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保卫战2000日军围攻600陕军,战

年8月日军占领了尧王台、万固寺、西姚温村、解家坟后,绕到了永济与黄河中间,永济已经成为一座孤城。而日军与黄河中间,还有一座韩阳镇。

留在永济城里坚守,并牵制日军的是警备第一旅第一团。说是一个团,其实只有第一营和第二营,三营留在黄河岸边的陕西朝邑,堵击日军。如果日军渡过黄河,三营就在黄河滩头阵地上固守阻击,将日军赶下黄河。

本来,孙蔚如和孔从洲安排两个营的兵力固守永济,然而,因为前几日战事紧急,二营六连驰援尧王台,撤下阵地时,仅20余人,全部带伤,无法作战,又连夜乘船退往黄河西岸的朝邑县休整。

所以,此刻坚守永济城的仅有五个连,人数多。而进攻的日军则高达人。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一方有飞机大炮,一方仅有步枪大刀。日军的进攻方向是从东向西,东门就是日军的进攻重点。

在战前,分配任务的时候,二营营长邓祥云自告奋勇,带领两个连守卫东门。

年8月17日中午,日军在永济东门外出现了,密密麻麻,前面是坦克和大炮,后是蜂拥而来的步兵。日军来到了守军视线里的峨眉原后,停了下来,将大炮推到了原上,炮口对准了永济城。

大约在午后二时,天空中出现了六架飞机,飞临永济上空,对着城墙上的守军狂轰滥炸,炸弹落在城墙上,激起一柱柱的烟尘。

轰炸过后,日军出动了侦察骑兵,骑兵一直冲到了城壕边,遭到城墙上的机枪扫射,仓皇逃回,接着,部署在峨眉原上的日军大炮开始了轰击,将城墙上的掩体全部摧毁了。

据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回忆,日军在峨眉原上参与攻击的大炮就有2门。炮声过后,日军开始了冲锋,中国军队顽强阻击。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当年的警备第一旅第一团文书陈洁生以后写道:“十五、十六日,连续两天,战斗较为激烈,日军不断突破防线,用汽车拉运沙土麻包,填塞城壕,入夜,偷剪铁丝网,靠近城墙,在炮火掩护下,督令当地汉奸和蒙古伪军为先锋,攻打县城。”

城墙的东北角是守军迫击炮阵地,这里也成为日军炮火攻打的主要目标。在大炮火力的攻击下,射程和威力都不及的迫击炮,只能采取防御。

日军的大炮将城墙轰开了一个缺口后,城内的枪声突然停止了,此后偃旗息鼓,寂然无声。日军满心以为中国守军弃城逃跑了,就派了一个中队的兵力,排成四路纵队,向永济城进发。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中队的日军刚刚走到东门外,从两个倒塌的碉堡废墟后,突然伸出了几挺机枪,机枪手早就在碉堡后严阵以待。

一个中队的日军在中国守军机枪喷吐的火舌中,手乱舞,足乱蹈,纷纷倒了下去。

日军没有想到城墙里的中国守军还在坚守,便不得不再次改变部署。

陈洁生写道:“日军把大炮排列起来,集中火力轰击城墙一段,遂把城墙轰开缺口,又把装好棉花包的汽车,载运伏兵,采取退向城墙缺口的办法,把棉花包掀入城壕,越壕强攻。我守城官兵,在群众配合下,乘敌接近缺口,敌炮暂停瞬息之间,用装好土的沙包、布袋,迅速堵住缺口,同时用迫击炮弹和手榴弹与敌人拼搏,阻敌前进。”

日军依靠人数优势,向城墙缺口发起集团冲锋,九连二排四班把守一处缺口,在子弹打光后,与蜂拥而上的日军拼刺刀,全部壮烈牺牲。

最后一名战士将所能找到的十几颗手榴弹缠满腰间,站在城墙上,跳向城下日军最密集的地方,与日军同归于尽。

日军越来越多,形势异常危急。守卫东门的邓祥云营长向团长张剑平打电话求援,团长张剑平说:“援兵马上就到。”

邓祥云一边与日军激战,一边等待援军。十几分钟后,援军到了,却只有一个班的战士,这是当时团部所能派出的唯一的援兵。

援兵后跟着一名老伙夫,已经四十多岁,还系着白大袖。老伙夫的胸前吊着一条子弹袋,绑着四颗手榴弹,然后左右两手各提着三颗手榴弹。

老伙夫冲到城墙上,拉响了手榴弹,然后纵身跳入城下敌群中。

这一情景,后来幸存的战士都看到了,可惜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这一个班的战士,是由团部的勤务兵、伙夫和卫兵组成的。

邓祥云的二营坚守着东城墙一线。哪里情况吃紧,他就挥枪冲向哪里。在一处阵地上,邓祥云双手投掷手榴弹,突然看到担架兵王振邦从身边跑过,他问道:“你干什么?”

王振邦说:“我来抢运伤员。”

邓祥云说:“现在哪还顾得上伤员?赶紧找杆枪,打!”

城墙上到处都是死尸,有中国军人的,也有冲上城墙又被打死的日军的,担架兵王振邦抽出一支三八大盖,向城墙下射击。

不久,城墙东北角被日军攻破,日军潮水般涌了进来,身边有战士劝邓祥云赶快撤退。

邓祥云大喝道:“城在我在,城亡我亡。”然后,带着勤务兵和仅有的几名战士,旋风般地冲向城墙东北角。

突然,日军一串机枪扫过来,冲在最前面的邓祥云倒了下去。

邓祥云牺牲前穿着一件白色衬衣,衬衣上遍布弹孔,被血染红。与此同时,北门也被日军攻破。坚守在北门的少校团附刘天照和一连战士也壮烈殉国。

据幸存者回忆,刘天照牺牲前赤裸上身,挥舞大刀,全身血流如注,目眦尽裂,仍旧大呼杀敌。

陈洁云写道:“战斗持续到黄昏,因我迫击炮弹用完,炮兵战士,大都耳膜震聋,有的战死,有的负伤,而城内又发现隐藏在天主教堂的敌兵,架机枪于钟楼之上,四面扫射……在此城破危急情况下,我方官兵弹尽援绝,有的与敌肉搏,与城池共存亡;有的誓死不当俘虏,跳进黄河。”

战士们跳入黄河后,日军用炮火和重机枪向河面扫射,黄河水被染成了红色,能够漂流到黄河西岸的,仅有极少数。

西北大学教授张恒研究中条山保卫战多年,他说:“这是陕西军第一次跳黄河。而此后的屡次血战中,陕西军还多次跳入了黄河,宁死不当俘虏。”

很多当地的百姓也见证了这场战斗。担架兵王振邦浑身是伤,跟着团长张剑平撤出了永济城。

当天夜晚,王振邦被渡船送过黄河,送到了朝邑县救治。王振邦时而昏迷,时而苏醒。醒来的时候,他挥舞手臂,大呼杀敌。两天后,王振邦牺牲了。

抗战胜利后,原坚守永济城的警备第一旅第一团幸存将士,在陕西省朝邑县大寨子村外修建了一座“永济抗日纪念碑”,可惜后来遭受毁灭,至今无存,目前能够找到的,仅有拓片。

渭南师范学院教授王忙有曾找到一张,上面记载的牺牲在永济保卫战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08人。

结语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远去,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的陕西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了,祝愿老人家们都安享晚年!

活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铁血英雄!

逝去,他们是中华民族永久的丰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ly/144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