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风采变迁中坚守见证中成长崛起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 改革开放40年,农信人用脚步丈量责任,靠诚信扎根“三农”,以勤劳之手书写着壮丽篇章。
▲永济农商银行开业仪式
体制变迁——从合作制到股份制年,永济县信用社组建初期,共有基层网点17个,员工人。伴随着改革春风,立足实际,蛰伏孕育,从贫下中农管理到恢复信用社“三性”(年至年);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至永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年至年);从合作制经营至改革推进,更名为永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创立(注:年永济撤县设市,年至年);从合规性原则进行规范至改制为统一法人“永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业(年至年),最终实现华丽转身--永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开业(年6月25日至今),标志着永济农信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逐步迈向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现代金融企业行列。
结算变革——从手工到手机改革就是要做到思想上改革,行动上求变,落实上有力,农信人愿做改革的弄潮儿,坚持认真学习党的经济金融政策,立足“三农”,与时俱进,四十年如一日,背包下乡,走村串户,今天到田间地头,明日在农家院落,将农信情送给百姓最需要的地方,被百姓亲切的称为“背包银行”。并无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成立。自此以后,山西农信人转理念,强内控,促发展,增效益,一路凯歌猛进,实现了全省农信社无亏损,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连年攀升,经营效益与社会效应大提升的惊人业绩,取得了当地政府与百姓的充分肯定。
四十年的艰苦里程,让我们彻底改变很多:着装整齐,服务标准统一的员工每天的晨操成为喜迎第一缕阳光的风景线。朝气逢勃的农商银行人服务客户不仅开上了自己的小轿车,也拿上移动笔记本为客户上门服务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支付渠道不断升级,让手工结算业务成为了历史的记忆,手机银行、晋享E付、电子汇兑等现代化支付工具逐步被广大群众所使用,走进了电子时代。
▲网点环境
时代变迁——从质朴简洁到质优量足四十年的峥嵘岁月,农信社这样走过,改革初期,作为百姓心目中的香鋍鋍和“财神庙”,办公设施却是十分简陋,土坯房,砖瓦顶,煤油灯,大抽屉办公桌,算盘,钢笔、墨水,三尺柜台与铁栏杆,就是拥有的战斗武器和阵地。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农信人始终不忘初心,心向“三农”,与农民朋同甘共苦,携手并进,实现了业务产品单一、群众基础薄弱向服务产品多元化、社会效应最大化的转变,目前,资产负债规模位列全省各金融机构之首。在为当地经济发展默默奉献的同时,助推了新农村发展的阵阵热浪,瞧,乡村铺上了水泥路,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彻底改变以前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生存环境,村民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小别墅,夜幕降临,广场舞增添了别样的文化气息。
见证历史的年轮正在飞速前进,农信人也不甘示弱。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就会落后,慢发展也是落伍。
▲深入村镇集中评级授信
业务见证——“小三样”延伸再超越改革初期的农信社业务各类“小三样”即存款、贷款、转账。每天收缴着百姓零散的储蓄存款,发放着类似扶贫的小额贷款,虽然金额小也为当时农村经济与农民的发家致富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尤其80年代的中期到90年代末,改期开改的效应让实行家庭承包责任的农村经济搭上了快车道,农信社的存款也日益增长,农民发家致富的心更切,在苦于资金短缺的关键时刻是农信社为农民朋友购买拖拉机、承包大片农田,发展经济林注入了资金,百姓百感亲切真正把农信社当成了自家的银行。
年以后,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在农信社的生根发芽,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农信社由农业银行业务引导向人行业务管理转型,于年贯彻落实人行的精神开办了小额信用贷款,增加了电子汇兑业务,各家信用社储蓄、汇兑业务走上电子处理通道,并加入全国农信支付结算系统,有力支持了农村、农民的资金结算。年运城农信“关帝卡”成功发行,刷卡POS机、承兑汇票的成功开通,再次把永济农信社的业务提上的新水平,各项存、贷款规模迅速增长,如今双双位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经营见证——服务下沉接地气近年来,永济农信社在省市联社的坚强领导下,以改制农商银行为契机,以业务创新为着力点,推行“大堂经理制”“大堂保安制”和“综合柜员制”,改变了以往办公效率不高,服务不周的问题。把创建信用环境作为提升业务发展的突破口,以“现场放贷”为抓手,以“农户通”“福农贷”“商户通”产品为载体,开通信贷绿色通道,采取快速调查、利率优惠等举措,加大集中评级授信,把金融资源投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发挥了地方性金融主力军作用。
崛起“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改制后的永济农商银行从源头解决问题,建高效干部队伍,强担当品质修养,努力打造内控严密、充满活力、管理科学的地方特色银行。
▲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员工自警慧心室”,自我提醒,告别违规
内控崛起——完善机制严治理新时代,新作为,新形象,永济农商银行作为改制不久的农商银行,在公司运营方面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该行以《公司法》《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升内控管理能力与执行力。并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董事会定方略,经营层抓落实,监事会强督导,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相互监督、互相制约,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应和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节拍。
人才崛起——激活资源内生力
人是最关键的生产力,如何优化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该行针对员工各自特点,定制个性化“成长标签”,靠宏远目标吸引,以公平竞争激励,促使全员同心同德,致力于在新时代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并采取“短片激励、自我推介、民主测评”方式公开竞聘中层干部,通过阳光透明程序,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贡献。
▲服务当帆“船”文化打造
品牌崛起——齐心打造“船”文化文化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该行立足永济“盛唐蒲坂、黄河古渡”的历史烙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河东深厚文化底蕴,紧密结合“支农、支小、支散、支微”的服务特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船文化”,“以农民为水”“以农信为船”“以员工作桨”“以服务当帆”,最终实现“行稳致远、脱舟成舰”的企业发展目标。独具特色的“船文化”,充分体现了“水可载船、亦可覆船”的理性警示,饱含了“服务至上、员工为本、关键靠干”的感性精神,成为了全员上下前行的号角,奋进的力量。
(刘虎瑞)
离您最近
和您最亲
长按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ly/1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