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红色盐湖丨何典成邵民生澎湃在线
何典成(—),化名老五,系盐湖区冯村乡小张村人。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多次名列前茅。他小学在本村就读,年暑期升入原安邑县立一高,年考入山西省第二师范学校(后改称运师)。在运师上学期间,同秦穆伯、孙雨亭、景秦珍、樊耕农等进步老师和同学
来往密切,同他们一起联系解县、安邑学校学生,张贴反对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标语,组织游行,宣传发动群众,同反动势力作斗争。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本文讲述卢沟桥事变后,何典成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在中条山一带建立游击队,英勇善战的故事。运城解放前夕,他带领学生支援解放运城战役,不幸被判徒出卖,被害时年仅34岁。
在运城市烈士陵园伫立着一块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49位死难烈士纪念碑”,在这里安葬着“茅角巷事件”牺牲的49名烈士。
那是年的10月14日晚11时,运城特警队和警察局,奉阎锡山运城十五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谢克俭之令,由特警队毛作长、王谷伟、段季直,警察局巡官郭文斌等人带领军警,将我党地下工作者、共产党员胡永康和在一打运城时被俘关押的解放军战士共49位同志枪杀后,投入运城南街茅角巷一个园中的枯井内,并填井灭迹,史称“茅角巷事件”。而这牺牲的49位同志当中,就有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何典成。
何典成,年出生在运城市冯村乡小张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多次名列前茅。他在本村读完小学后于年到安邑一高读书,年考入运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改称运师)。在二师上学时,他受到进步老师和同学的启发,遂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念头。于是经常同秦穆伯、景秦珍、樊耕农(革命烈士)等亲密往来,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多次上街张贴反对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标语。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暑期,何典成从运师毕业,一度在当地三路里小学以当教员作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为了革命工作,他先后化名老五、子午,曾改名“和平”,表明了为建立新中国美好理想而奋斗的志向。
年,芦沟桥事变后,何典成立即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鼓励群众参加抗日群众团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游击队,同日军进行战斗。随后党组织派他和其他同学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何典成回到原籍,在中条山一带协助当地同志建立游击队(即康支队),担任中队指导员,组织游击队在中条山一带不断袭击敌人。有一次,游击队被敌人包围在山洞里,战斗异常激烈。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队长中弹牺牲,何典成亦身负重伤。但他不顾个人安危,率领部队突出包围,安全撤退。伤好后,重新回到游击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组织乐队和剧团,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动员青年群众参军参战。后服从组织安排,在阳城晋南中学作领导工作,到永济虞乡中学担任校长。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向学生进行民主抗日教育,鼓励青年学生参加革命队伍。
年运城解放前夕,何典成同志带上学生支援解放运城的战斗,不幸被叛徒李华峰出卖,他和其他几个教师及学生全部被捕。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敌人用绳拴着他们的一条胳膊往运城押解。当晚,学生乘机逃跑,只有何典成和其他两个教师,因敌人看守严未能逃跑而被押到运城看守所。在押期间,敌人对他进行多次审讯,想从他的供词中了解到我党、我军活动情况,先是采取刑讯逼供的办法,他坚贞不屈,一字不说。随后,敌人采取软化手段,将他囚禁在猗氏县政府,企图用高官厚禄诱供,仍然没有得逞。而后何典成又被押解到运城。在运城即将解放的10月14日夜里,何典成同志和其他49位革命同志,被敌人秘密杀害,投在运城南街茅角巷一个园中的枯井内,牺牲时年仅34岁。
解放后,运城镇人民政府和运城专署组织人员,挖开枯井,收敛了烈土遗体,举行了隆重公祭仪式,并将烈士遗骨安葬于南城墙外边(医院东北角)。年4月5日,政府又为死难烈土建立了纪念碑。年清明节,运城市(现为盐湖区)人民政府,又将烈士遗骨和纪念碑,迁移安放于运城革命烈上陵园内。年,运城市(现盐湖区)人民政府,又重立“49位死难烈士纪念碑”,以作永久缅怀纪念。而制造这起惨案的主谋谢克俭,早已在年被人民公审枪毙。其他参与这一事件的敌特人员,大部分在其原籍被政府镇压。叛徒李华峰,也于年11月,被解虞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处决。
何典成同志一生性情直爽,忠厚待人,立场坚定,工作负责,被捕后坚贞不屈,风骨屹立,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献出了宝贵的一生,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河东大地。
(相秋喜马超何文祥)
邵民生,小名平顺,盐湖区三路里镇人,由于家境贫寒,年,邵民生在舅舅的帮助下,到甘肃平凉一家杂货店当店员。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路经甘肃,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当地人民影响很大。邵民生对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十分敬佩,深受感动,年,邵民生回到家乡后,
经常向全家人讲红军在长征路上啃皮带、吃草根的感人故事。本文讲述的是邵民生由一名“自卫团”战士逐步成长为
革命战士的故事,重点讲述了他年被捕入狱后依然坚定信念在虎穴中与敌人周旋的故事。
初战告捷歼灭伪军缴物资
三路里镇历来是重要战略要地,日寇侵占运城后,除派古田、古货以及富勇联队和小队驻扎三路里村,并派驻一中队伪军,驻扎在娘娘庙(即现在三路里的新舞台)。日寇为了强化治安,又把当地25岁以下青年组织起来编成一个40多人的自卫团,委派李吉堂为团长,邵民生为副团长,共发两支步枪,让自卫团驻扎在三路里三官庙西南对面吕家祠堂。为了控制周围村庄,日寇规定每个村都要有一个人当专职情报员,白天晚上送两次情报,情报内容即:“有中国兵否”。由于日本鬼子强迫农民行事,绝大多数所谓情报员都是迫于无奈送情报,所以每次总是老生常谈:“平安无事”。每天两次的情报,先送进自卫团,由自卫团再送给日本人,天天如此。
一九四〇年接近三路里的夏县县北一带,由黄云三带领的八路军九中队,打起了抗日的旗帜。三路里自卫团虽然是日寇外围组织,但都是强迫组成,并非心甘情愿为日寇所用。邵民生在甘肃时就深受红军革命的影响,自然对八路军有好感,于是暗中悄悄和游击队联系上了。当时,日寇为强化治安,火柴、盐和糖等生活必需品均实行配给制,并在三路里建立了一个合作社进行供应。但由于当时物资少的可怜,造成群众没火柴用,大家就用古老的取火办法——火镰;没有颜料染布,就用泊池烂泥浆染。一九四〇年初秋一个晚上,游击队和自卫团借送情报之际,一拥而入,把伪军中队全部解决了,同时把从合作社缴获的火柴、食盐、颜料、布匹等物资全部运往游击队驻地。这个事件在当时震惊了在运城的日寇,日寇派负责安邑治安的敌工人员末广来到三路里,为了报复,他们在寺崖地广场举行了体育会,在会上欺骗说谁的儿子被中国兵抓了,对家属发优待款。一些家属不明真相,纷纷前来领款,末广指示伪军把自卫团家属全抓起来,关押在伪军驻地。尽管敌人对家属们用尽了侮辱之能事,由于抓不住投靠游击队的战士,关押了月余时间,不得不把家属们全部释放了,此事不了了之。
自卫团投奔了八路军游击队后,由于游击队力量小条件差、环境非常艰苦。在特务的离间下,原自卫团团长李吉堂等人动摇了,随之纠集一伙反动势力杀害了我游击队指导员黄云三,投奔了阎军县长张毓桐,原来自卫团战士仅留邵民生、马玉海等少部分人坚持跟随八路军游击队继续与日寇斗争。
被捕入狱身受酷刑勇不屈
一九四一年旧历大年三十,邵民生在墩张庄村和日寇骑兵遭遇,因敌众我寡被抓。由于汉奸和张毓桐的共同告密,日寇认为邵民生是八路军要犯,因而对邵民生进行百般拷打。他们把邵民生的手捆住,帽子上泼上汽油点着,逼他说出八路军的情况,邵民生拒不透露。随后日寇把邵民生解往日本驻运城大本营羊驮寺红部(即司令部),对他使用电刑、灌辣子水、上板凳等酷刑。尽管邵民生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始终没有向敌人吐露一个字,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的钢铁意志。邵民生抓走后,其母亲痛不欲生,其父亲到处花钱托人,游击队也积极想办法,千方百计营救邵民生出狱。当时王范庄有个叫樊丙义的大汉奸,邵民生父亲便借贷了一些银元送给樊丙义,作为礼物求樊出力,但无结果。游击队的人找到上郭开明人士李丰斋,让他托其学生王荣(王荣是上郭中陈人,当时是日本宪兵队大队长)通过日本敌工负责人黑旗说情,把邵民生从狱中架出扔到了郊外,才得以出狱。残酷的狱中生活使邵民生身体极度衰弱,躺在路上寸步难行,后来还是一辆拉石灰的马车把他捎回了家。回到家中后邵民生已是奄奄一息,病情十分危急,当时医药十分缺乏,邵民生父母东借西凑才买到止痛药物救活了他的性命。
虎穴战斗机智脱身离敌营
由于李丰斋对邵民生有救命之恩,邵民生出狱后就把李丰斋作为义父。邵民生病好后,在组织指示下,借助李丰斋关系参加了王荣建立的工作队,并把马玉海、马四喜等同志也带进去,想弄走工作队的武器。不料几个月后被敌人发现了他们的计划,但看在李丰斋面子上,只是把他们开除了。马四喜、马玉海回归游击队后,一次在沟西村马玉海同志不幸被张匪毓桐抓住杀害。后来李丰斋又把邵民生介绍到驻王范伪军许彦山中队当机枪射手,这时游击队武装不断壮大,太岳五分区稷麓县已经成立,赵宜轩就任抗日民主县长。许彦山部于一九四四年初调往三路里驻防,游击队原计划准备通过邵民生内部活动关系拉走许彦山中队。通过邵民生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中队几个班长的思想都改变过来,就连小队长刘二旦也受到一定影响。一九四四年春末的一天,许彦山中队和张毓桐部在上马村遭遇,按张毓桐和伪中队长许彦山的暗中协定,按照闫锡山的指示,互相通敌,对付八路军,两队相遇后朝天鸣枪,不能伤人。然而手握机枪的邵民生却对准张毓桐的匪兵,一个连发打死打伤多人,张毓桐大为恼火。当时正值日寇走向没落时期,张毓桐回到沟西贾家山驻地后,就向许彦山发出质问,为啥不按规定办事?打死打伤他们那么多人?许彦山回复说开枪是机枪手邵民生所为,不是他本人下的指令。张毓桐告诫许彦山说邵民生是八路军,并向许彦山提出,当天晚上必须把邵民生捆绑送上山来,开枪之事才能罢休。由于日伪和阎锡山狼狈为奸,共同对付八路军,许彦山便同意了。此事被小队长刘二旦知道后就告诉了邵民生,邵民生趁机向刘作了攻心工作。刘二旦说:咱们都是中国人,我放你走好了。他安排邵民生带班,让和邵民生关系最好的战士吴晋安站岗。邵民生想,原打算拉走这个伪军中队,不料中途发生了这个变故,还能两手空空走了不成?当天晚上,趁伪军夜深入睡,邵民生借机从炮楼上把这个中队仅有的三件重要好武器(一挺轻机枪,一尊掷弹筒,一支德造马拐步枪)弄到大门值班室,向正在站岗的吴晋安说明情况,请吴晋安给予帮助,并问他是否愿一同投奔游击队,如果不愿走的话,给予方便让自己逃掉了事。吴晋安是个山东籍的战士,很讲义气,稍加思索便慨然答应,表示愿和邵民生一起逃走。就这样,邵民生挂起机枪子弹袋,扛上机枪,吴晋安扛上掷弹筒,提上德造马拐步枪,一起逃离敌人营房,直奔游击队而去。
(韩睿根据《中共运城盐湖党史人物》编辑)
编辑丨侯育蓉韩莹
原标题:《建党百年红色盐湖丨何典成邵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xw/1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