优越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我想起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万里长征我们才走了一步,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们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我希望青年朋友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永远记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记住习近平总书记前两天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会”上讲的: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是初衷不能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让我们与在座的青年朋友们遵循着“厚得自强”的校训做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

谢谢大家!

李友仁

年9月27日

附2

从北师大到新城中学

年夏天,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了。多年来受党的教育,使我一心想着要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人民。所以上学时就有了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思想准备。毕业前校领导动员我们去山西、去新疆工作。我毫不犹豫地第一志愿就报了山西。那年北师大分配到山西的同学特别多,有几百人。从大同到运城,从偏关到长治,在太行山区,吕梁山脉,中条山下每个县市都有我们同学的身影。当时分配到垣曲县的有我和俄语系的郭玉洁老师两个人。(后来我们成了夫妻,这是后话。)为此山西省教育厅破例干脆到师大给我们开派遣会。会上我第一次听到了后来植根在我心里的名字:垣曲县新城中学。母校师大用大轿车把我们送到北京站,一路上我们十分兴奋。不时地唱着“人说山西好风光”“在太行山上”等歌曲。当时的青年人充满了报效祖国的激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当然也不乏浪漫和幼稚。我从候马下了火车,改乘大卡车。汽车穿山越岭,颠颠簸簸,中午时在公路边上停下来。司机师傅说:“垣曲二中到了。”让我下车。下车后,正巧遇上学校事务长李贵贤同志。他十分热情,帮我把行李放在自行车上陪我向校门口走去。他对我说,新城中学原来名叫二中,刚改名不久,大家都还习惯地称他是二中。那时的二中没有围墙,校舍西边是个高坡,南面顺着土坡往东走不远是一个简朴的校门,再往东走就是坡底村了。二中的西边是公路,东边是一条小土路,沿着这两条路往北走5里地就是县城刘张。校门对面是红砖砌成的大礼堂,高高的台阶,宽大的门窗很是气派,遗憾的是没有装修和粉刷。礼堂两边有几排教室和宿舍。第一排则是行政办公区,校领导和教务、后勤部门都在这里。我被安置在西边第一行三排的第三间宿舍。李贵贤一直把我送到宿舍门口。这时我的邻居赵志忠、李绵惠、梁隆登、韩万锁等老师都围过来帮我拿行李。走进宿舍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着的单人床、三斗桌、椅子、书架,电灯挂在书桌上方。这一切让我十分开心和滿足。要知道这比我想像的条件好多了!我曾设想要去的地方十分艰苦,甚至没有电,临出发时还去买了个手电筒。眼前看到的住宿环境远远超过我的预料。再出乎意料的是二中的教师食堂办得真好!每天都換着花様吃饭,老丁师傅做的山西名菜过油肉更是一绝,还有香稣鸡、烧茄子都是他的拿手菜,他还做过油炸冰棍呢。当然最让我忘不了的是二中那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二中的老师很多来自临汾、运城地区,他们都是各县出类拔萃的才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二中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他们从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四川、河南等地有名的高等师范院校或大学毕业后来到二中。可以说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在二中这个大家庭里老中青三代教师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理解、帮助。大家競競业业一心要把垣曲的教育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我会闭上眼睛,挨着房间回想当年每位老师的音容笑貌,念叨着他们的名字,回忆与他们交往的往事。二中是县城的最高学府,重点中学,不仅老师各个学有专长,学生也都是百里挑一的高才生。县里对二中很重视,无论是政治、文化活动都有二中师生参加。能拉会唱的姬民昌、梁隆登老师辅导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在县城大礼堂演节目;上大学时就担任北师大武术队长的刘希华老师表演的醉棍在大礼堂演出时,台下欢呼声一片;黄克诚同志来垣曲视察时,我和郭玉洁老师还在县大礼堂表演了对口词“槍”。在二中段玉林老师的古文功底,王雪峰老师的国画,任天恩老师的书法都是令人佩服的。二中青年教师较多,平时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切磋工作,关系很融洽。我们还有教工团支部,由董遵道、李永年和刘义臣老师当团干部。学校工会成立了储金会,平时大家往会里存钱,急用时可以向会里借钱。刘再辰校长抓后勤是行家里手。他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勤工俭学把学校的围墙建起来了。同时各班又分工修建了校内的道路。学校还组织师生利用周末上山劳动,挣钱改善生活。这一切对刚从校门毕业,来自大城市的我是个很好的锻炼,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二中很重视对教师的使用和培养。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教初中低年级的课,而且每位新老师都有一位老教师帮带。我是学历史的,当时已经有刘义臣老师讲历史课了,于是学校让我担任初中29班的语文老师兼少先队辅导员,由班主任郑金亭老师帮带我。后来外语老师课多,我又主动要求担起了29班外语课的任务。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和同学们结下了友谊。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和二中的学生们仍保特着联系。学生到北京出差、走亲访友时经常来看望我。前几年我受学生们邀请又回到了垣曲,並有幸参观新城中学崭新的校园,受到了校长、老师们的热情接待,令我十分感动。校领导还为我安排了一次给高三学生做高考辅导演讲,圆了我为二中学生上历史课的梦,使我倍感温暖和荣幸。值此新城中学校庆之际,遵嘱写文以记之。

李友仁年8月北京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41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