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市记忆90年前的杭州民国lt

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库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70.html

导语

近日,由市住保房管局编撰的《90年前的杭州—民国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初读》一书正式出版,一探杭城往昔。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耳熟能详的民谣讲述着的是百年前杭城的热闹景象。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稳步迈进,杭州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尤其近年来变化格外迅速——随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内许多的老建筑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现今的杭州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然而,这种变化,却也常常引发人们对往昔的探寻。你还能记得30年前,60年前,乃至90年前的杭州吗?

年,市住保房管局启动房产历史档案抢救性修复项目,在对这批库藏进行重新梳理之际,意外发现了一套民国时期所绘制的大比例尺杭州地形图,即1:的《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彩色),岳坟、艮山门、庆春门、武林门、吴山、松木场、净慈寺……围绕着西湖,各个标志性地标分布其中,凑成一个90多年前的微缩杭州。

(岳坟地图局部)

这套地图,在更长的时间横轴上,让城市发展的脚步被一一追溯。考虑到这套地图的史料价值,市住保房管部门萌发了编辑出版该地图的想法。经历了多年的不断研究与探索,近日,由市住保房管局编纂的《90年前的杭州—民国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初读》正式出版问世。

以图为鉴,示兴衰之画卷

该书由十二幅地图与二十六篇地图的《初读》组成。其中,十二幅地图正是-年间(民国17—19年)所测绘的《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中记载的现存十二幅杭州城区和西湖附近地块地形图。

这些地图以平面的形式,记载了丰富的人文、自然与地理信息,将名人宅地、佛寺道观、街道巷陌、河流桥梁等民国时期杭州古城和西湖周边的地物、地貌全面、准确地向世人展现。

例如,杭州运河畔,古来繁华,舟楫不断。人人知道富义仓。很少有人知道与另一个比富义仓大数倍的官方粮仓——永济仓的渊源。据记载,永济仓大致东至仓河下,西至大营盘,南至体育场路,北至御跸弄,占地50多亩,仓内布局清晰可见。现在粮仓已经变成了居民楼,除了附近那条名叫“仓河下”的小路,还提示着当年江南米仓的繁华痕迹。

(民国三十年与积谷仓管屋人签订的租屋合同)

(永济仓旧址)

以史为鉴,道名城之内涵

书中配有相关档案图片的26篇《初读》涉及内容广泛,选择了地图中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如徐公祠(孤山)、湖州会馆、南阳小庐、鼓楼、弥陀寺等。以史料、档案为依据,梳理了它们前世今生的故事。

摒弃以往平面化地图枯燥平淡的叙述方式,将杭州的人文地理以故事的形式转化为生动立体的形象,使十二幅地图走出单一的地图圈,回归到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之中,读者的眼光不再停留在90年前的杭州上,而是看到城市的演进,以及演进中的脉络。

(武林门)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讲述着文化内涵。《90年前的杭州》编研组在前言中说到:他们不想“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城市的历史需要书写、城市的文脉应该传承时,老杭州已经渐行渐远”。

杭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一直以来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高速发展的改革浪潮中,市住保房管部门始终追求应该如何传承、保留杭州的文化内涵。该书的出版,不仅标志着市住保房管局多年来基于库藏档案资源所开展的编研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更是为世人对照杭城今昔变化、探究历史踪迹、传承城市文脉、留存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财富提供不可多得的观察对象。

材料来源

杭州住保房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qs/12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