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云丘,行愿中和,祈福朝圣之旅渐入高潮
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十四,为期四天的丙申年中国·云丘山中和文化节已进入第2天,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一大早,景区大门口就人影攒动,人们拿着高香、大袋金元宝,向五龙宫、八宝宫涌去!
中和节起源于唐代,上至皇上、下到黎民百姓都要走出家门,祭天、祭地、祭山水、祭百草,祭奠一切与人生有关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变迁,其他地方的中和节逐渐消失了。只有云丘山,完整地保留了中和节的习俗,经久不衰,传承千年。
云丘山中和节被誉为中和文化的活化石。年云丘山中和节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你参加过云丘山中和文化节,肯定会大受启发。如果你正在参加中和文化节,说不定透过眼前的举止,会看到往昔古老的天地,瞭望到原始的风情。
上午10时许,在云丘山中和广场,举办了一场热闹祥和的花鼓评选赛,来自大河村、丁石村、卢院沟等周边村委的花鼓队身着艳丽的表演服装,脸上画着精致彩绘,随着领队一声令下,表演开始,铿锵整齐的鼓点响彻山间,队员们身上系着花鼓,一个个身形灵活,或蹲、或蹦、或转,不时做出一些高难度动作,但鼓点却惊人地一致。
经过一番斗鼓,大河村花鼓队以其惊艳的表演拔得头筹,与亚军队伍丁石村花鼓队同获得参加农历二月十五中和节开幕式演出、社火表演的资格。届时,将会在数万人面前,一展云丘花鼓风采。
上午,云丘山八宝宫祈福科仪法会正式开始,为人们祈福迎祥,消灾解厄,保佑人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财运亨通,身体健康……使人们的善良、美好愿望得以实现。
下午,虔诚的道教文化爱好者们在八宝宫一起诵读了《玄门晚坛功课经》,共同探寻其中深意。
中和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是一个充满美好祈愿的节日,是多元文化的集合结晶,是人类进步的文明标志,是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云丘山花馍,民俗学家统称面塑,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寓意丰富,是中国花馍民俗大观园中的佼佼者。云丘山花馍,不只是填塞肚腹的食粮,也是人间难得的精神食粮。
中和节期间,除了在服务区内全天开设的花馍展,景区还邀请到稷山蒲剧团在康家坪新村,于晚上7时,上演了一出出欢乐大戏,有《大义夫人》、《红鬃烈马》、《金玉奴》等。
蒲剧,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原名蒲州梆子,因起源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而得名。蒲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与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云丘山中和节,这个从中和文化中衍生出来的特别的节日,开幕两日来,来自周边晋、陕、豫等地的百姓聚集到云丘山,虔诚祭拜。人们祭天敬祖,叩拜开天辟地的伏羲女娲;人们开耕祭地,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人们大开山门,寓意开生育之门、子孙绵绵。
联系我们中和节期间(3月21日-3月24日)门票10元/人景区杭州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ly/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