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神圣事帝舜的身世和主要活动地域

面对从古到今对帝舜如此纷繁复杂的考证结论,怎样才能理清头绪呢?显然在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下,是无法研究帝舜有虞氏的活动地域的。虞舜早年的活动地域决不可能既在山西的河东,又在山东的定陶,又在浙江的余姚,又在河北的涿鹿。这些地方相距千里以上,当今的交通也需数小时才能到达,在虞舜那时候,十天也走不到,所以我们必须拨开重重迷雾,实行双重证据法,找出一项,既合于典籍的正确记载,又有当代考古学作佐证的结论。至少在下列四个问题上,应当有个统一确定的结论。

一、虞舜的族属问题

虞舜是属于东夷集团?还是属于华夏族团?这是一个前提问题。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我认为虞舜属于华夏族团而不属于东夷集团。其理由如下:

古史典籍记载:《尚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虞”,既是国名,也是舜的族称。虞在哪里?《史记索隐》:“虞,国名,在河东大阳县。”《正义》引《括地志》云:“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河北县,即今之山西芮城县,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名。

《论语著疏正义》云:“舜居虞地,以虞为氏。尧封之于虞为诸侯。及王天下,从微至著,常称虞氏。”史载帝舜之先祖,乃有虞氏部落,称虞幕,即黄帝之五世孙句望是也。因功封于虞地,为虞族。这个部落崇拜一种仁兽--“驺虞”。以驺虞为图腾,故称有虞氏。虞地即古之大阳,今之平陆县蒲州镇。《水经注》载:“大阳县桥东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尧妻舜以嫔于虞者也。”

后世虞族逐渐衰微,至舜为平民。虞舜之后,虞国尚存,直至商末、周初才亡灭不可考。武王又以其国故墟,封仲雍之后,于是该地又成周之虞国,介于晋国与虢国之间。晋献公假道灭虢,回军一并灭虞,虞国遂亡。《史记》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重华父曰瞽叟……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从以上史籍连贯起来看,舜乃黄帝八世孙,五世句望始称有虞氏,封于虞,直至舜,舜当为华夏族,而不属于东夷族。况东夷为昊族,以鸟为图腾;而虞舜则以兽为图腾。舜也不能生于河南虞城,因为那里并非古虞国,而是周封夏后少康于此,才有虞邑之名。至于越州余姚更谈不上了。

二、《孟子》曰:“舜,东夷之人也。”如何解释?

这又必须把孟子这段话前后连贯起来去分析思考。《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朱熹批注曰:“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在东方夷服之地。”“岐周,岐山下,周旧邑,近畎夷。毕郢近丰镐,今有文王墓。”“生、迁、卒、概一生履历,虽皆言地,而时在其中。东夷是东之极,西夷是西之极,故下说千余里。若不在中国,则相去岂特千余里哉!盖夷服在诸侯九服之内。按此只重东西’,不重夷’字。

《四书补注备旨》对孟子这段话注曰:“此章言圣人迹异而道同。特举舜、文以为例,重在末节,即孟子自信道同意亦在内。”“上三句轻叙过,归重东夷句,为下言地张本。东夷、西夷,犹云东边、西边。上引舜,此引文王,虽皆言地而时之先后在其中。”又注曰:“诸冯在冀州之分,负夏春秋时卫地,舜为父母所逐,负贩就时于负夏。鸣条在安邑西,即汤与桀战处。”

这样就帮助我们准确全面地理解了孟子这段话的意思:所谓“东夷”,是相对“西夷”而言,舜与文王,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一前一后,相距千年,但行道却如此相同,如合符节那样相同。所以这里所说的“舜东夷之人,”决不是说舜为山东人。况《禹贡》中有“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的句子。这个夷字,《周书谥法》解释作:“安心好静曰夷。”是“和平相处”的意思,所以朱子注曰“东方夷服之地”,决不是指山东之地,而是“要和平相处之地”。

三、从考古学上寻找舜的族属问题的证据

前已提及,山西陶寺遗址,属帝尧时代的都邑和墓葬遗址,所获得大量文物遗存,不仅为我们印证了史籍记载的帝尧历史是真实可靠的,而且它更证明了,尧、舜、禹系一脉相承的华夏族首领。这是就陶寺遗址的地望、文化特征、年代的阶段性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而得出的结论,因此已成为当今史界的共识。

陶寺遗址,是陶唐氏为首,联合有虞氏、夏后氏的联盟中心的文化遗存。陶寺文化分早、中、晚三期。在年代上是连贯的,其早期属于陶唐氏时期,中期属于有虞氏时期,晚期则到了夏后氏时代。陶寺遗址的中晚期,其器物的特征,与早期是不相同的。早期以釜灶、、鼎、折腹盆、单把杯、扁壶为主。陶质为灰陶,纹饰为绳纹,而中晚期则鬲大量出现,扁壶变形,釜灶消失。

这一现象说明了,中晚期有新的文化参加进来,这可能与“舜迁于负夏”有关。再者,同属于尧舜文化的,有晋、陕、豫交界处的“三里桥文化”,其年代相当于陶寺文化的中晚期,其地域与陶寺接近,其器物特征则与陶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反映了其所属集团是不同的。

但地望上,符合于史料记载的尧禅舜、舜承尧的实际,而三里桥文化又与洛阳王湾文化,地域毗邻,文化特点相承接,这又印证了舜禅禹、禹承舜的实际。总之,地下考古发掘,证实了尧、舜、禹乃华夏族团,一脉相承。

四、妫汭

确定了虞舜的族属问题,以下的纷争就比较容易理清头绪了。首先是妫汭的地理位置。上引《尚书尧典》云:“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其地理位置,历代史籍记载甚详:《尚书正义》:“虞与妫汭为一地。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尚书集传》:“妫汭之名,在今河中府河东县出历山入河。”

《地记》: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人河。”《帝王世纪》:“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大阳山西虞地是也。”

近世多数学者研究妫汭河名,认定妫汭为舜居之地,源出永济市南之历山,注人黄河者。《尚书稗疏妫汭》:“尧以妫汭二水之地为二女食邑。使即封于彼。而其归而为嫔,则在舜所复封先代虞摹之旧邑。平陆之虞城也。”今山西永济市南有妫汭二水,源出历山,西流人黄河。

但是近世也有学者考证说:“延庆之妫水乃有虞氏妫姓的发源地。”还有的说:“舜入赘尧赴涿鹿潘城妫汭完婚。”其依据的史籍为:唐《括地志》:“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尧厘降二女于妫汭之所。”查延庆、涿鹿、潘城一带,于唐时始设立妫州,隶属于幽州。非冀州辖区,也非舜始居之妫汭。《路史国名记》载:“潘,故县属上谷,本北燕州。贞观故曰妫州,今妫之怀戎,亦曰妫墟。”有的学者考证说:“舜之后裔曾有一支,北迁至怀来一带,这些后裔敬仰怀慕先帝,于是将舜始居之山川地名,冠于迁居之地。才产生了许多与虞地相同之地名。此论证甚合实际。

五、历山

历山一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在《中次五经》中,“有薄山之首”一段。从薄山山脉西端向东北排列,凡十六山。中间排列“首山”、“条谷山”、“朝歌山”“历山”等,历山排列在第十座山。《中次五经》中的薄山、条谷山均指今之中条山;而首山,则为后世史籍所称之“雷首山”。《史记夏本纪》载:“道九山、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史记索隐》:“雷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集解》:“太岳在上党西也。”“太岳,霍山也,在沁州沁源县。”对于历山,郑玄注曰:“历山,在河东。”这里的“河东”指的是河东郡,不是泛指“黄河以东”。后世史家曾误认此之“河东”是“黄河以东”,然后翻出《周礼职方氏》,查出书中有“河东曰兖州”的字句,便认定郑玄所谓“河东”,即兖州。于是兖州便出现了历城历山、济阴历山、濮州历山等。

其实“河东曰兖州”,指的是兖州的方位,在黄河以东。春秋以前,黄河下游系从河北省之南中部折向北流经天津人海。兖州的位置,确在“黄河以东”。如果因此便认定“历山在河东”,就是在兖州,那就张冠李戴了。

六、雷泽

雷泽的来源,前已考证,此不重复。那么舜渔之雷泽,是否即伏羲太昊氏“大迹出雷泽”的山东“雷夏泽”呢?不是的,指的是河东之雷首山泽。《穆天子传》载:“壬戍,天子至于雷首,犬戎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者,是也。”《史记夏本纪》载:“道九山,砥柱,析城至于王屋。”《索隐》:析城山在河东泽县西南。《括地志》云:雷首山在蒲州河东县。析城山在泽州阳城县西南七十里。《水经注》载:“河水又南径雷首山西,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山……有夷齐庙,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

根据以上记载,雷泽,就在河东郡之蒲州一带。墨子所谓之“舜渔泽”,泽也在河东郡。《元和群县志》卷十九,《阳城县》下引:“孟子曰:舜渔于泽。”晋城,古名泽州,阳城,古名泽,阳城北又有安泽。古代河东郡多湖泊当系事实。大抵舜耕,舜渔陶,三地应当相距不太远,决不可能一处在山西,一处在山东。一处又在浙江。山西的学者对此还做过实地考察:在大禹以前,河东就有大泽曰雷泽。古雷泽系由雷首山之泉水出谷西流会聚而成。禹凿龙门,黄水冲毁了雷泽之西部,今已不存。但还存有二百亩面积的泽底遗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jji/14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