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骡马古道探秘永济李波
中条山--骡马古道
散文\李波中条山--骡马古道在运城盐池这儿有一条翻越中条山,通往平陆、河南的虞坂运盐古道,而在永济市虞乡镇黄家窑村的中条山中,也有一条骡马古道。
五月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相约,到家乡黄家窑村的东峪游玩。
在东峪口的碾麦场边,遇见村里两位老人。他们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听说我们要进东峪逛,闫宏娃老人对我说:“咱村这东峪,每年麦收后到种麦前,这多半年时间,山南的人(芮城人)就赶着骡马队伍,成群结队地驮着粮食,翻过中条山,要赶到虞乡城集会上。人家那边粮食多,咱这边还不够吃哩,驮粮食的骡马,来往不断在穿行在山道上,铃铛声,远远地就能听到。”
一旁的兰致祥老师听了,说道:“咱这条峪,在过去就是一条骡马古道。”
这东峪,以前是一条骡马古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那么这条骡马古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兰老师看见我好奇,就对我介绍:“你看,从永济的韩阳到运城的解州之间,数咱村这条峪翻一下横岭,就能够直通山南,其它的山峪都要翻几座山。山南有多余粮食要卖到这边,回去再买些盐、煤、杂货,运回山南,先是人担着东西,后来就用骡马驮,这样慢慢地就有了这骡马古道。”
年近八旬的闫宏娃老人说:“以前听大人说,当年赵匡胤率领部下去方山练兵,就是从咱这条峪走的,水库后边还留下了上马石。赵匡胤是宋朝的皇帝,到现在总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咱这条峪里头,山南人跑的多,后来咱村的,虞乡的,远的还有解州、临晋、赵伊,都知道翻山做生意。人来人往的多了,走虞乡的小路边上,建有茶房,供人喝水歇脚,在东峪口有龙王庙、药王庙、观音殿、茶房,水库边上有山神庙,三岔、龙头、七岔、十谷庄,都有歇脚点,高岔有娘娘庙、茶房。以前人建庙供奉神仙,就是为了保佑人们出行平安。”兰老师文化深,说的头头是道。
远望着蜿蜒起伏的中条山,迈步走在了曾经的骡马古道上。
碰巧有村民李唐娃上山,我们就一路同行。路上,66岁的李唐娃告诉我:他家以前在山上的高岔,住窑洞,种山庄稼。小时候就亲眼见到山南人,牵着骡马驮运粮食,半夜就能听到铃铛响。虞乡过去是县城,有个大的粮市,山南的粮食运过来,一斤能顶二斤,利大,贩粮食的人就多。
村民的说法,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我们就沿着山谷,一直往上走。
东峪涧滩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一条平缓而上的小道,顺着山沟走势通向山里。两侧的山坡上,长满了柏树和其它林木。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东峪水库边,库水清澈,映照青山绿树。过了水库,哗哗的溪水流淌在山谷中,进山的道路就成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行。
沿途的风景如画,走过十谷庄、大水潭,走到高岔口,我们继续前行,攀登多米的横岭,再下坡到了芮城地界,看到了方山的进山大门。我们徒步走了30多里山路,亲身体验了当年的骡马古道。
黄家窑村骡马古道,是借助东峪自然的山谷条件而形成的。这里东南有著名的五老峰,西南有雄伟的百梯山,村子在中条山的北侧,属于永济市虞乡镇,而中条山的南侧属于芮城县大王镇后坪村。
村里的东峪,在经千万年来的雨水沖涮,洪水作用,自横岭向北,自然形成了一条幽深狭长的峡谷,弯弯曲曲,一直通向村里,长达20余里。在横岭南侧,也形成了多条稍浅的山谷,向下汇聚成小溪,流向下方,在山谷边的高地上,有后坪村、前坪村等村庄,这里的距横岭只有8里路。山的南坡,较为平缓,形成了黄土塬地,具有较大面积的耕种条件,物产丰富,粮食产量充足。但因当地南有黄河阻挡,北有中条山,交通十分不便。
中条山横亘东西,阻隔了南北往来,但地处大山脚下的人们,经常上山打柴、挖药材,在大山中寻找食物、山货,用来接济生活。
因为南北面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在生活当中,就有物物交换的必要。山南人有粮食,但缺少一些生活用品,如食盐、布匹等,就驮着粮食、土产、毛皮、中药材等翻山过来,上集赶会。村里的人,还有北边的人,经商的,也会带着物资,翻山到山南去。
而东峪这条山谷,则成了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一是它比较平缓,只需翻越一道山梁。二是线路比较便捷,两地都可从中收益。三是它位置居中,东边解州到西边的韩阳之间,近百里,就是这条路好走。
行走在这条道上,一是用人肩挑,二是用骡马驮运。选择人挑,三十里路,还要翻山越岭的,比较累的,最后人们就多数选择用骡马驮运。这样,时间一长,南北过往的客商,就逐渐形成了中条山的骡马古道。
往来客商的增多,就需要在沿途提供吃饭、歇息、打点的地方,这样就建起了茶房。沿途共有三处茶房:村北,东涧,槐沟。
据村里现存的石碑记载,在山谷里的高峪岔,曾建有一座佛菩萨庙。为什么要在山里建这个呢?现在可以说是,南北客商的通行,大家集资修建了这座庙宇,以保佑各位的平安福祉。而当这座庙宇年久失修时,又是四方香客,集资捐款,将庙中的三尊菩萨,移至村南的峪口茶房观音殿内。
那人们为什么要给这次搬迁捐款呢?无非是:纯朴的善男信女,敬奉菩萨;经常往来山中的客商,捐助是为了表示一份心意。
另外,在东峪里,建有山神庙,在村里的各处,修建了共计22处庙宇,有龙王庙,药王庙,祖师庙,娘娘庙,全神庙等。这些庙宇的修建,如果仅凭村里百姓,是很难建起的,而当时的过往客商,应该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骡马古道,不仅繁荣了两地的经济,也起到了两地文化的交流,同时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作用。中条山阻隔了南北,但骡马古道的形成,有效地方便了大山南北的通行。在方山,就一直有宋朝皇帝赵匡胤当年带兵习武的传说,而骡马古道,则是赵匡胤领兵进入方山的必经之路。在村里的山神庙后面,还曾有赵匡胤的上马石。上马石上,刻有一个反写的“马”字。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条骡马古道依然是中条山抗战的重要通道。
今天当我们重新走在骡马古道上,倾听历史的回声。
横跨中条山的骡马古道将古芮之地与永虞大地连为一体,历经千年沧桑,承载了多少辛酸泪汗,恒古在中条山的群山之间,斑斑痕迹叙说着历史的渊源。时过境迁,曲折蜿蜒的古道,仍旧伴随着清澈的溪流,默默地等候着行人的脚步。而今,当我们追寻那些远去的故事,行走在这条古老的驿道上,耳畔仿佛还能够听到马蹄声声、铜铃叮当、余音袅袅……
黄家窑,一座有着丰富历史蕴涵的小山村,地处骡马古道的要冲,见证了古道的繁荣和没落:骡马古道是人们逐渐行走形成的,兴盛于明清时期,解放后人们安于现状,逐渐淡出,到改革开放后,道路发展迅速,古道慢慢没了人烟。
踏上东峪骡马古道,探寻千年文明遗迹。走进村里,我还可以听着人们口口相传的骡马古道上的故事。
关于我:
面对流俗保持清醒,面对庸俗坚守个性,面对世俗敢于突破,面对泛滥敢于摒弃,从而高扬精神的旗帜,做一个千万人中独特的我
关于我们:
《我在河之东》,致力于打造网络时代的新河东,精致而高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有您的参与和陪伴,未来的日子会更精彩。如果喜欢,欢迎白癜风能治好嘛破译白癜风绝密档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qs/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