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百年浮华古蒲州

历史,文化,考古,收藏;

民俗,古建,风土,文章。

一百年很短,它只是历史的一瞬;

一百年又很长,很多人穷尽一生亦不可得。

一百年,蒲州鼓楼。

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变迁?……

年2月10日,那一年的正月十六,正是中国人刚刚过完春节的日子,美国植物学家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走进了山西南部的蒲州古城。接下来的几天,伴随着对春节习俗的好奇,迈耶的照相机镜头记录下了一组老照片,包括蒲州府西门外的水流和城墙、一座关帝庙华丽的大门,还有当地老百姓热闹的乡间社火……

迈耶在这里只待了几天,留下了蒲州府为数不多的几张老照片,但是眼前的这座府城,已经四百年了。

清代雍正以后,山西分为九府十六州八十七县,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山西省行政区划的基础。蒲州府为九府之一,大概管理着今天永济、临猗、万荣一带,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蒲州如今已经淡出了历史舞台,慢慢降格为永济市的一个小镇,今天唯一还与她有关联的就是那古老而高亢的晋腔,叫做蒲剧。

图一是蒲州府当年的鼓楼。从周代开始,中国各地城池的营造就遵循一定的规制,钟鼓二楼如城之双阙为每一座城池所有。钟楼“晨敲迷途”惊醒虚幻美梦,鼓楼“暮击黄粱”劝君迷途知返,此所谓晨钟暮鼓。鼓楼一般建造在城市中间,除击鼓报时之外,有的还作为守卫瞭望、市场管理的作用。

有一个说法叫做“唐塔、宋钟、朱打圈”,大概意思是说各地现在看到的城墙多数都是明朝修建的。明嘉靖元年(年)首建蒲州鼓楼,后来因地震损坏,年重修。落成之日,鼓楼重檐三层,台基巍峨,四面开辟门洞,顶上十字歇山。士民称赞,壮丽非凡!

古代的中国,建筑之美在乎人文,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给新落成的鼓楼门洞上分别题了四方匾额:朝东“曦光普照”,朝西“应庚思过”,朝南“迎薰解愠”,朝北“仰望霄汉”。最有意思的是朝北的门洞上还有一副对联:“翘瞻北斗层霄处,近接龙门一曲中”……

“一曲”当然指的是黄河的一曲,也就是黄河拐弯的地方。蒲州的逐渐落寞,与黄河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筑城离黄河很近,所以一涨水,城就半淹在河水中了,古人也很有意思,比如唐代就直接把这里叫做“河中府”。

年,解放军进入蒲州城,由于上一年涨水等诸多原因,新政府将办公地点迁往临近的赵伊镇,成为今天的永济市。从此,蒲州作为当地上千年以来行政中心的使命结束。

年,国家上马三门峡水利工程,年,蒲州旧城列为水库淹没区,城内老百姓全部迁出,自此,蒲州城彻底废弃。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早也就出自这里。山西陕西以黄河为界,黄河水走到这里摇摆不定,所以河水偏向哪里,对面就多出几万亩良田。但是,也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永济原来只是蒲州府的一个县,如今,蒲州却成了永济市一个安安静静的小镇。

古城废弃后,驻军及单位迅速拆除了里面大多的建筑,而后文革波及,文物损失殆尽。遥想当年鼓楼壮丽华彩,如今只不过空余黄土一堆,突兀如台……

只不过几十年而已,有的时候惊叹世事的变迁。据说国家和山西省已经开始修复蒲州古城,永济市也不甘落后,计划做出了一个旅游规划,把蒲州古城恢复成唐代的风貌,打造成一个比平遥古城大得多的旅游景区……

古城的东城门早已坍塌狼藉,但有一方当年修建时嵌在墙上的石匾还看得清,上面写着:“砌石为路,以便人行。践斯石者,福寿康宁”。

祈愿蒲州古城未来发展之路,是一条造福百姓的来路。

欢迎扫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殿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ly/37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