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高铁都是从永济这里ldquo跑
在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中,动与静,组成了独特的美。
而永济的动与静,就在千年时光流转中,焕发着璀璨的光彩。
千年前,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搅动波澜,蒲津渡浮桥边的黄河大铁牛却静默驻守;千年后,一群“大国工匠”——永济电机人,用“中国制造”为“中国速度”提速。
在《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第二十期节目中,竞演城市永济便在这“一动一静”之间,为我们讲述了一颗传承千年的“匠人匠心”。
山西·永济
千年前:天堑变通途
“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这说的就是古蒲州,今天的山西永济一带。黄河从蒲州古城西门外流淌而过,永济这座城市,自古便与黄河两相对望。
开元年间,唐玄宗下令,将蒲津渡浮桥改造为铁索相连,一时间,全国的能工巧匠云集蒲州。工匠们用黄蜡造型,黄泥涂外,以文火烘烤形成空心,然后堵住出口浇进铁汁,铸成八尊铁牛,作为地锚连接秦晋。
这些花费了全国五分之四铁的国宝,代表了当时最高的铸铁技术、力学计算和艺术成就,大唐蒲州的盛世繁荣,浓缩在了这几尊雕像里。这场千年前的“超级国家工程”,让黄河“天堑变通途”。
千年后:为“中国速度”提速
如果说千年之前的铁牛铁证了永济工匠的智慧,那么千年之后,永济电机的工匠们,则用另一种智慧让世界震惊。
中国高铁“心脏”的制造者。说的,便是永济电机。
从年诞生第一台内燃机车主发动机,到时速公里复兴号贴地飞行,50年来,永济的工匠们为中国的高铁提供了90%以上的电机和70%以上的电控产品。一次次书写着中国动力的光荣与梦想。
年,兰新高铁通车运行,八个小时的车程,和谐号动车组闯过了世界风害最为严重的四大风区,冬夏温差更是高达80摄氏度。
年,西安至成都的西成高铁挑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动车组在经过秦岭的时候,要在23分钟内,以公里的时速,爬上层楼的高度。
千年之前的铸铁声,与新时代的制造强音,交织着一首“动静皆宜”的变奏曲。这是独属于永济这座城市的“岁月回响”。
在《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第二十期节目中,永济电机公司总工程师王彬便来到了现场,为我们讲述了永济电机的故事。
用王彬老师的话来说,永济电机的“牛”,便牛在“三最”:运行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运行环境最复杂。
““我们国家在东北的确有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在南方有零上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在西北有八级以上的风沙,在西南,高度差超过米的长大坡道,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下,我们的产品经过了严峻的考验,保证了动车组高速稳定的运行。”
”在本期节目中,来自永济电机公司的劳动模范代表也来到了现场,电机师傅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电钻钻鸡蛋,壳掉了膜还在,看得小编也是目瞪口呆。
当我们拖着行李,归心似箭;抑或是怀揣着向往,踏上旅途,别忘了是这群永济电机人,保证了动车组高速稳定地运转,把“诗与远方”变成终能到达的目的地,把所有的等待化作踏实与值得。
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确定技术标准,出口海外,永济电机用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五六十年走过的历程,不断刷新着人们的出行速度,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国家名片。
从铁牛到高铁,千年前冶铁的火花落到今日,依旧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亮。这份坚守传承的匠人匠心,便是融入永济人血脉的城市精神。
本周日19:00锁定央视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第二十期节目,带你聆听永济的城市故事。
◆永济这几所学校被入选省文明校园,快看有你孩子学校吗?
◆永济西厢北路一电瓶车突然起火,车被烧成了空架子!
◆永济市人民法院公告
魅力中国城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ny/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