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成戏水乐园家长一定要警惕这个吃人

最近天气已经不是“热”能形容了

多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并不断突破高温记录

天气那么热

我们经常可以在广场或公园里

看到景观喷泉

凉凉的很解暑的样子

一些孩子看到都会想摸一摸喷泉水

甚至有些小孩直接闯进去玩个痛快

但是你知道吗?

这是很危险的行为!

这种行为虽能带来一丝清凉

但却“暗藏杀机”

近年来

喷泉伤人的新闻屡见报端

就在上周山西就发生了

令人痛心的人员伤亡事件

7月17日晚,山西吕梁一雕塑园,1名3岁儿童在渡船模型中玩耍时,不幸落水,发生触电事故。3名大人赶来抢救,也先后触电。最终该儿童及一名成人抢救无效身亡。

之前也发生过多起类似的触电事故

↓↓↓

年5月26日

福建福清市一小区内

3名儿童在景观喷泉池内嬉戏玩耍时

不幸触电溺水身亡

年8月18日

吉林省四平市某小区附近

一女孩在喷泉处遛狗时不幸触电身亡

年6月11日

河南郑州市一小区

一名5岁男孩在喷泉边的水池玩耍

掉进水中触电身亡

安全隐患:喷泉成戏水乐园

有媒体记者走访调查发现

在深圳不少广场、商场、小区里

都有这种景观喷泉

俨然成了儿童戏水乐园

面对不时变换高度

有节奏跳跃着的喷泉

孩子们不满足于看

还时不时感受一下喷泉雨

围着喷泉区域

地上每隔几米能看到

“危险!禁止踏入”的提醒标识

但是家长和孩子们似乎并不在意

几名玩水的小朋友表示

“看到标识了,但觉得喷泉不危险”

甚至有家长觉得

在喷泉里玩水问题不大

“搞建设的时候他们考虑在里面了吧……”

广场喷泉很多都是开放式管理

周边没有设置围栏

除了地面贴着警示标志外

偶尔有工作人员前来提醒小孩不要玩水

但警示效果并不大

专家:喷泉供电电压V漏电可致命

专业人士介绍,根据国家标准,36伏是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而喷泉的供电电压一般都是V,属于强电,非常危险。

专家表示,喷泉的供电电压一般都是V,非常危险。一旦喷泉的线路零部件或线路出现老化破损、接头脱落、设施不齐全等情况,就很容易发生漏电。虽然按照规范,喷泉一般会有防水及漏电保护装置,但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有效。

另外,部分喷泉的水柱水压比较大,也是具有“杀伤力”的。而喷泉水循环使用,杂质较多,水质也不适合淋在身上。

喷泉存在的五大风险

风险一:防水和漏电保护出问题易电击伤人

国产喷泉设备使用年限一般6——10年,同时需要定期检修,由于维护与更换都需要成本,使得不少喷泉都处于“有人建没人管”的状态,渐渐年久失修。

喷泉是水与电的结合,一旦电线的防水与漏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电击事件一触即发。

风险二:容易引发过敏或传染

喷泉用水一般属于景观水,来自水池内的水源,包括经过处理的污水、雨水,喷泉水长期暴露于户外并循环使用,难免滋生细菌,卫生程度远不及自来水干净,孩子的皮肤娇嫩,接触不干净的水,很容易引发皮肤疾病。如果孩子身上有伤口存在,就更容易发炎或感染。

风险三:瞬间加压的威力伤人

喷泉靠电机的高压形成水柱,水柱冲击的力度之大超出人们所料。

一个直径5厘米的喷泉口在开启不到3秒钟时间里,喷出的水柱可将体重50公斤的人轻松抬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近不喷水的喷泉,很容易会被容易喷起的水压冲击,从而对孩子造成伤害。

风险四:可能引发溺水事故

喷泉水池的水不深,不会轻易引发溺水事故,因为没有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其实,儿童一旦遇到摔倒和晕倒情况,在喷泉池中极易发生溺水事故。

风险五:出水口缝隙易卡伤

年山西永济,一位家长带孩子在广场玩耍时,孩子贪玩将手指伸入喷泉的出水口,不料被卡无法拔出,最后救援人员只能将钢板整体撬出,再尝试用多种工具切割,历时1小时才将女童手指与钢板分离。

总之一句话

夏天要警惕景观喷泉

千万别让孩子把喷泉当成玩水乐园

警方提醒

物业部门应排除隐患定期检修,并做护栏等物理阻隔,同时粘贴“当心触电”等安全提示标志;为了安全,家长不要带孩子去喷泉池玩水,触碰到喷泉后产生刺疼、麻木等感觉时,一定要尽快脱离池水,以免遭受电击,得知孩子在喷泉戏水后,应立即给孩子洗个澡。除了喷泉

这些常见的安全隐患

也记得要让孩子们远离

↓↓↓

最后警方再次提醒

暑假到了,家长们一定要

看管好家里的“熊孩子”

让孩子们远离危险

开心健康地度过假期

来源

平安南粤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jji/146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