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城融合打造黄河文旅板块永济名片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栗美霞

山西省永济市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总面积约平方公里,现存各类文化遗址、宝寺名刹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8处,已对外开放景区12处,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经过多年的打造,“舜风唐韵魅力永济”已成为永济的城市名片。

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永济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坚守黄河河道保护、伍姓湖湿地保护、蒲州故城大遗址保护底线基础上,加大黄河文化传承与弘扬力度,打造沿黄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四个示范循环圈,实现保护与发展和谐统一。

深化景区体制机制科学规划引领发展

作为山西唯一一家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为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永济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域旅游联络机制、全域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为加强综合监管,成立了旅游秩序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旅游执法监察大队、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建立了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体系。

在深化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永济市对四家国有景区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了鹳雀楼旅游集团公司,旅游业走上了集团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并先后与上海派臣、山西文旅、陕西金波集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永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系列专项规划的制定,将旅游规划与农业、住建等部门规划深度对接,在“多规合一”方面取得突破。另外,为保障旅游发展,永济市财政列支专项奖励资金万元以促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带动社会资本8.6亿元。出台金融优惠政策,加大金融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

完善旅游配套要素产业融合凸显特色

在实施“景景通”探索交旅融合新模式,以及完善旅游配套要素等方面,永济市也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

推动沿黄旅游路、大西高铁引道及全长6.8公里中条山绿道工程,推进“快旅慢游”交通网络的形成;完善旅游路网体系,开复工道路31项,旅游骨干路网、旅游生态道路建设成果显著;开设10条旅游公交线路、2条公交旅游专线,实现了外部交通与城市、景区交通的无缝对接。先后投资余万元对10余家景区87座厕所进行改造,景区覆盖率达%;新改建城市驿站4座、城市旅游厕所23座、通景公路、绿色步道旅游厕所4座。健全旅游咨询服务体系,配套18个旅游咨询服务点;启动永济智慧旅游建设,开通大数据精准营销和云MAS服务,着力推进5G小镇建设,打造了集网络购票、实时监控、预警发布等为一体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已形成了以鹳雀楼、普救寺为代表的西部古蒲州历史文化旅游区和以五老峰、伍姓湖湿地为代表的东部山水休闲旅游区,正在实施连片打造2个5A级景区。同时,实施沿黄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循环圈建设,以旅游步道、沿黄旅游公路为主线,将鹳雀楼、普救寺等景点串联,沿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特色民宿等产业,在产业融合方面凸显出永济特色。

全方位多层次营销提升魅力永济影响力

近年来,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永济市在立体整合营销、扩大品牌影响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策划了系列节庆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

积极参加西安丝绸之路旅游博览会、北京国际旅博会等重大活动,在太原至西安动车组进行“永济号”冠名,提高永济在黄河板块中的知名度。引导景区持续与同程、携程等旅游门户网站合作,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影响力。建立长效节事营销,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成功入围全国“十佳魅力城市”,连年举办山西永济国际面食文化节、鹳雀楼诗词文化节、普救寺爱情文化节、五老峰登山节等特色活动,更是提升了魅力永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永济市正按照“处处都是旅游景区”要求,重点打造沿黄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伍姓湖巡护路、大西高铁引道、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大全域旅游示范循环圈,着力将四大循环圈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做成“+旅游”的标杆区域。

永济市委书记孙中全表示,永济市将站在“当代经典、未来遗产”的高度,将永济打造成华夏经典文化深度体验目的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树立全国县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新典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jizx.com/yjly/14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